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老丛这么多,如何分辨老丛岩茶的真假?李麻花教你3招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之前,听茶农朋友说过,有位上海的地产老总,对朋友送的老丛水仙一见倾心。

为了寻这口好茶,特意不远千里跑到武夷山。

朋友为他牵线,提供了人脉。

找到那款老丛水仙的主人后,对方端了一杯茶,地产老总一喝,发现对味。

于是,立刻大手笔地包下大几斤同款茶,并特意吩咐隔天快递送到上海。

大家都说,爱情的力量很伟大,但茶的魅力同样惊人。

类似这般“千里寻茶”事例,常被大家在茶余饭后聊起。

在很多人眼里,能看到爱茶人对茶的痴迷与执着。

但那位茶农朋友却说,在她眼里看到的只有四个字,有钱,任性。

当时麻花在一旁为她补充,不,应该是说,有钱,真好!

在武夷岩茶里,老丛水仙这等稀罕资源,身价不菲。

能够做到“老丛水仙自由”的茶客,是庞大金字塔尖顶上一小圈人。

对绝大部分的岩茶爱好者来说,每年掂掂脚买上几泡老丛水仙过茶瘾,也在消费水平承受范围。

但是,不管买茶消费水平是高是低,大家在买茶时都拥有一个共同诉求——得是真货。

在假老丛泛滥成灾的市场背景下,如何修炼一双慧眼,辨明老丛水仙的真与假?

这一门辨茶的学问,在买茶之前很有必要先补课!

《2》

分辨假老丛第一招,看树龄标注。

凡造假者,都喜欢“浮夸”。

在景德镇古玩一条街时,麻花见过10块一个的鸡缸杯,底下落的款是“明宣宗”;

还有,在茶圈里,标着10年陈的做旧老白茶,早已经成为烂大街的爆款,是做旧茶的模范生;

回到岩茶身上,假老丛的一大特征,同样是树龄标注的得很夸张。

反正都抹下脸面造假了,一不做二不休。只给茶树多加上十年,二十年的树龄,从造假成本上划不来。

要玩,干脆就要玩大一些。

直接加上80年、100年、130年的树龄,谁敢有意见?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反正,在没有足够设备可以检测出茶叶当中的树龄时,虚标老丛水仙的树龄,这从头到尾就是一场玩心跳的游戏!

当茶友们在买老丛水仙时,看到80年、100年、120年、160年树龄的茶,建议多留心眼。

因为,从这朗朗上口,有零有整的树龄标注上,一看背后就有猫腻。

这时,只要多观察两年,便能发现真假。

如果到了第二年,泡袋包装没有标成81年;到了第三年,泡袋包装没有改成82年;再以此类推……

从中就能说明,这款老丛水仙背后的商家,树龄标注根本不严谨。

想标多少年,就标多少年。

胆大,任性!

《3》

分辨假老丛第二招,看茶香组成。

之前,看到网上有人在介绍自家的“老丛水仙”产品,听到一个让人三观震惊的观点。

对方一脸坦诚,说他的这款百年老丛水仙,是拼配的。

在他看来,老丛水仙的亮点就是丛香和丛韵。

他家在做茶时,尝试了很多次拼配,最终拼出来的这款茶,丛香极度浓郁奔放,可以媲美百年级老丛水仙,所以取了这个名字。包装上的“百年老丛”,只是一个树龄的泛指,大家不能较真。

随着老丛水仙的资源越来越少,他这样的做法,也是迫于无奈。

好比是,当年的武夷山茶人前辈,通过用拼配的方式,复刻母树大红袍那样。

他这个做法,只是在效仿前人,复刻老丛水仙的丛韵!

看完这番话,麻花都震惊了。

没想到,在这年头,居然还有人将作假说得这么清新脱俗!

在武夷岩茶里,老丛水仙与母树大红袍,拥有本质区别。

母树大红袍,已经是停采了,绝版了,不会再有了。

而老丛水仙,在正岩各大山场里,仍旧有少量存在。(其中以慧苑坑居多。)

并且,老丛水仙是靠年久日深的树龄加持,一年年积累起来的。

当水仙茶树的树龄超过60年时,便可以够得着老丛的标准。

再低一级,30-60年树龄之间的,称为高丛水仙。

再往下一级,树龄在30年以下的,则是普通水仙/大宗水仙。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60年能成老丛。既然,老丛水仙只是稀少、稀缺,又没有完全绝版。

将老丛水仙作假,大言不惭地和母树大红袍相提并论,简直可耻之极!

茶友们要明确一点,对岩茶来说,并非是有丛香,就能证明一款茶是真正的老丛水仙。

从茶香上分辨老丛水仙的真假,除了需要认准标志性的丛香外,还要有清晰的兰花香,以及伴有多种清凉舒适的木质馨香。

老丛水仙,即使再老,也不应该失去动人的兰花香。

若是拿一泡苔藓草腥味明显的岩茶,直接标成“老丛水仙”,未免连造假都显得没诚意!

《4》

分辨假老丛第三招,看汤感厚薄

岩茶品种里,水仙主汤感,用“醇不过水仙”可以高度概括。

而老丛水仙,汤感则是极醇、至醇、茶味丰沛,骨鲠明显。

一如同,书法里的颜筋柳骨,强调笔锋的力量感。

而老丛水仙的茶汤,则看重茶汤的劲道感!

去年冬天在武夷山,遇到一款“二口茶”。

当时麻花在感慨,想出用“二口茶”冒充老丛水仙的人,简直就是精明过了头,聪明反被聪明误。

二口茶,是茶农交流的暗语。通常岩茶毛茶出来后,在精制前,常规会筛选一般,好的茶会选两遍。

第一遍,挑走茶梗、老叶片。

第二遍,选走粗老叶,称之为“二口”。

所谓的二口茶,其实就是由粗老叶组成的边角料!

从外形条件看,二口茶的条索粗松,略显粗犷。

但在精明的商家嘴里,将其解释为,老丛水仙树龄老,叶脉粗。

凭此说法,欺骗了不少茶客。

不过,有句老话说得好,画皮画虎难画骨。

由粗老叶组成的二口茶,原料低端,汤感极薄,没有内涵。

当你喝到一杯汤感薄,茶味淡寡的老丛水仙时。

那么,不要犹豫了,这十有八九是假货与次品!

《5》

最后,分辨老丛水仙的真与假,还可以用一个“绝招”。

那就是,看它的市场销售份额。

身边有很多茶农朋友都说过,包括正岩老丛在内的高端岩茶,它们的名气虽高,但始终是小众茶。

因为,产量跟不上去。

正岩好茶资源有限,做不到批量、大量生产。

要想将它做成爆款,太不现实。

如果说,某款正岩老丛水仙(尤其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慧苑老丛等产品),可以做到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上架销售,天天出货,月销成绩出色,供应N多家门店的消耗,并且还“从不断货”。

那么,其本身的存在,就令人玩味!

除了批量造假,哪里会有这么多奔流不息,源源不断般的“老丛水仙”问世?!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