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绪:伐蜀一役,重在参与
相关推荐
-
临难死义的诸葛瞻
罗贯中笔下的诸葛瞻与史书的记述大体相当.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出兵武功,其间写信给诸葛谨,称"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
-
俸禄最高,死得最惨,速胜之后的速败,让后人记住2个字
食邑,直白地讲,是朝廷封给宗亲和高官的俸禄,可以世袭. 爵位越高,功劳越大,食邑越多. 在三国,谁的食邑最多? 邓艾.他前前后后的食邑,加起来高达26600户. 当然,公元216年,曹操被封魏王,食邑 ...
-
《邓艾传》:在时机到来之前,我只能默默地等待!
更多原创.精彩内容 这是<真·三国志>第 390 篇文章 今天来讲 邓艾 注:图片皆源于<三国杀>.<阵面对决>.<三国志>及网络,以文为主. 邓艾,字 ...
-
读通鉴(258)曹家是被抛弃的,刘禅是双手奉上的
读通鉴(258)双手奉上刘备的江山 景元三年壬午,公元262年 秋,八月,乙酉,吴主立皇后朱氏,朱公主的女儿. 汉大将军姜维将出军,右车骑将军廖化说:"兵不戢,必自焚,伯约之谓也.智不出敌而 ...
-
邓艾钟会手握20万重兵,为何却被只有一千兵马的监军卫瓘制服?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最后随着曹丕,就刘备和孙权的先后称帝,遂成为蜀吴三国鼎立之势.其中三国以蜀国实力最弱,也最先被灭亡.司马氏灭蜀之战充满了传奇色彩,景元四年(263年),魏将钟会和邓艾领兵20余万伐蜀 ...
-
杨欣:伐蜀一役功犹在,久镇凉州死方休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开篇依然要提醒大家假期出行要注意防护呀.三国时期不仅各势力之间交锋频繁,边境地区也屡屡出现叛乱.本篇就来聊聊杨欣. 杨欣留下的记载其实并不多,而且他在史书中登场的时间点 ...
-
《司马错论伐蜀》原文及译文
`<司马错论伐蜀>选自<战国策·秦策>.前316年,秦王想利用巴蜀发生战乱之机,兴兵伐蜀,不料韩师侵犯秦境.他面对这种局势,举棋不定.文章就记述一场关于"伐蜀&quo ...
-
司马昭弑君夺权,出于政治目的的伐蜀因邓艾而变成灭蜀
高平陵事变之后,司马氏掌权,但不久司马懿病死,司马师接替了司马懿的权柄,把持朝政,因不甘被司马师摆布,魏帝曹芳企图发动政变铲除司马氏,事情败露之后,曹芳被司马师废掉,改立曹髦为帝,但在第二年司马师病死 ...
-
司马错论伐蜀 刘向 〔两汉〕
古风藏书·古文观止·卷四·战国文·二 (古诗文网) 司马错论伐蜀 (选自<战国策>) 刘向 [两汉]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 ...
-
诸葛亮去世后,为何司马懿不趁机伐蜀,15年后才明白司马懿真高明
司马懿一生与诸葛亮有过两次交手,第一次是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也就是卤城之战,这一战司马懿被诸葛亮打得大败,损失折将,从此以后,司马懿面对诸葛亮的挑衅,不再出战,哪怕被自己的部下嘲笑为畏蜀如畏虎,司马懿 ...
-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什么终生不伐蜀?几十年后,司马昭说出真相
众所周知诸葛亮死于过度劳累.但诸葛亮死后,为什么司马懿没有一直没有伐蜀?这让人们很难理解.诸葛亮既然已经死了,到了最后,司马懿取代魏国成为了最大的赢家,那么司马懿断就没有理由不去讨伐蜀国,停滞不前,这 ...
-
诸葛亮病逝后,司马懿为何立誓永不伐蜀?29年后,才知他老谋深算
司马懿,号冢虎.这个名号用来形容他再合适不过,"冢"在古意中指高而大的坟墓,老虎则是兽中之王,极其善于隐忍,悄悄接近猎物,一击必中. 司马懿也是靠着一个"隐忍" ...
-
伐蜀还是伐韩,秦惠文王的正确决定,秦统天下的第一节点
文丨南阁水哥 秦惠王,在整个秦国历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他是秦国历代国君中第一位称王的人.他用重刑杀死了商鞅,但又继承延续了商鞅变法之精神与内核,让秦国终于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而在制霸天下的道路上,一 ...
-
图解一波三折的征蜀之役:双方主帅都没想到会发生这些事
公元263年,魏国权臣司马昭派出18万大军,分五路大举征伐蜀国,分别是: 东路军:镇西将军钟会率12万主力部队兵分三路,从斜谷道.骆谷道.子午谷道进军汉中. 西路军:征西将军邓艾率3万部队出狄道,进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