抑郁症患者的,家庭之殇(一)

很早就想写抑郁症患者的家庭之殇。

到今天,才写到这,我得把这些文章迅速的写完,因为我几乎快忘了我当年抑郁的状态,基本记不起那些感觉。

忘了就写的没有那么走心,不能让人理解了。忘了也才能从容平和的写出来,不至于再陷进去。

十七年抑郁症患者怎么成功痊愈!!

这个链接是以前写的。

不管是知乎还是什么地方,凡是抑郁症患者写的东西,随便看看,百分之90以上家庭都有问题。

当然也包括我啦。

鄙人也是生病加常年紧张,双管齐下,于是就抑郁了。

最开始的一篇文章,已经大约说了一点家里的情况,从这篇开始,稍微详细的描述下。

今年的春节过得很舒服,年前姐姐闹离婚,一来一回几百公里,跑了几次。各方谈判斡旋,最后图穷匕见,双方决定不再凑活下去了。

多说一句,我们一个家族,大伯家二女一男,二伯家两男,我家一男一女,我是最小的,除了我大伯家堂哥和我之外,全离婚了,我姐无非是没有签字,实际婚姻名存实亡,现在带着外甥女在我家住着。二伯家堂哥,前些日子又离婚,离了两次。

以后我会写为什么会这样,是不是我们家族风水有问题。

因为我姐的事,父母颇争吵了几天,我妈气的要自杀,几次躺地上大喘气,两眼发直,半日无反应。

大年二十八,岳父家里因为一点琐事,小舅子跟媳妇拌嘴,双方不知怎么动起手了,结局,小舅子手缝了几针,挂着绷带什么也干不了。

岳母惊气之下,脑梗发作,连夜住到县医院,幸而无大碍,一直住到正月十二。

期间媳妇拖着孩子去县医院照顾几天,我得跟着。

岳父一人冷清清在家,有亲戚上门,不会做饭,媳妇得回去招待客人,拖着孩子,我还得跟着。

正月十三刚回到家喘口气,父母又吵架,以至于动起手来,双方抡起凳子,不过有邻居亲戚在场,拉开了。

这一切事情,我的心里毫无波澜,如作壁上观。比如父母俩人再次叫嚣着要去离婚,我大口吃着馒头,夹着肥肉,亮晶晶地,口角流油,邪魅一笑: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梦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

您二老快去吧,我都替你们痛苦,互相折磨,有意思么?

结婚证多年前找不到啦?得了吧都,喊了多少年了?!饭凉了快吃吧,肉我都快吃完来。

这不是我的腹诽,我原话就这样说的。

正月十五,夜里十点多,俩人再次爆发冲突。母亲继续发飙,从结婚后始,一桩桩一件件开始痛诉父亲的种种不是,最后精神病发作,大笑大哭一阵子。

最后拉开大门,径直走了。

我刷着手机,叼着烟,顿了一会,远远的跟着。

我妈走了有一两公里,我打电话给我爸:骑着电动车把我妈带回去吧。

回来我看看天,正月十五嘛,月亮很圆,天上还有云,风吹着,感觉还不错,那边还有人放孔明灯,也有依稀的烟花。

回来锁住了大门,蒙头就睡。

第二天,年过完啦!新年新气象,耶!

所有发生的这一切事情,心中一点点涟漪都没有。我看着他们,就像看着小孩子一样。

无喜无悲,更多的是怜悯。何苦呢是吧?!非要把这点仇恨带到坟墓里去?

还从小时候说起,两三岁的时候,父母关系就比较恶劣了,冷战,热战,彼此嘲讽,挖苦,打架,摔东西,就基本是常态。

以前河南农村很穷,农活又很重,生存压力远比现在要大,现代人觉得不幸福,那以我的感觉和经历,广大农村的生活水平,08年以前,都不是很好。

04年左右取消了农业税还有提留,村子里面才开始逐渐普及洗衣机还有电冰箱这些家用电器。

08年才开始普及摩托车,14年以后,才大量的普及汽车。

这是工业化的成果,以及威力。

那时候村子里夫妻打架也是常态,大家也都见怪不怪。

以前的不愉快的经历我都快要想不起来了,真的,忘了快怎么写了。

我的心理伤害来源,父母都有,来自于我母亲的比较多。

父母关系最恶劣的时候,父亲有工作,所以,他能不回家就不回,后来我姐姐上了初中,我自己扛着他俩的压力,就非常难熬了。

我父亲是家里的老小,上面几个哥哥,所以,性格不是很独立,上学倒是不错,小时候家里也很穷,但我奶奶真是非常非常有能力的一个女性,基本是独立供应几个孩子上学,兄弟几个,差不多都识字,父亲高中毕业,一个大伯重点初中,另外两个小学。

