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脸要穷养,心要富养

作者:洞见RDJ

内心富足,天地皆宽。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素年锦时朗读音频

自媒体作家王盐说过这样一件事。

曾经有个关系不错的朋友在微信上找他,对方东拉西扯,欲言又止。

尬聊十分钟后,他直接拨了个电话过去。

朋友这才支支吾吾的讲明白,最近在创业,希望他能帮忙做做宣传。

王盐一口答应,接着说“你直说不就好了,又不是什么大事。”

朋友很不好意思的说:

“以前大家都在大公司,体面。现在回老家做小生意,不好看。

找人帮忙的时候,总觉得面子上过不去,张不开嘴。”

王盐笑着说:“这有啥的,能帮就帮,大家都是朋友,痛快一点直说就行。”

想起一句话:

“面子是这个世界上最难放下的,却又最没有用的东西。”

若你总想活在别人的目光里,就活不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行走世间,最高级的活法是:穷养脸面,富养心。

01

脸要穷养

作家毕淑敏曾写道:“太看重一己气节的人,其实是一种枯燥的自卑。”

过于维护自己的面子,往往会畏首畏尾,错失机会。

当一个人懂得不再看重个人面子,也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热播剧《觉醒年代》里,有一个容易被大家忽视的细节。

英国教授克德莱因无才无德,学风不正,被北大解聘。

克德莱对此不服,转头向驻中大英使馆求助。

英大使馆决定与北大进行谈判,自此升级成外交事件。

辜鸿铭在英国留学多年,是个“英国通”,校长蔡元培认为北大谈判团需要他的加入。

于是,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一干致力新文化运动的风云人物,不得不放下面子,低声下气地去邀请一贯排斥新文化运动的守旧派辜鸿铭。

席间,面对老爷子的刁难、冷嘲热讽,他们心照不宣,一一接着。

终于,成功说服辜鸿铭加入北大谈判团,最后赢得谈判。

有时候,抹得开面子,放得下架子,是一个人最好的姿态。

遥想北宋时期,苏轼也曾向政见不合的老对头王安石低头。

当时,苏轼门下有一学士叫秦观,苏轼对其甚是欣赏,二人逐渐成为挚友。

然而时运不济,秦观连续两次名落孙山。

为了秦观的前途,苏轼不惜“豁出颜面”,亲自向王安石举荐。

王安石一开始没有理会,苏轼就写信,书云:

“才难之叹,古今共之,如观等辈,实不易得。愿公少借齿牙,使增重于世,其他无所望也。”

见苏轼如此诚恳,王安石被打动,赏脸看了秦观的词作。

发觉秦观确实是个可造之材,便多次在仕途上助其一臂之力。

正如乔布斯所说:

“聪明人更关注自己的成长,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而不是捍卫面子。”

真正干大事的人,从不把面子当回事。

面子就像背在身上的包袱,学会卸下包袱,你才能轻松到达你想去的地方。

02

心要富养

众所周知,苏轼一生几度沉浮,数次面临危机。

他自己也在《初到黄州》里自嘲:“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但凭借着乐观的心态和潇洒的天性,苏轼很快入乡随俗。

下放到湖北黄州时,由于职位尴尬,俸禄微薄,他无法负担一大家子的生计。

幸得一位朋友替他向黄州太守徐君猷求助,从而获得了一块用于耕种的地。

苏轼将其取名为“东坡”,开启惬意的耕读生活。

他脱下长衫,换上农服,下地劳作,自给自足。

在那个年代,一介文人下田种地,是很没面子的事情。

但是苏轼却乐享其中,并不在意他人的评价。

他有事没事和农夫聊聊人生,谈谈经验,欣然得很。

有人说,真正的富养,不是物质上的收获,而是内心的丰盛流动。

唯有内心丰盈,才会热爱生活,才会始终觉得人间值得。

后来,官府打算收回这块地,苏轼不争也不辩,转头去附近的沙湖买新的地。

不料,走到半路,忽逢大雨。

同伴狼狈躲雨,苏轼却漫步徐行。

回家后,挥笔写下千古名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想起一句话:人穷不可怕,精神贫瘠才可怕。

