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拾遗(一)
相关推荐
-
番外01苓桂剂的临床应用(上)
今天讲的是苓桂类方的临床应用.苓桂类方,应该说是我们平时用的比较多的伤寒类方.伤寒类方是我们研究伤寒或者是学习伤非常常见的一个研究方法,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看过<名老中医之路>这本书,它是 ...
-
伤寒六经用药诀
至道汇 昨天 痔疮 牙痛 伤寒症传变六经必须熟认 霜降以后春分前,伤寒即病六经②传,传过六经当自愈③,请观素问④不虚言.若然两感伤寒症,一日两经表里病,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之间当殒命.是故伤寒不服药, ...
-
黄煌经方言论精辟 伤寒总结性讲解
一.黄煌经方言论精辟 1 舌苔不必过于在意.在杂病中,舌质比舌苔重要:体型体貌比脉象重要:精神状态比主诉重要. 2 本人研究经方 的着眼点,可能更重视整体,重视'人'的感受. 3 经方是中医学的一支流 ...
-
李旺岐硬笔草书唐诗三百首257杜甫《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李旺岐硬笔草书唐诗三百首257杜甫《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
刘渡舟:解析伤寒里的六个载药上浮经典方
<伤寒论>中具有"载药上浮"作用的共有六方:三物白散.栀子豉汤.瓜蒂散.大陷胸丸.调胃承气汤.大柴胡汤. 六方的治疗不尽相同,药物也有所差别,但从某种程度讲都和&quo ...
-
谨记“固护阳气”,治疗“夹阴伤寒”
杏林飘香 公众号 导读:今天跟着朱莘农先生学习治疗夹阴伤寒证. 此证(夹阴伤寒)用药,当处处卫护阳气.古人谓:伤寒伤人之阳. 于此证尤须特别强调,凡甘寒伤阳,香燥破气之品,切须忌用. 苦寒药惟知柏最为 ...
-
这位近代伤寒学家郑火神,善用四逆汤
清代,川省名医辈出,但能卓然成家,著书立说以传世的,实为少见.直至晚清,成都医林中才出了个郑钦安.他长期致力于<伤寒论>研究,善用经方治病.为近代具有代表性的伤寒学家. 尤其善用大剂量姜( ...
-
远怀说伤寒(24)——条文三十、卅一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从今天开始,我们讲讲太阳病的中篇,这是条文最多,方剂也最多,达38首.上篇主要讲太阳病中要类型之一的太阳中风--桂枝汤证及相关变证,在最后还举例了如何"观其脉症,随证治之 ...
-
人大CHO 26期第二次课拾遗:金句&感言
文章由人大商学院CHO26期学员汇总整理 课程简况 2021年4月15日 <人岗匹配与组织效能提升> 2021年4月16日-17日 <基于战略的绩效管理> 金句汇总 千锤百炼一 ...
-
【自学中医必背】伤寒、金匮要背的条文!(别管为什么只管背)
太阳病篇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太阳病本证 一 中风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