我父亲体格比较瘦弱,性子善良,比较心软,虚荣,爱面子。做事情很认真,仔细,但是往往容易陷入到细节里,假如打仗的话,他可以做一个合格的技术性参谋,拍板做决定,他胜任不了,容易摇摆不定。

高中毕业后在村集体里面做点职务,一开始还是很顺风顺水的,后来村集体解散,土地承包制以后,在家歇了一段时间,考了个农村教师,也是几起几落,因为要我这个儿子。计划生育嘛,罚钱掉工作,那个年代很多。

曾经有几年我觉得国家真的是没有希望,农村破败不堪,乞丐遍地,基本上天天都有要饭的。农民大多贫困,上不起学,生大病等死,基层干部贪污腐败,官僚主义,执行国家政策简单粗暴。

这几年回头看看,读了几本书,明白了当年是为了国家工业化,农民普遍的被剪了羊毛。只能感叹,在历史的洪流中,我们个体,只能尽量的独善其身,谨小慎微。剩下的,就看运气了。

还说我家,我奶奶是个极有骨气和韧性的人,她们那个年代的百姓,像野草一样,想尽一切办法的、卑微的生存下来。后来看1942,我想起奶奶也逃过荒,对于那些年代的中国人,心里觉得很悲伧,很心酸。

说她是我父亲的精神支柱,绝不为过,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奶奶坐着,溘然长逝。

我当时十一二岁,奶奶去世之后,父亲饮酒必醉,醉酒必痛哭,婚姻的不如意,生活的压力,奶奶的离去,让他疲惫不堪。

他是个读书人,不想呆在农村,极力地想摆脱这种环境,自视甚高,却又无力逃脱,讨厌自己身边的一切,但是没有能力,也不知道从何处做起。我觉得王宝强演的树先生可以展现出一些父亲当年的痛苦。

我母亲姐妹四个,她最小,下面还有个弟弟,就是我舅舅。

我妈对小时候的生活回忆不多,以前我写过,农村重男轻女的厉害,大饥荒那几年,她们就是被淘汰的角色,基本上放任自生自灭,甚至是想故意被饿死掉。

小时候得过重病,姥爷基本无动于衷。姥姥去找医生,随便打一针,就听天由命,幸而也都慢慢的撑过来。

所以说人的命运不可描述,我其实还有两个舅舅,姥姥姥爷精心照顾,吃喝优先,都在几岁的时候得了急性病症死去了。

在贫困的时代,人没有尊严,动不动说当年医疗免费啥的,不是坏就是蠢。

我母亲小时候的成长环境,比我恶劣多了。缺医少药,缺吃少穿,重要的问题是,缺爱。

我姥姥辈更惨,躲日本人,躲地方军阀,躲国民党。生前还给我描述过军阀混战,子弹嗖嗖穿过头顶的声音,也讲过土匪如何在村子里杀人抢东西。

我相信母亲的父辈们也不是铁石心肠,只是,他们实在没有能力去尽心尽力的养活几个孩子,前面我说过,在社会的大洪流中,我们都是草芥。

父母的生存环境,基本就是如此,父亲要好些,大多数时候,上面有几个大哥顶着,奶奶也不让他干家务活,母亲则要差太多,小时候物资本来就奇缺,又让给男孩子吃,所以,她非常痛恨这种不公平,以至于影响到她的一生,对于世界,有非常大的怨气。

双方在这种家庭环境之下,慢慢长大,最后相遇并结婚了。

这是我的父亲,人生中第一个错误的选择。

我妈对我爸则很有感情,虽然父亲只是小学教师,但好歹是个知识分子,跟村上只会种地的农民还是不一样,村子里有个红白喜事,都要邀请父亲去帮忙,写礼单,或者是迎客,主持红白事,写祝词或悼词。

