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山:《太极图说》与朱子理学

(0)

相关推荐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两宋时期哲学之一:周敦颐

    中国两宋时期哲学之一:周敦颐 理学又称道学,形成于北宋时期.广义的理学,泛指以探讨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包括各种不同学派:狭义的理学,专指以理为最高范畴的程朱理学. 理学的形成,一方面是北 ...

  • 宋代易学的义理派

    宋代义理学派反对邵雍的象数说,而接受王弼注重会通义理,以义理解<易>的主张.周敦颐.张载.朱熹和陆九渊等可作为其代表人物.但义理派也许由于原始思维方式的影响,只是围绕着"太极是什 ...

  • 易图讲座 第44讲 清代的易图——张伯行《周子全书》中的《周子太极图》

    第44讲 清代的易图--张伯行<周子全书>中的<周子太极图> 张伯行(1651一1725),字孝先,号敬庵,仪封人.康熙二十四年进士,累官福建江苏巡抚.礼部尚书,溢清恪.其学以 ...

  • 太极拳列入“非遗”,“太极”里有着怎样的东方神秘力量?

    牙买加当地时间12月17日7时30分,太极拳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了! 乍一看这消息,很多人表示难以置信,太极拳不应 ...

  • 李存山 | 天命之谓性(一)

    第一章 第一节 这一节的经文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刚才我们讲了<中庸>第一章是<中庸>这部书的纲要,而我认为这一章的第一节也可说是整 ...

  • 李存山:反思经史关系

    [按:此文原载<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是我研究上博简(二)和郭店竹简<唐虞之道>的一个收获.中国社会科学院自去年末以来有2003-2004年度优秀科研成果的评奖活动, ...

  • 李存山 |《<中国哲学史>四十年文选》序

    <中国哲学史>四十年文选(全五卷) 主编:陈来.李存山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出版 <<中国哲学史>四十年文选>序 李存山/文 中国哲学(史)学科有本学科的学 ...

  • 儒家, 到底是个什么玩艺?(之三) ​朱子理学的由来

    导读:孔孟的儒家,一味坚持真理.不问成败:董仲舒的儒家,虽终于成为皇權趁手的工具,却失去了指点江山的豪迈.儒家的先天缺陷,是只关心道德秩序.䈣治伦理,而缺乏终极真理的依托.长此以往,儒家的地盘早晚被佛 ...

  • 国学经典诵读之《大学》朱子本,格物致知;格物穷理,朱子理学。

    国学经典诵读之《大学》朱子本,格物致知;格物穷理,朱子理学。

  • 理性的浪漫 | 朱子理学的诗酒情怀

    在儒家文化思想史上,有两个集大成的人物.如果说孔子是上古文化集大成的代表,那么,宋代的朱子就可以说是近古文化集大成的代表. 朱子是中国思想史中最具理性精神的思想家之一.朱子理学不仅体大精思,而且条分缕 ...

  • 朱子、象山《太极图说》之辩

    朱子与象山针对<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一句而展开的往复辩论,旁征博引.析理精微.但两先生挟求胜之心,辨析义理的过程中也夹杂着意气之争,愤激之情溢于言表,阳明先生所谓& ...

  • 周敦颐:太极图说【附朱子解】

    太极图说 周濂溪 无极而太极.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 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 ...

  • 《满庭芳苑》李增山绝句选(2)——霜笺血字存诗胆,岂止枕戈方是雄

    作者简介: 李增山,1945年生,河北人,军队退休干部,大校军衔.中华诗词学会原常务理事,北京诗词学会原常务副会长,现为<北京诗苑>主编.增山先生为诗气韵清高,思路巧妙,诗语晓畅,诗意灵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