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何处不相逢,书中又相逢

读的书多了,走的路多了,见的人多了,经的事多了,与美好相逢的几率也会越来越多。

与记忆相逢,与故人相逢,与新知相逢,与自己相逢。有时候,还会在梦里与曾经的梦相逢。这种体会,不读书,不走路,不见人,不经事的人很难体会。

杭州的雨已经下了一晚一天又一晚之后,今天又下了一天,此刻还没有停。

白天,冒雨去单向空间看那两本还没有读完的书。书读完了,雨还在下。

就想,书,不可能有读完的时候,而雨,终归会停下来。我又何必着急。

随手记下的读书笔记,分享在这里:

兴庆宫,是大唐王朝不可或缺的一处所在,这里面发生的故事流传千载,今天回顾,还依然让人不胜唏嘘。

看到这一段,看到杜甫,看到沉香亭,我自然想起了李白,想起他酒后写给杨玉环的诗歌:

名花倾国两相欢,
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栏杆。

此刻,正是春天。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春天即将过去,牡丹盛放,芳香四溢。那时候,李白的心情也算得上他一生中最兴奋的时刻。

从这首诗足以看出,李白也颇懂夸人技巧。

最得体的拍马屁方式,不是直接拍当事人,而是拍当事人最喜欢的那个人,或者拍当事人最津津乐道的那件事,甚至去拍当事人最喜欢的一个宠物或者物件儿。

彼时,唐帝国老大最喜欢的人是杨玉环,所以李白猛拍杨玉环的马屁,杨玉环笑了,帝国老大自然开心。

当时,李白不是写了这一首马屁歌,而是写了一组三首,成为千古绝唱。

李白没有料到的是,他后来的处境也因为这组马屁歌被彻底改变。

我曾经专门感慨过这一组诗歌 ↓

撩妹的文字,我只服李白

我特意查阅过很多墓志铭,也写过相关的文字。可是,在看到这一则墓志铭最后两句话,突然还是忍不住心酸。

内心柔软,心怀善意,外表再怎么冷酷,也终归抵挡不了眼泪的热度。

一个日本遣唐使,学业优秀,深得唐人敬重,却英年早逝,埋在东土大唐。对死者而言,故乡成为永远回不去的地方。

寿乃天常,哀兹远方。
形既埋于异土,魂庶归于故乡。

我们无法改变命运的无常,所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至于埋骨他乡魂归故里,也不过是自我安慰。

想到这个遣唐使在大唐离开人世的那个时代,刚好也是李白为杨玉环酒后写赞美诗的时代。

同样是遣唐使,李白也为遣唐使阿倍仲麻吕写过一首“挽诗”:

日本晁卿辞帝都,
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
白云愁色满苍梧。

好在这是一场乌龙,结局是喜剧。

不同的两本书,却让读者的喜欢和感触相逢在那个大唐盛世,相逢在诗仙李白的诗句里,这种美妙的体验,真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为此,我跟会洲兄弟借助视频云小酌,在屏幕里像模像样的干了一杯。

2021年3月7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