这桩婚姻对我妈来说,是非常英明的决定,因为年轻时候姥姥替我妈答应人家一桩婚事,母亲十几天没有理姥姥,结果那男人很早就去世了。这事情她隔几年总要提起一次。

但是俩人实在是相差太大,父亲爱干净,衣服勤洗勤换,一天刷两次牙,东西摆放井井有条,基本晚上必须洗脚,洗澡也很勤快。

母亲完全相反,衣服穿出馊臭味,常年不刷牙,这几年牙齿逐渐变坏,才隔三差五的刷一次,东西随手拿随手扔,不爱做饭,不爱扫地,不爱洗衣服,不爱做家务。

厨房里的东西可以放到生蛆,因为饮食不洁,我小时候年年都要犯数次急性胃肠炎,最严重的一次几天都不睁眼。估计当时拉到少阴了。

我们搬到镇子上有十几年,母亲打扫院子的次数屈指可数,至于拖地,我问家里其他人,都表示没有见到过,我自己也想不起来,大约是没有。

所以说人的命运实在是捉摸不定,这样不同的俩人,非要拧到一起,那当然是矛盾冲突不断。

于是很早就闹离婚,当时母亲有了我姐,又怀了我,父亲该是迫于舆论压力,或者是爱的原因在内,父亲说过很多次,说我姐姐小时候脚趾头跟豌豆子一样,可爱得很。

我认为这是主要原因,我相信。因为我也很爱我的孩子们。

这几年鄙人成功的走出来,爱,是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因素。

从我七八岁起,家里面基本就是乱哄哄的了------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热暴力,冷暴力,摔东西,摔锅,摔碗,彼此互相讽刺,挖苦,打击,拆台。

彼此都不顺眼,这样的家庭当然过不好,做任何一件事,对方绝不同意,失去理智,完全不考虑对错,只意气用事,我母亲尤甚。但凡父亲做什么,她必定强力阻止和干涉,直至把此事搞的偃旗息鼓,父亲气半死,才开心不已。

我有三个字形容当年的家庭环境:乱,穷,贱。

父亲在处理家庭事务上,犯了很大的错误,一句话,情商不高,当然,我父母情商都不高。

比如,因为自觉生活过得不如意,首先这是大环境的原因,为了发展工业,国家牺牲了几代农民的利益,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但是父亲把许多问题归咎到我母亲身上,认为是母亲拖了他后腿,不止一次地说,一家人过好,一个好女人不知道多重要!那,一个好男人也很重要啊。

父母小时候家里都很穷,我认为祖传十几代贫农,但是父亲和老家的人坚称,祖上中过探花,确实有坟墓为证,有石兽,前年还把一家院墙地基下面的石碑给挖了出来,可惜的是,立碑人名字被磨去了。

姥姥家当年可能是个小地主?据她生前说过,出了一个抽大烟的,后来差不多败光了家产,慢慢的穷了下来。

看来穷人没办法留下自己的后代,这差不多是真的。

父亲对母亲是很看不上眼,他犯的第二个致命错误就是----------鄙视链。

父亲自视比较高,同时小时候家庭条件又差,所以,自卑和自傲同时出现,特别怕别人看不起,虚荣。然后又自我安慰,总之是很复杂和矛盾的心态。

举例,有客来,必然好酒好菜,有爱吃爱喝的,就利用他这心理,蹭吃蹭喝,父亲特别怕别人觉得不气派,怕别人说一句,烟不好抽,酒不好喝,菜不好吃。

人还是情商高一点的好,任何阶级任何时代任何人,只要有性格上的缺陷,就容易被人利用。

仅仅是别人一句可有可无的认可,自己付出的就是真金白银。这些人,一直到我看庄子反思之后,才慢慢的化解并驱逐掉,当然用的是很温和的手段,得罪不了人。

比如烟难抽,酒不够,菜不好吃,尬聊。

尬聊这个很好用,对方说半天,这边我微笑的答几个字,然后就又忙自己的,空气安静一会,客人就坐不下去了,起身欲走,我忙起身送客,满面堆笑:您再坐会呗?

如是两三次,不喜欢的人就不来了。也挑不出什么刺,对方若发作,显得自己又小家子气了。

父亲自视清高,所以对母亲说话很不客气,俩人又经常有争执,很小时候,父亲若不同意我妈的意见,便讽刺的说一句:信球瓜几的,狗脑子豆腐汁......

关键他说的很真诚,很发自肺腑的那种鄙视和看不起,表情和语气都非常到位,拿个金马奖都不为过。

常常这么一句话就深深激怒了我母亲,以至于暴走,动手也家常便饭。

其实母亲没有那么自卑的,父亲是始作俑者,本来事情就很坏,父亲把事情变得更糟。

这个鄙视链我是最大的受害者,很轻松的就把我打到自卑。

家里若有客人来,父亲便颐指气使地,高高在上地,威严地,状若领导人一般地,喝到:去干啥啥去!

端盆水!拿毛巾! 倒杯茶!

