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选科进行时,“等级赋分”规则不懂要吃大亏!

引言

2021年,江苏迎来第一届“3+1+2”新高考模式的洗礼,此刻,高三学子正在前线努力以备战高考,而又有一批家长开始面临选科难题。

高一即将结束,也意味着高二的分班即将开始,尽管有部分学校在高一,甚至一入学就完成了大部分选科,不过最近仍有高一家长在向我询问这一问题。

群内家长答疑图片

其实对于选科,在读的各位家长想必也和以上两位家长相似,主要考虑选科后如何能使孩子成绩最优化,而这主要就是涉及到江苏的“赋分制度”。了解赋分制度又需要先从江苏的“3+1+2”选科模式说起。

“3+1+2”
“3”:语文、数学、外语3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1”:物理或历史必选一科,满分为10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2”: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任选2科,每科满分均为100分,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也就是说,涉及到“等级转换赋分”的科目,是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这4门要以等级赋分后的成绩计入总成绩。

那么这个等级赋分到底是什么呢?

大家首先注意两点:

1、等级赋分制不是按照考生的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遵循“原始分数——百分比例——等级——转化分数”的等级赋分路径。

举例:生物80分,但全省排名1%以内,最后等级赋分变为了100分。化学80分,但全省排名15%,最后成绩86分。

结论:排名,决定最终赋分。

2、等级赋分由相关主管部门自动完成,大家在查询到自己的高考成绩时,看到的已经是赋分后的分数,不需要大家自行换算

具体换算过程:
1
固定的比例及对应的赋分区间。

以实际参加该科选考人数的成绩为基数,将各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

以上的5个等级及各等级对应的比例及赋分区间是事先设定的固定规则,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

例1:

某学科原始分前15%的考生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95分,则该学科A等级的原始分区间为【100~95】。

已知A等级赋分区间为【100~86】分(固定不变),

也就是说,原始分【100~95】的考生为A等级,赋分后最终成绩为【100~86】分。

例2:

某学科考试成绩最后2%的考生最高分为20分,最低分为5分,则该科目E等级的原始分区间为【20~5】。

已知E等级赋分区间为【40~30】分(固定不变),

也就是说,原始分【20~5】的考生为E等级,赋分后最终成绩为【40~30】分。

极端地讲,假设这个区间某考生原始分为5分,赋分后也能拿到30分。

2
等级转换的具体公式:

其中:

Y1、Y2分别表示原始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

T1、T2分别表示转换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

Y表示原始分;

T表示转换分。

考虑到高考分数都以整数呈现,故上述公式的计算结果需要进行“四舍五入”处理。

例1:
假设小淘同学政治学科原始分为75分
再假设政治学科B等级原始分区间为【82~61】,
则小淘同学政治学科为B等级;
下面进行赋分换算:
B等级的赋分区间【85~71】(固定不变),

那么小淘同学赋分后分数为:

解得,T≈80.33;四舍五入后小淘同学政治学科最终赋分成绩为80

例2:

假设小淘同学地理学科原始分为75分

再假设地理学科B等级原始分区间为【88~75】,

则小淘同学地理学科为B等级;

下面进行赋分换算:
B等级的赋分区间【85~71】(固定不变),
小淘同学考了B等级原始分区间的最低分,
所以小淘同学地理学科最终赋分成绩为71
3
技术角度选科

举一个例子:假设某省2021年新高考,为便于计算,赋分方案假设按上表实施。

此处的选科人数也是假设:化学选科5万人;生物选科30万人。

➤某学霸A:化学、生物成绩均能排名全省1千名之内。

➤某同学B:化学、生物均排名全省1万名之内。

该怎样选科?

学霸A:化学、生物均排名全省1千名。

如选择化学,排名2%之内;

如选择生物,则排名0.3%之内。

无论选哪科,影响都不大,根据等级换算,都是100分,或接近100分。

同学B:成绩还可以,化学、生物成绩均能排名全省1万名之内。【备注:此处假设,化学成绩好的同学,全部都选了化学。原因在于,近几年来,某省(如,江苏)有一个趋势,各个高中的实验班、竞赛班,只选物理+化学组合,即全江苏水平最高的那一批理科生,全部选的是物理+化学组合。】

如选化学,则5万人中的排名前1万,排名大致为15%之内。

如选生物,则30万人中的排名前1万,排名大致在3.3%之内。

化学,15%之内,赋分86分及以上。

生物,3.3%之内,赋分96分以上。

二者相差可能最高会达到10分。

综上:学霸A,成绩都是顶尖的,选科影响较小。

同学B,人少的地方不能去。在化学、生物成绩差不多,且兴趣都喜欢的情况下,哪门科目选的人多,可以倾向选那个科目。

总结

总体来说,等级赋分转换过程由系统自动完成,每科选考人数、考生整体成绩水平都会影响到最终赋分后的成绩。

政治、地理、化学、生物这4门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总成绩的科目,从0到100分的卷面原始分区间压缩到30-100分的赋分区间,整体成绩的区分度实际上降低了。

考生之间若要拉开差距,重点仍在语、数、外及物理/历史,这些按照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的科目上。

使选科真正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专业出发,这是新高考改革的最终目标。

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但选科的总原则不能变:学科优势、兴趣爱好

千万不能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去竞争。

脱离了兴趣和优势,盲目追求高赋分,都属于投机性选科。如“弃化学”,或许讨巧,占了几分的“小便宜”,实际上却吃了大亏,不利于职业规划,不利人才培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