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知青回忆录]关于《红薯》《回家》专辑读者来信
相关推荐
-
宋超群丨春节有感
春节有感 作者:宋超群 一 近年全国多雾霾, 影响健康天气坏. 为了空气少污染, 烟花鞭炮我不买. 二 一户放炮二百元, 污染空气浪费钱. 全国一年算下来, 何止百亿千亿钱? 三 传说"年& ...
-
【二哥●编辑杂记(24)】我在长沙芙蓉中路三段422号,遥望成都商业街16号
我不是个歌者,但刀郎流行那会,我走在采访或者上下班的路上,就会不知不觉地跟着路边店铺的功放机哼唱那首<2002年的第一场雪>,而且特有感觉.每当哼到"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带走了 ...
-
寂寞芳心小姐之外的寂寞
前所未有的秋天建造了高高的穹顶, 这个穹顶受命不能遮挡住云彩. 人们感到惊奇:九月的时节已经来临, 冰凉.潮湿的日子究竟跌落在哪里? 混浊的渠水变得一片碧绿, 荨麻的芬芳,比玫瑰更加浓郁. 魔鬼的红霞 ...
-
30多年前,为存读者来信他在北京买了十套房,现在过得怎么样?
提起"粉丝"这个词,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拥有大量粉丝的人,更容易成为各行各业的意见领袖,进行流量变现.而在之前的年代,粉丝还有别的称呼,比如"读者&quo ...
-
郑渊洁是一个怎样的人?
郑渊洁的确是那个时代标志性的人物,以前不会有,以后也不会有了. 我80年代后期就看了郑渊洁的作品,后来他出了童话大王,一个人撑起一个杂志,开始是月刊,后来成了半月刊,真心不容易. 郑的作品名字叫童话, ...
-
评选好做品【23】
2021.7.9----7.14 为了营造时时读文章的良好氛围,鼓励时时想作文的良好习惯,"理想杯有奖征文"增设"最佳人气作品评选"活动.每10篇上刊作品组织一 ...
-
(名家推荐)曾令琪/蒋安贤散文:苦过,乐过,爱过,走过
名家推荐 蒋安贤散文: 苦过,乐过,爱过,走过 曾令琪(四川成都) 有人说,只要一个人常常回忆,那么,他无疑已经老了.读蒋安贤的散文,我知道,这个说法不完全正确:至少,在蒋安贤这里就不对. 在我看来, ...
-
作家买下10套房,专放读者来信,人人都说他太傻,没想到事情反转
理财应该是现代人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说到理财,有人可能是保守派,以储蓄为主,连贾谊都说"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有人可能是投资派,时刻等待机会利用手中的资金让钱再生钱. 但,这两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红薯》第一集
昨天,写了<突然想到的>(后来改名叫<红薯>)因为第一次写博文,就直接写到我的博客页面上了.到了午夜12时,5000多字的博文已经开始收尾,还有几百字就写完了.这时,我的博客突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红薯》第二集
红 薯(二) 我们叶家村第三生产队的社员,最爱吃的是高粱米,用老农的话讲"有嚼头.抗饿"实际这也是一种无奈!所以,每年生产队的地里,除了不能种高粱的地外,能种高粱的地都种了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红薯》第三集
红 薯(三) 新建的青年点是三间房,屋盖上完瓦后,本应该是平平整整的屋面,却由于木头檩子太细,全都被沉重的红瓦压得变了形.房脊像一条弯弯曲曲的龙,所有的檩子全部在中间部分向下弯曲. 由于屋面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红薯》第四集
红 薯(四) 做高粱米饭的过程是,先在大铁锅里放好水,水和米的比例是凭眼睛确定的经验数值,再把高粱米用水淘好,然后放入锅中,盖好锅盖,灶坑里开始点火. 火不能太急,否者饭要烧糊的.如果再加上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红薯》第五集
红薯(五) 同学们有了下饭的萝卜"咸菜",高粱米饭吃起来就顺口多了.但是,解冻后的咸萝卜却像海绵,咬在嘴里软绵绵的,难吃极了:可又没有别的菜,再难吃也得吃,总比没有菜强. 青年点的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红薯》第六集
红薯(六) 从大队医疗点回来,青年点做饭的女同学,中午为我这个"病号",特意做了一顿"细粮"小米干饭. 菜是同学们挖来刚刚冒出地面野菜芽做的曲麻菜汤,我和同学们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回家》第一集
回家(一) 呼啸的西北风卷着鹅毛大雪,沿着清河水库的冰面,由西北向东南狂暴地刮过来:乌云几乎压在地面上,和漫天的大雪搅在一起,分不清四周的天空和山峦. 宽阔的水库冰面上,西北风卷起的雪浪,滚滚而来.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回家》第二集
回家(二) 生产队一般社员的家庭扣完口粮款后,余款基本就所剩无几! 社员家里劳动力多的,扣除口粮款后,还能有一些结余钱款. 劳动力少人口多的家庭就惨了.社员分到的粮食越多,所挣的工分钱就越不够交口粮款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回家》第三集
回家(三) "留在农村过革命化的春节"倡议书,在八棵树广播站有线广播网一经宣读,立刻就有一些大队青年点的同学,开始作出支持的响应. 很快,我们大队也有人贴出了拥护的标语. 根据倡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