端饭!拿筷子!端菜!倒酒!

做的稍有不好,或者慢了,就招来责备:干啥都弄不好!

喝酒,往往会炒几个菜,我嘴馋,就转来转去,眼巴巴地望着,有的客人便给夹几筷子,父亲此时很严厉和轻蔑的望着我:不要理睬他!咱们叨菜叨菜!

语气和表情,跟鄙视我妈的时候一样。

两个很自卑的父母,采取的方法就是,做个好人,以换取别人的认可。对外谦恭,对内颐指气使,完全不会顾及到小孩子尊严还有人格。

我母亲则更甚,父亲教书,需要上班,常常是躲着她,她在家就做点农活,最开始几年农活确实很累,没有机械,她很能吃苦,也确实受了很多罪和委屈。小时候在家,做牛做马,缺吃少穿,后来嫁人,本以为逃脱了以前的环境,结果丈夫又不爱她,知道自己没有什么能耐,也无处可去,想逃离却逃离不动。

对于父亲的鄙视,她的态度是坚决反击,用极度的敏感来掩盖自己极度的自卑。以至于到了病态的地步,全家人不能有任何跟她不一样的意见。

我妈从小生长的环境,令她痛恨不公平, 故而她性格也颇为自私,做任何事情,小孩子是别指望闲着,吃饭的时候,若是有好吃的,如果多吃几口,便被骂不顾人。接着教训一顿。

都是那种很命令的语气。

所以,很小的时候就要做被逼着家务和农活,家务还好,挑水比较累人,那时候个子小,扁担绳子长,必须挽起来几道,水桶才不至于拖着地。这个我姐我俩都不少干。

农活就很重了,母亲是按照大人的标准来要求的,当然没有她做的快和好。收麦和收秋两季,起早贪黑,每天都很困和累。四点半就被大人催促着叫起来,记忆比较深的一次是傍晚收工回来,父亲在加油站给小拖拉机加油,我坐在轮帮上,父亲买油的功夫,我就斜躺在散发着强烈柴油味的驾驶座上睡着了。

父亲叫醒我,我看见他脸上露出不忍的神情,我笑了笑,没吭声。

母亲发作过好几次精神病,精神接近于病态,极度偏执,命令我做任何事情,都要按照她的意愿,不能有一丝一毫的违逆,而且没有标准,完全按照她自己的喜好,可以说,就等着你犯错,然后来找茬,无论如何她都不会满意的。因为无论做什么,她挑刺,从而证明自己没那么差,指责别人不行,从而衬托自己的高明。

这是极度自卑的人,才有这么极端的态度。

比如常常逼着我做饭,我宁可饿肚子,我也不做,那不行,你不吃也得做。

例如做面条,通常结果是这样的,面条太细,面条太粗,面条太硬,面条太软,饭太咸,饭太淡,汤水太多,汤水太少,菜没炒熟,菜炒太熟,太辣,不辣,饭太多,饭太少等等等等。

