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新四军巨头,交完党费后拔枪自尽,唯一的儿子今成将军

前言

1941年皖南事变后,遭到重创的新四军军部得以重建,邓子恢被任命为新四军政治部主任,建国后此人成就很高,但因为建国初期已离开军队系统,55年没有参与授衔,要不就是开国大将了。

而在皖南事变前,邓子恢只是政治部副主任,政治部主任叫做袁国平,一位非常优秀的政工干部,可惜在皖南事变中牺牲了。

袁国平的革命历程

1906年,袁国平生于湖南邵东县。16岁的时候,袁国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

省立一师不仅是湖南当时最好的学府之一,还云集了不少进步人士在这里执教,比较著名的徐特立、田汉等。在他们的引导下,袁国平的学识和眼界得到开拓和提升,受到马列思想的启蒙教育,为自己的人生之路树立了新的方向。

从一师毕业后,袁国平决意远赴广州,报考黄埔军校,并顺利成为黄埔四期的政治科学员。

袁国平(右)

从黄埔毕业后,袁国平参加过南昌起义、广州起义。1928年初,广州起义军残部在花县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师,袁国平就是师参谋长。

随后他率领第四师转战海丰一带,在当地党组织的协助下,创建了东江革命根据地。可惜当地敌对势力过于强大,没多久根据地被敌人攻陷,袁国平转移到湘赣根据地,被调到红五军担任政治部主任。

红军中优秀的军事干部不少,出色的政工人员不是很多,黄埔政治科毕业的袁国平算是其中的一位。

至红军长征前,袁国平历任红8军政委、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代主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等,是红军响当当的大人物。

来到陕北后,他还参与创办延安抗日红军大学,并担任抗日红军大学政治部主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二校校长兼政委,这一时期为我军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政人才。

主席向项英推荐袁国平

红军时期,因工作的原因,主席对袁国平了解得比较深,对他卓越的政工才能非常欣赏,觉得此人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儒将。

抗战爆发后,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时,主席就亲自向项英推荐袁国平,认为此人“政治开展,经验亦多”是新四军政治部主任的最佳人选。

上任之初,为了能够尽快熟悉情况,投入到工作中,袁国平先后来到南京、镇江、丹阳、芜湖等地的敌后战场调查研究。

在抗日誓师动员大会上,袁国平演讲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以朴实的话语将抗日理想讲得通俗易通,还能够与实际事例相结合。广大战士以及围观的群众,不但听得明白,还被完全吸引进去,反响非常好。

据听过袁主任讲演的新四军老战士回忆:“以前听过不少发言或报告,但是没有人能够像袁主任这样,讲得这样出彩,他的口才非常好,洪亮的声音,很有煽动性,听起来心里暖暖的,特别受鼓舞”。

就连陈老总都称赞他:“国平是一个好的宣传鼓动者,有才干。”

可惜这样一位优秀的政工干部,却在皖南事变中牺牲了。

将军举枪自尽

事变发生后,叶挺被扣押,项英和周子昆被叛徒杀害,袁国平扛起所有重担,率领余部突围,却在突围的途中被子弹击中受了重伤。

直到傍晚时分,才被途径的警卫连发现,深知自己状况的袁国平不想牵连大家,但朝日相处的战士们怎样放弃自己的首长。

半夜时到了章家渡口,泅渡时因水声暴露,顿时枪声大作。为了帮着受伤的袁国平渡河,延误了不少时间,待渡河后,袁国平见到原本一百多人的队伍,现在就剩下三四十人,心里非常自责。

此时已是深夜,脱离险境的大家在附近一个破庙中休息。当时袁国平慢慢从口袋中掏出仅有的七个银元交给副连长李甫,告诉他这是自己的党费。

等到大家睡熟后,袁国平挣扎掏出自己的配枪,举枪自尽,时年35岁。

为了不牵连自己的战友,宁可举枪自尽,袁国平视死如归的精神令人动容。

袁国平生前与妻子邱一涵育有一子,丈夫死后,邱一涵在组织关怀下,将儿子抚养长大。多年来儿子袁振威一直以自己的父亲为榜样,参军入伍,后成海军作战指挥学院的博士生导师,几十年里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而且他还是一位少将。

(0)

相关推荐

  • 新四军序列和各级将领(1938年春)

    1937年10月,南方8省红军游击队奉命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1938年1月,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成立.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军长:叶挺 副军长:项英 参谋长:张云逸 副参谋长:周子昆 ...

