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麦收时节,辽阔的中原大地,到处麦浪滚滚,机声隆隆,一望金黄无际,呈现出丰收喜人景象。现在的农业正在强起来,一靠国家政策扶持,二靠科技支撑,二靠机械化助力。对土地来说,提高粮食亩产量和粮食品质;对人来说,降低劳累程度,提高生产效率。总之就是使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让农民切切实实感受到种田"有利可图,有钱可赚",农民愿意种田,喜欢种田。去年临近麦收之际,上街转悠,在村委会大门前,与两个本族应该叫哥的人闲聊现在的小麦收成。抚今追昔话当年,话匣子这就打开了。他们说起当年在大集体生产队时,我家现在种的这块地,离村西二里路,俗称"二十亩地“,说起来真是笑谈。
在当年,我家现在种的这块地,在麦收的季节,全队男女劳力齐出动,忙了一个早上,用手将小麦拔完。那么,为什么不用镰刀割呢?因为麦子长得很低,根本割不起来,一棵麦穗少则有五六粒籽的,多则十几粒,只有连根带土拔起来才有收获。上午,队里去了一辆牲口拉的铁钴辘车,安上前后排叉,弄了一平车拉了回来,这样的收成可以说是种一葫芦收两瓢,我们聊着聊着,都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他们接着说,有一年,我们队二百八十多口人,收了三万斤小麦,都感到是欢天喜地的事了,人们喜不自胜,队里庆丰收,集体吃庆饭。其实除了上缴公粮,按人头和工分摊 ,每人到嘴的口粮,也未必能有多少。不过在繁忙的五月,流汗出力,怪累人的,能连续吃上几天白馍,也在情理之中。也无怪乎有"好年节不如赖五月"之说哩!
说起收成这么低的原因,我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水利条件不行,有的说没有化肥,有的说没有良种……。一位曾经当过生产队副队长的老哥说,其实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来说,是咱们的领袖毛主席所说的"八字宪法“没有得以全面实现,因为综合国力不行。毛主席所倡导的农业"八字宪法"是"水(水利条件)、肥(化肥需求)、土(土壤改良)、种(当家粮种)、密(合理密植)、保(病虫防治)、管(科学管理)、工(农田机械),确实是农业生产发展离不开的"宝",现在发展高效农业也同样离不开这些要求。如今,我们种的这一块曾经成为笑谈的土地,多年前早已实现"吨产田",这几年甚至更高。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央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的话题提得响亮亮,农业要强之路正在逐渐成为现实。现在,离农业真正要强还有一段路要走,如流转土地、整合土地资源,无人机病虫防治,大规模高效机械化的实现等,都还有一些短板要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一手抓土地保护,一手抓科技支撑,国家粮食安全才会得到保障。但愿农业要强之路越走越宽广,农民职业越来越有奔头,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好日子正方兴未艾。
(写于2021年5月26日,部分图片由张新亮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