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

亘古历史中绵延着悠扬歌唱,透过深邃眼眸,折射邈远之音。——题记

1

“你曾是李白的万里向往,你曾是陆游的焦急归途。”

耳畔萦绕的是你,目光所及的是你,你就是绍兴,是绍祚中兴,是乌篷船与石板桥交织之处,是无数风流人物嘹亮高歌之地。

公元前494年,句践交兵于夫差。由于兵力悬殊,句践全军覆没,彻底惨败,被迫向夫差求和。那一天,战火遍地,残阳映照着如雪一般的吴国大地,空气中充斥着杀戮和鲜血。

被囚禁在吴国的日子,句践心痛如绞,生无可恋,但为了越国的复兴,只能忍辱偷生。多少次午夜梦回,他泪眼婆娑,往事如潮,悲愤地望向越国,暗暗发下心中的誓言。

三年时光,恍如隔世,句践回到越国,来到了一座山,一座可以绝处逢生的山——府山。在这里,他重用范蠡、文种,卧薪尝胆,亲近百姓,亲自种作,亲自练兵,在他的带领下,越国国力渐渐强盛了起来。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公元前473年,句践重整旗鼓,率领精锐部队,一举攻破吴都,夫差自尽,吴国灭亡。句践会齐、宋、晋、鲁等诸侯于徐州,迁都琅琊,终成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二十年时光好像改变了一切,又好像什么都没变。句践坚持用自己的方式,歌唱对越国百姓的热爱,歌唱对越国故土的思念。

2

当时光来到宋朝,我们看到了写了一辈子爱国诗篇的诗人陆游。

公元1125年,陆宰奉诏入朝述职,偕夫人唐氏由水路进京,于淮河舟上喜得一子,取名陆游。同年冬,金兵铁骑南下,将繁华的汴京城烧杀抢掠、洗劫一空。1127年,北宋被迫宣告灭亡。此时,陆游年仅2岁,随父母开始了东躲西藏、颠沛流离的生活。或许,很多年后,陆游回忆自己的童年,永远离不开那段居无定所、兵荒马乱的岁月吧?那样的伤痛,怎么可能轻易忘记?

受父亲影响,陆游一直怀揣着重振山河的热情。很多年后,即使陆游宦海浮沉,但收复中原的梦想从未熄灭。晚年的陆游,虽长居绍兴,却心系中原,满腔爱国之心从未减弱半分。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晚,他写“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临终之际,他留下绝笔《示儿》,告诉儿子“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破碎的山河、软弱的朝廷、自幼的颠沛流离、一生的复国无望,通通化作了他诗中的悲凉。他在沈园的白墙黑瓦间孤独地徘徊,用他自己的方式为收复中原而歌唱,为勉励子孙而歌唱。如果说记者的笔可以抵三千毛瑟枪,那么,陆游的诗也如同三千毛瑟枪,歌唱出了一个诗人心怀天下的爱。

3

当时光来到民国,那个清政府腐败、被列强侵略的时代,我们看到了自号“鉴湖女侠”的辛亥革命女杰秋瑾。

秋瑾虽为女子,却是一代豪杰,是第一批为推翻满清统治而献身的先驱。

祖籍绍兴、生于福建的她,自小性格爽朗、嫉恶如仇。1900年,25岁的秋瑾随丈夫王廷钧赴京。亲历庚子之乱,亲眼目睹八国联军在华夏大地上的野蛮暴行后,秋瑾义愤填膺,决心以实际行动挽救祖国于危亡。

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她虽然英年早逝,但她的事迹鼓舞、激励了无数正义者的心。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秋瑾,中国才从堕落中苏醒、振作、崛起。在那个抛头颅、洒热血的时代,秋瑾用她那干净、纯粹、坚定的心,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4

几千年来,于越人民在绍兴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耕作、繁衍,生生不息……

在无始无终的历史长河中,他们用各自不同的歌唱方式展示对绍兴这片土地的深情。

在他们的歌唱中,绍兴的每块青砖充满故事,每条河流波动灵性,每缕阳光充满能量。

这一曲曲歌声,终将跨越千年,交织出于越人民最美好、最热忱的模样,引人深思,催人奋进,砥砺前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