  •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战斗序列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战斗序列 军部:代军长陈毅,政委刘少奇,副军长张云逸,参谋长赖传珠,政治部主任邓子恢. 第一师:师长粟裕,政委刘炎,政治部主任钟期光. 第二师:师长张云逸,政委郑位三,副师长罗炳辉,参 ...

  •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重新任命的政治部主任,建国后的结局怎么样?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新四军遭遇国民党包围.因为国民党有备而来,所以新四军损失惨重,经过数昼夜激战,除了傅秋涛率领的两千余人突围成功外,大部分新四军战士都被国民党俘虏,新四军面临重建. 皖南事 ...

  • 新四军中的湖南籍将领

    隆回周胜- 潇湘神韵.flac5:18 来自遇见魏源图书馆 新四军,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的简称,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留在南方八省进行游击战争的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根据国共两党谈判达成的协议于193 ...

  • 红军历史上三支红八军的历史沿革及不同时期主官情况

    在中国红军历史上,有过三支红八军.一支是1930年龙州起义改编的红八军,一支是红三军团的红八军,一支是湘赣地区的红八军. 一.1930年龙州起义改编的红八军 1930年2月,在邓小平等策动下,俞作豫. ...

  • ~新四军的主要领导人不全是红军长征时根据...

    -新四军的主要领导人不全是红军长征时根据地留守干部,也有参加过长征的将领- 为了团结抗日,一九三七年十月,我党同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将南方的湘.鄂.赣.闵.粤.豫.浙.皖等省十三个地区(未能参加长征) ...

  • 皖南事变新四军损失三个支队,部队突出多少人?牺牲哪些干部?

    皖南事变是抗战时期我军最大的一次军事损失,和湘江战役.西路军并称为三大败仗. 新四军军部自成立后,因抗战战场形势变化,进行过多次转移: 1937年12月25日,军部在武汉市前大和街26号成立. 193 ...

  • 三位开国上将亲自扶灵,1956年去世的老红军邱一涵,生前做了什么

    1956年11月2日,江苏省委发布了一条消息:原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邱一涵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49岁. 邱一涵是曾参加过万里长征的老红军,但在葬礼上,人们发现开国上将唐亮.宋时轮.钟期光亲自为她扶灵, ...

  • 她没有军衔,死后却有3位上将为其扶灵,几十位将军送行

    中国自古便有'巾帼不让须眉,红颜更胜儿郎'之说,女性看似柔弱,实则内心坚强,尤其是现代女性,她们不拘泥于夙命之说,亦不畏惧世俗的眼光,智慧和胆气丝毫不输男儿. 在斯诺的<西行漫记>中曾记载 ...

  • 新四军历任首长——政治部主任袁国平(16)

    1940年1月25日,新四军第一次江南敌工会议合影.二排左二为项英,后排左三为袁国平. 日军随着侵华战场的扩大,不得不拼命扩大伪军以弥补其兵力之不足,在这种形势下,加紧做好分化瓦解伪军工作,对夺取抗战 ...

  • 皖南事变:浴血奋战九天九夜,到底是谁坑了新四军?

    皖南事变:浴血奋战九天九夜,到底是谁坑了新四军?

  • 将星璀璨

    将星璀璨--1941年新四军战斗序列表 "皖南事件"后,1941年3月中共重组了新四军.军部下属七个师和一个独立旅.主要指挥员平均年龄35岁.年龄最大的是时任副军长兼第二师师长的张 ...

  • 84年前新四军建军,建军之初各级首长都是谁?

    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根据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当局的协议,南方游击区(广东省琼崖地区除外)的红军和游击队于10月改编为新四军. 一.中共中央为加强对新四军的领导,决定成立军委会新四军分会及东南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