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论治,一症一方,内调加外用,消除...

消除1.7厘米甲状腺结节,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这位杨女士,于2020年3月6日来我门诊初诊。自述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不适,异物感,吞咽无碍,触摸颈部有结节,遂至某三甲医院进行B超检查。

超声示:颈部右侧结节,边界规整,右侧其中一个结节:1.18*0.23*0.13cm,可见血流信号;另一个结节:1.72*1.02*0.87cm。

患者平素思虑较多,脾气急躁。就诊时,主要症状,颈部有异物感,吞咽困难,特别容易口渴,一直想喝水,容易出汗,吃饭一般,爱失眠,舌质红,舌体胖,舌边有唾液腺,苔白腻,脉弦数。

西医诊断:甲状腺结节。
中医诊断:瘿病(气滞痰凝,肝郁化火)。治疗:化痰散结,疏肝清热。

内用方药:海藻玉壶汤加减。海藻,半夏,象贝母等共14味中药。水煎服,分早晚2次。
外用方药:姜黄、急性子,夏枯草等8味中药,贴患处。
嘱咐:忌食海鲜及碘盐,保持心情舒畅。
 
2020年3月23日二诊,颈部不适稍感减轻,入睡较好,小便数较前改善,内服用方加减调整方药,服用方法同前。

2020年4月20日三诊,患者诸证缓解,颈部不适感消失,无明显不适,口不渴,睡眠质量好,辨证舌稍红体胖,边有唾液腺,苔薄,脉弦细。彩超检查,甲状腺右结节消失。 后至今随访,症状未复发。

在我们国家,由于地域辽阔,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的不同,导致发病的因素也不尽相同, 然而所有的甲状腺疾病在临床中都是以结节的形式表现,很难以一法一方来治疗甲状腺结节。

所以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详查病因,谨守辩证施治,精辨病因的原则。结合临床, 应用时根据辩证论治加以灵活运用,理气、活血、清热等散结,才能对瘿病起到良好的效果。

(0)

相关推荐

  • 甲状腺结节,颈部结节∴

    ​甲状腺结节是指在甲状腺内的肿块,可随吞咽动作随甲状腺而上下移动,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临床上有多种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退行性变.炎症.自身免疫以及新生物等都可以表现为结节.甲状腺结节可 ...

  • 3类甲状腺结节,2.2公分,中医辨证外治...

    3类甲状腺结节,2.2公分,中医辨证外治+内服,治以疏肝解郁,软坚散结,结节消除,至今未复发.今天说一则前年的康复医案.   周某,女,42岁.2019年7月21日初诊,2月前因频发家庭矛盾,大怒后出 ...

  • 甲状腺结节伴淋巴结肿大怎么办?

    甲状腺结节伴淋巴结肿大怎么办?分享一个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外敷方法,总有效率85%. ​将肉桂,天南星,牙皂,樟脑, 阿魏共研细末,加入适量凡士林调成软膏后,涂于纱布上,敷于患处. ​临床中: 很多病人颈 ...

  • 查出甲状腺结节,拒绝手术,通过中医调理,90天痊愈

    查出甲状腺结节,拒绝手术,通过中医调理,90天痊愈

  • 脱发的中医辨证论治—五症统调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的节奏也在不断的加速,工作加速.学习加速.生养婚嫁都加速,带来的负面结果就是人们与日俱增的"精神压力"!再加上环境污染.饮食不节,导致"脱发&qu ...

  • 内调加外治,中医双管齐下“擒”住皮肤病

    俗语有言--"多事之秋",对大部分人的皮肤来说,这句话可一点也不假.因为"秋燥"的影响和人体的皮脂腺分泌开始减少,皮肤病也进入了高发期,让人苦不堪言.譬如湿疹. ...

  • 中医临床一症一方(3)

    夜间潮热症 桂枝汤 方剂组成:   桂枝.白芍各9g,生姜.甘草各6g,生龙骨.生牡蛎各20g,苍术10g,大枣3枚. 主治疾病:   夜间潮热症 出现症状:   10余年来,每至夜间10时开始感周身 ...

  • 中医临床一症一方(2)

    背部寒冷方 方剂组成:   黄芪15g,党参.白术.葛根各10g,陈皮.柴胡.干姜各6g,升麻.炙甘草各3g. 主治疾病:   背部寒冷 出现症状:   胃脘部不适,纳呆便溏,四肢欠温,背部寒冷伴拘紧 ...

  • 中医临床一症一方

    黄连温胆汤加味方剂组成:  黄连9g,半夏9g,陈皮9g,云苓15g,甘草6g,竹茹12g,枳实6g,黄芪30g,玄参12g,葛根30g,花粉15g,丹参30g,枸杞子15g,生地30g. 主治疾病: ...

  • 中医临床一症一方(1)

    阴黄 人参四逆加味方剂组成:  茵陈18g,党参10g,附片10g,干姜10g,甘草10g,赤芍10g,柴胡10g,白术10g,蒲公英25g,茯苓20g,大黄5g. 主治疾病:   阴黄 出现症状:  ...

  • 中医临床一症一方(4)

    二妙散加味 方剂组成:   苍术10g,黄柏10g,防已12g,萆薢10g,当归10g,牛膝12g,龟板15g,秦艽10g,茯苓10g,泽泻10g,车前10g. 主治疾病:   两足烘热 出现症状:  ...

  • 流泪症-中医辨证论治流泪症

    流泪症: 流泪的起因,无非是泪水分泌过多或是泪道排流不畅两个方面.古方中医疑难病研究所中医专业人士表示:人在悲痛的时候,眼睛会流泪.这种流泪叫做哭泣.它的起因是:悲伤的情绪能刺激泪腺大量分泌泪水,而致 ...

  • 中医辨证论治疲劳症

    慢性疲劳综合症为现代一个病名: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肌肉.四肢,主运化水谷精微及水湿,饮食不节或思虑过度损伤脾胃,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乏源,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