内心富有的人,能孤芳自赏,亦能拥抱人群。

内心知足的人,能坐享荣华,亦能苦中作乐。

相信看过《浮生六记》的朋友,无不倾心灵秀隽永的芸娘。

连林语堂都称赞她是“最可爱的女人”。

芸娘和先生沈复成婚后,日子虽清贫,但芸娘却经营的活色生香。

在那个保守的年代,她会女扮男装去逛庙会;

衣服破了,她总能够移东补西,保证衣服的干净整洁;

有一次,她还突发奇想,做了一个梅花状的食盒用来放寻常无奇的下酒菜。

内心若从容,往往不会在窘迫时怨天尤人,也不会因暂时的不如意而垂头丧气。

而是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忘善待自己,善待生活。

就像苏轼感叹的:“人间有味是清欢。”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多少诗和远方。

学会富养内心,就能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捕捉美好,探索乐趣。

杨绛先生曾言,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她还说,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世事艰难,从心而行。

往后余生,愿你我都能拥有丰盈的内心与有趣的灵魂,在漫长岁月里活成自己的光。

(0)

相关推荐

  • 要脸心语

    因执着的犯错,不如真诚的认错.犯了错说声对不起, 恰恰是一种要脸的方式,是一种把面子捡起来的方式. 而一昧的死撑下去,结果会让你更没面子!

  • 友善心语

    过度友善是种病,病就病在企图讨好所有人.过度友善的人,内心害怕拒绝,因为他们来看, 拒绝别人是伤面子的事.把面子看得比天还大,通常源于内心的弱小.事事害怕让别人失望, 也是一种自卑.生活中总有点欺软怕 ...

  • 脸要穷养心要富养

    作者:洞见RDJ 内心富足,天地皆宽. 自媒体作家王盐说过这样一件事. 曾经有个关系不错的朋友在微信上找他,对方东拉西扯,欲言又止. 尬聊十分钟后,他直接拨了个电话过去. 朋友这才支支吾吾的讲明白,最 ...

  • 脸要穷养,心要富养

    ​自媒体作家王盐说过这样一件事. 曾经有个关系不错的朋友在微信上找他,对方东拉西扯,欲言又止. 尬聊十分钟后,他直接拨了个电话过去. 朋友这才支支吾吾的讲明白,最近在创业,希望他能帮忙做做宣传. 王盐 ...

  • 穷养,富养,都不如教养。

    当"穷养儿子富养女"像一首流行歌曲一样,在许多年轻的父母口中传唱的时候,恐怕它也会像流行感冒一样,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引向歧途. 一个生在富人家的儿子,父母不可能会让他像穷人家的孩子 ...

  • 决定孩子未来成就的,不在于穷养与富养,而在于教养!

    夏丏尊说过:"没有爱的教育,犹如没有水的湖." 换言之:教育就是爱,就是在这里长久守候,并且留着灯.留着门. 一个生在富人家的儿子,父母不可能会让他像穷人家的孩子一样,过着半饥半饱 ...

  • 穷养,富养,不如教养

    作者 :儒风君 作家梁晓声曾说:"教养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教养,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也是一个家庭,留给孩子最大的财富. 穷 ...

  • 古训:穷养,富养,不如教养

    作家梁晓声曾说:"教养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教养,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也是一个家庭,留给孩子最大的财富. 穷养富养,都不如给 ...

  • “男孩穷养女孩富养”的根本是财富观

    杨澜:妈妈,千万别把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 快乐成长联盟大V 02-0409:13 投诉阅读数:108杨澜,既是一名资深传媒人,也是一双儿女的母亲,她的智慧和练达,不仅体现在成功的事业上,更反映在对子女的 ...

  • 《了凡四训》纵横谈51 | 穷养还是富养

    穷养还是富养 有段时间,社会流行"穷养儿子.富养女儿"的说法,今天上午因为一个教师朋友也和我谈论这个问题,所以想借这个机会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 ...

  • 白老师语丝942:孩子穷养、富养?都不如“教养”

    世界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白老师语丝942:孩子穷养.富养?都不如"教养" 当一个人拥有了良好教养的时候,你一定会看出这个人的内心有多美.一个人有良好教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