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错论伐蜀 刘向 〔两汉〕
相关推荐
-
秦吞巴蜀:都江堰的由来
巴国和蜀国这两个老邻居世代不和,经常有摩擦.蜀王派自己的弟弟到相邻的苴(读居)国当苴侯,没想到弟弟当上国君之后却私自与巴国亲近,蜀王听说后觉得头顶彷佛在冒绿光,勃然大怒,立即下令讨伐苴国,苴国弱小,无 ...
-
古文观止:《战国策·司马错论伐蜀》刘向
古诗词文欣赏 品读古典诗词 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 聆听最美好声音 司马错论伐蜀 汉:刘向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 ...
-
《司马错论伐蜀》原文及译文
`<司马错论伐蜀>选自<战国策·秦策>.前316年,秦王想利用巴蜀发生战乱之机,兴兵伐蜀,不料韩师侵犯秦境.他面对这种局势,举棋不定.文章就记述一场关于"伐蜀&quo ...
-
古文观止58:司马错论伐蜀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1.司马错:生卒年不详,秦国名将,历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 2 ...
-
司马昭弑君夺权,出于政治目的的伐蜀因邓艾而变成灭蜀
高平陵事变之后,司马氏掌权,但不久司马懿病死,司马师接替了司马懿的权柄,把持朝政,因不甘被司马师摆布,魏帝曹芳企图发动政变铲除司马氏,事情败露之后,曹芳被司马师废掉,改立曹髦为帝,但在第二年司马师病死 ...
-
诸葛亮去世后,为何司马懿不趁机伐蜀,15年后才明白司马懿真高明
司马懿一生与诸葛亮有过两次交手,第一次是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也就是卤城之战,这一战司马懿被诸葛亮打得大败,损失折将,从此以后,司马懿面对诸葛亮的挑衅,不再出战,哪怕被自己的部下嘲笑为畏蜀如畏虎,司马懿 ...
-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什么终生不伐蜀?几十年后,司马昭说出真相
众所周知诸葛亮死于过度劳累.但诸葛亮死后,为什么司马懿没有一直没有伐蜀?这让人们很难理解.诸葛亮既然已经死了,到了最后,司马懿取代魏国成为了最大的赢家,那么司马懿断就没有理由不去讨伐蜀国,停滞不前,这 ...
-
诸葛亮病逝后,司马懿为何立誓永不伐蜀?29年后,才知他老谋深算
司马懿,号冢虎.这个名号用来形容他再合适不过,"冢"在古意中指高而大的坟墓,老虎则是兽中之王,极其善于隐忍,悄悄接近猎物,一击必中. 司马懿也是靠着一个"隐忍" ...
-
伐蜀还是伐韩,秦惠文王的正确决定,秦统天下的第一节点
文丨南阁水哥 秦惠王,在整个秦国历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他是秦国历代国君中第一位称王的人.他用重刑杀死了商鞅,但又继承延续了商鞅变法之精神与内核,让秦国终于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而在制霸天下的道路上,一 ...
-
激荡四百年:邢峦上书伐蜀未获认可,南梁阴差阳错收复失地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489篇 萧渊藻因私怨杀死邓元起,在益州激起了强烈不满,百姓焦僧护聚众造反,萧渊藻召集僚佐打算亲自平叛,有人劝说阻止,萧渊藻勃然大怒,将说话之人斩于庭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