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弑君夺权,出于政治目的的伐蜀因邓艾而变成灭蜀
相关推荐
-
魏灭蜀之战,姜维钟会邓艾等都有出色表现,不料最后却被此人团灭
三国是历史上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最初魏蜀吴这三个国家都可以说是猛将如云,所以最终才达到谁也奈何不了谁的"平衡"局面.只可惜到三国后期,魏国在司马氏篡权以后实力不断增强,而蜀国和吴国 ...
-
图解一波三折的征蜀之役:双方主帅都没想到会发生这些事
公元263年,魏国权臣司马昭派出18万大军,分五路大举征伐蜀国,分别是: 东路军:镇西将军钟会率12万主力部队兵分三路,从斜谷道.骆谷道.子午谷道进军汉中. 西路军:征西将军邓艾率3万部队出狄道,进攻 ...
-
九四版《三国演义》之司马昭弑君
姜维用计打的邓艾连连败退,正准备一鼓作气攻占中原大地之时却接到了蜀主刘禅让其退兵的诏书,原来邓艾发现自身处于弱势后急忙寻找解决方法,当他听到蜀主刘禅宠幸宦官黄皓便让人前去贿赂黄皓以此来实行反间计,刘禅 ...
-
上帝创造 Mothers,是出于什么目的?
英语中有一名关于 Mother 的名言,出自 19 世纪时的诗人和小说家 Rudyard Kipling (1865 - 1936):God could not be everywhere, and ...
-
弑君篡位后默默无闻,31年后竟令春秋小霸胆寒,楚武王之前做了什么?
公元前741年,蚡冒去世,熊通(芈通)杀死楚君蚡冒儿子自立.弑君篡位,在讲究周礼的周王国,可是大逆不道之事.此后,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传统史书中都没有楚国的子言片语记载.然而,公元前710年(鲁桓公 ...
-
“崔杼弑君” 齐太史秉笔直书
作者: 梅桑榆 齐太史不畏强权.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直笔写史的精神,成为后世史官的典范. 中国历史上有籍可考的最早一起屠杀史官的事件,发生在春秋战国鲁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年).齐国重臣崔杼的妻子 ...
-
激荡四百年:刘义符嬉游无度被废黜,徐羡之悍然弑君埋隐患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01篇 景平元年(公元423年)闰四月,刘宋司空徐羡之.尚书令傅亮.领军将军谢晦因前方战败,丧失国土,上疏自请处分. 刘义符当然不敢真的处分他们,下诏 ...
-
十国之闽国,同室操戈骨肉相残,纲常混乱弑父夺权
十国中的闽国虽然偏居东南,但自从开闽圣王王审知死后,他的子孙们就开始了内斗,上文写到过他的长子王延翰被他的养子王延稟和次子王延钧杀死,王延钧不久后称帝,国家虽小但五脏俱全,国家在他的治理下乌烟瘴气,宫 ...
-
此人弑君篡位后,整日四处跑着去打猎,最终邻国百辆战车就让其覆亡
公元前744年,东周诸侯国陈国的第12位国君,在位38年的陈桓公去世,按理应由太子免继位,但陈桓公的弟弟公子佗却抢先下手,弑君夺位,惹得国内人心不服,国势日衰.但公子佗不以为意,加上生性喜欢射猎,因此 ...
-
此人协助主子开创春秋弑君篡位首例,最后被父亲大义灭亲
卫废公州吁是卫国的第14位君主,也是春秋时期第1位弑君篡位成功的公子:他在党羽石厚的协助下,暗杀了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卫桓公,又派甲兵威胁群臣,让大家拥立自己继位,获得了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国君宝座.在谋逆 ...
-
蒙古趣史 107.胡沙虎弑君
突破了居庸关,铁木真二度来到中都城附近,金国派出胡沙虎迎敌 不出意外,胡沙虎继续保持屡战屡败的优良战绩,胡沙虎终于令完颜永济忍无可忍了,下令:撤职查办. 胡沙虎说:"I will be b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