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掌握此技巧,水平赛过田英章! ​

最近有人问我欧楷“于平正中见险绝”如何理解?

我认为这句话可以理解为“稳中求险”。这是欧体书法显著的特点也是我们学习欧楷书法必须掌握的书法技巧之一。只要这一点掌握好了,写欧楷书法就能入高人一等!

平正,是这一个字整体的印象和给人的观感。也就是说,欧阳询的楷书,不管里面笔画怎么歪歪扭扭,怎么样抗肩,最终写出来的效果就是平稳。正当的。

而险绝,则侧重于这一个字内部具体的笔画安排,形态走势。因此,从整体上的外观,我们可以看到欧阳询欧体书法的特色是平稳中正,但是具体在每一个笔画,每一个细节处理上,则是各有姿态,这也是欧阳询书法颇为值得玩味学习的地方。

具体在欧阳询的书法上,我们可以举几个关于欧阳询《九成宫》书法的例子,仅供大家参考

比如这个字书写的书。虽然整体上因为碑帖风化剥落的原因,已经看不清楚原貌了。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多横排的横画排列是呈现向右上方倾斜的,也就是左低右高的态势,虽然这个字笔画是这样倾斜,但是整体上却给人一种平正的感觉。

再比如,这个字,宫,宝盖头明显向右上方倾斜,以至于低下两个口都是如此,但是欧阳询有意加重右边笔画的分量,重心得以右移,所以最后呈现的效果也就是“于平正中见险绝”。

这个字,也是这样,整体倾斜。但是最好效果是正的。

除了这些具体的分析之外,其实每一个书法家的书法都或多或少带有这个特点。唐代著名书法理论家、《书谱》的作者,孙过庭就在《书谱》中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一开始学习书法,首先追求的是平正,要求稳重。这是第一重境界。一旦掌握了稳重之后,就想要追求变化和险绝,甚至在结构上故意的制造一些非常微妙的艺术造型。这是第二重境界。但是一旦险绝的技巧掌握好了,就又要追求平正的艺术效果了,这个时候又回归了平正。这是第三重境界。

当然,这里面,初学书法时候的平正和最后的平正,并不是同样一种艺术状态,前一种平正,是真真正正,没有任何其他原因的平正,后一种平正,就是在平正中蕴含险绝的平正。

而欧阳询的书法,已经到了第三重境界。所以,欧阳询的书法才被成为“于平正中见险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