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273章)

(0)

相关推荐

  • 贺知章:春风不改旧时波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是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贺知章的家乡在浙江萧山.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一句故乡小儿的笑语 ...

  •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金鱼袋是怎么回事儿?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金鱼袋是怎么回事儿?

  • 他是李白真正的伯乐,“谪仙人”的称号因他而来

    天宝元年(742年),长安酒馆,有两个酒瘾上头的人准备好好喝一场. 大概是命运的安排,让这两个同样爱喝酒爱写诗,甚至到初到长安的年纪都差不多的人,在同个地方相遇了.他们互相切磋"诗" ...

  • 少小离家86岁还乡,他用一生写就一首乡情诗,注定青史留名!

    "少小离家老大回",是他用一生写就的乡情,注定青史留名!酒鬼贺知章的真性情:"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1/酒中八仙我为首 唐代诗人杜甫曾写下一首<饮中 ...

  • 下等人薄情,中等人深情,上等人......

    文 | 有书不雨亦潇潇 · 主播 | 阿成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公元744年,当时的大唐正值盛世之巅,四海豪杰都梦想着跻身长安,求一世功名. 然而,一个在长安生活了近五十年的老人却嚷嚷着要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237章)

    当崔希逸向王维吐露这件不敢和外人道的心事后,心里好受了许多.王维也感动于崔希逸对他的信任,两人惺惺相惜.一见如故. 河西节度使管辖范围很大,下设赤水军.健康军.玉门军.张掖守捉.交城守捉.白亭守捉等.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199章)

    第199章 烫手山芋 这天,当武玉娘蹙眉告诉李林甫,张九龄拒收紫竹席,武惠妃很生气时,李林甫哈哈大笑道:"这很意外么?我早就知道会是如此!" 武玉娘一脸不解道:"既然你早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191章)

    第191章 侍郎拜相 咸宜公主的婚事定了后,735年春天,武惠妃开始操心李瑁的婚事. 这日,李林甫让武玉娘进宫捎话给武惠妃,为了彰显寿王的地位,寿王所娶的女子宜出自崔.卢.郑.李.王等世家大族,李林甫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3章)

    "仙芝--"莲儿似醒非醒,口中一直叫着仙芝的名字. 屋中放了两盆燃得正旺的炭火,王维往盛着热水的铜盆里浸了浸手,直到手上完全热乎了,才小心翼翼地往莲儿额头上摸了摸,两天了,烧依然没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2章)

    风追着风,云堆着云,四野凄沧,草木含悲. 莲儿做了一个梦,一个很长很长.似乎没有尽头的梦. 梦连着梦,梦套着梦,梦醒了还是梦.有些梦倏忽即逝,有些梦萦绕不去,一个接着一个,如一条时而舒缓.时而湍急.时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1章)

    当李隆基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后,他才突然意识到,要找一个能接替他们驻守潼关.剿灭叛军的大将,并非易事. 思来想去,李隆基决定让曾经的两镇节度使.西平郡王.突厥老将哥舒翰出马!哥舒翰出生于699年,此时的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0章)

    高仙芝并不知道,洛阳城破后,封常清写好了表文待罪,苦于一直没有机会送呈皇上.临刑前,他交给边令诚,请他务必送呈皇上. 边令诚不以为然,随手扔到了一边.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后,他在军中无聊,让陌刀手把封常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09章)

    高仙芝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他能想到的是,皇上会因为他和封常清退守潼关而发怒,但他没有想到的是,皇上会因此要他们以死赎罪! 在这个过程中,有个人一直在李隆基身边煽风点火.火上浇油,他就是和高仙芝有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07章)

    潼关守住了,长安暂时安全了!然而,高仙芝却隐隐感到不安. 在他决定将5万大军撤回潼关时,一个念头在他脑中一闪而过:不经一战就放弃陕郡,皇上会怎么看他?他如何向皇上交代? 但是,当时危在旦夕的情形容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