在我青春期的时候,与母亲几乎水火不容,最严重的阶段,我几乎被逼疯。听见我妈开始说话,脑子里就“哄”的一声,思绪开始混乱,想摔物打人,心里才觉得舒服一点。

后来上了初中,条件很艰苦,夏天三十几度,三个人一张床,寝室如蒸笼一般,一个月洗不了澡。

冬天水管常常结冰,得用雪来洗脸,家里贫穷,生活费也常常不够用,吃饭饥一顿饱一顿,冬天很冷,五点半就爬起来跑步,滴水成冰。许多孩子受不了,辍学率非常高。

学校领导也没把学生当人看,一直就苦学,反而这些年生活条件上去了,我家乡初中成绩才一路上升。

冬天起来跑步,零下几度到十几度,衣服单薄,冻感冒是常有的事情,初一的时候我非常受不了,急切的不想上学,跟父母稍微一提,那当然是绝对行不通。

初一下半年,长时间的紧张,焦虑,孤独,加上饥寒交迫,终于被疾病击倒。

我姐我俩同时患病,姐姐是早起忽然颜面水肿,后来我知道是越婢汤证。

我自己是发烧,眼睛都烧红了,极度怕冷瑟瑟发抖的麻黄汤证。

到医院化验,俩人都得住院,我很快的转为蒸蒸发热的阳明病,白天无事,过午后则发高烧,基本是40°左右,医院全是西医,没人懂中医和伤寒论。

每天就是激素,青霉素,青霉素输液极痛,当时我咽鼓管发炎,无法吞咽,喝口水从耳边到嘴角,如刀割一般。

血常规,白细胞并未升高,拍片也没肺炎,就这样治疗着,过了十一二天,症状算是缓解了。

但从此之后,身体就完蛋了。后来退了一层皮,一层层的揭下来。

虽然出院,但是身体一直没有好透彻,晚上总有一边脸火热,还有点低烧,持续了一俩月,治疗就是去乡医那里去注射青霉素,屁股上打的没有好肉,全是针眼。

也来来回回的换过医院,无他,青霉素而。

后来买了一个人的偏方,喝了一壶,慢慢好转。

从太阳,到阳明,到持续的少阳,没有遇见一个懂伤寒论的。唉。

最后在心情和疾病的双重打击之下,我终于抑郁了。

这还没完,身体上则开始胆绞痛,从十三岁一直折磨我到三十岁。

最严重的一次,大概持续一二十天,我躺在一个破蒲席上,痛的直哼哼,弯曲的像个虾米。医院查不出病因,一直说是胃肠痉挛,吃药无效,止痛针能缓解一会。后来想想,当是乌梅丸症,那时候已经到厥阴了。

父母也束手无策,我十几天基本无进食,再加上大口呼气,最后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低钙抽搐,手足拘挛,颇吓了父母一次。

所有这些,都是我学了西医才推测出来的,一直到自学了伤寒论开始试药,试方子,才一点点的把身体扳过来。

所以老有人说,你伤寒论学的不错啊,因为我全部得过一遍,印象和体会深刻。

感觉,这东西,是文字无法描述的。

经此一病,在心情和疾病的双重打击之下,我终于废了。

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注意力无法集中,我想学好,确实集中不了注意力,记忆力基本完蛋,什么东西都记不住,智力下降,数学基本听不懂。

心情极度自卑,焦虑,抑郁,紧张。而且对父母充满了怨气。这怨气一直持续到我28岁。

常常幻想,这不是我的家庭,也不是我的现实,可能是梦境吧,哪天一觉醒来,就没有这样的生活,这样的环境,这样的父母。

严重的时候,一度把梦境当做现实,所以,精神病患者我也很能理解。长时间的自我暗示,人确实会跟现实脱节。

还是说一下生理,压力会导致人紧张,分泌肾上腺激素,升高血压,心跳加速,这是一个生物正常的应急反应和应激反应。

遇到危险,人类分泌激素,免疫激活,心跳加速,呼吸加快,发动潜能,血液多向肌肉流动,为啥,打斗啊,打不过也能跑的快。保住小命要紧啊。

但是,这种生理反应,是不能长时间持续的,因为能耗太高。

尤其是大脑,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消耗能量的器官,在不安全的情况下,高度警惕,紧张,焦虑,需要更多的气血能量。

我以前文章写过,还是再次发一下这个图

正常情况下,约三分之一的能量就给脑子了,就这么一大点。

不正常情况下,那就没谱了,反正我感受很深,我干一天重体力活,根本没有多累。上学的时候,上一天课,基本要死的感觉。大家看看知识分子,一般没有多胖的。

这种情况,中医称作“虚劳”,什么意思捏,脑子天天紧张,焦虑,恐惧,看着整天什么也没干,人呢,却一天比一天憔悴,最后就萎了。

人家天天做十一个小时苦力,该吃吃该喝喝,还睡的很香甜。

天天坐屋里风吹不着,雨淋不到,也没缺吃少穿的,躺那起不来,这就是虚劳。

其实我总结了一下,令我们紧张焦虑的原因,归根结底,是一个”怕“字。

怕买不起房,买不起车,找不到好伴侣,结婚怕对方出轨,有小孩子怕他们不学好,老了怕生病,怕死,等等等等。

所以许多人一生都在紧张焦虑中,活的一点不轻松。觉得特别累。

前面说过,紧张情绪,会调动人体的应急和应激反应,需要消耗大量的气血能量,久而久之,人就虚了,大脑也不可能一直维持一个高能耗的状态,于是乎,基本就抑郁了。

反过来说,抑郁不见得是坏事,等于身体强制性的让我们关机,休息。也包括精神方面的反思,我若不是有这么多痛苦,也不会思考人生,去看庄子,还有伤寒论。

当然,许多人抑郁和想自杀的情绪,跟心脏和肾,关系非常大。

心情低落,吃点四逆真武之类的,就能改善许多。实际上中医对抑郁就这个思路。

当然人文环境很重要,如何调节心情,下一篇再写。

谢谢啦,公众,伤寒论之美。可以赞赏一下,多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