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两朵花,彼此成全
笔记时间:2020年1月4日
农历:己亥年十二月初十
星期:六
笔记地点:通城县城
作者微信:Yxdniaoer

红色风信子,选自网络
全文3节,约1100字,有删节
预计阅读所需时间3分钟
01
今天有早自习,也有午自习。上午有课,下午也有课。
偷空写出学校公众号文章《南中精彩||民间“奖牌”重千斤》。在玛丽、罗校的审核下,作些修改,于放晚学后推送出来。
不久,看到了夏商周、杨雪等老师在朋友圈的分享。
杨雪老师更是说:
南中榜样!师之楷模!生之福星!杜玲芳老师的教育经验:从初一开始,跟踪学生,走访家长,与家长共同培优;她针对学生薄弱学科,亲自找专业老师辅导,不让学生走弯路,不让家长乱花钱;遇到困难学生,她总是慷慨解囊,解学生后顾之忧,让孩子们在感恩中奋发向上。
她经常牺牲休息时间陪伴学生,她担心带两班英语的老师上早自习不能两头兼顾,自己就来帮英语老师掌握背书默单词……
02
早餐在学校食堂二楼吃的。一碗面条,加进去一些咸萝卜丁、榨菜,光。
午餐也是在学校食堂二楼吃的。家常豆腐的味道特别不错。
晚餐在外面吃。最贵的两个菜是腊猪脚绿豆粉条汤和杂锅鱼。第三贵的菜是吊锅野藕。我很惊讶,问一个藕怎么这么贵?老板说野藕来自洪湖,十几块钱一斤。
腊猪脚我自然是喜欢吃的,里面的绿豆粉条我也是很喜欢吃的,但吃得多的还是鱼杂、奶豆渣、斑菜豆汁等家常小菜。
桌上一个人说他姓曾。我问是不是曾子的曾。他说是。我准备在他问我贵姓时回答说我姓潘潘金莲的潘,但忍住了。
毕竟是初次见面,他可以以是曾子的后代骄傲,我却不可以以是潘金莲的后代自豪。(此处N个白刀子向施耐庵)
桌上还有一人,姓邱,大概是教语文的吧,主动和我提及柯于明、李专等市文联作协的领导。
桌上的主席理性而直爽,一杯酒干了后,又添了小半杯。
他听说我爱好写作后,向我提起籍贯赤壁的大诗人叶文福、至今活跃在赤壁文坛的作家张东海等,还称赞通山的倪霞是最有名气有灵气的女作家。
能在陌生人口里听到我认识且接触过的文人的名字,我自然是很开心的,很感动的。
03
放晚学后,去“一剪钟情”理发。
听到店里一个大人报词语给小男孩默写,有“父亲”“童年”等。据此猜测,小男孩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不容易呀,期末了,家长比孩子更辛苦。
也许,这个世界上,还有比家长更辛苦一点儿的人——孩子的老师!
这不,南门中学七(5)、(6)班的年青老师胡鑫今天在七(5)班上完午自习后,因在讲台前批改作业,竟然忘记了下课休息!她接着连上两节课,晚上又去七(6)班上三节自习。
记起来,新年第二天的下午,在南门中学全体教师会上,罗炬校长就家长送匾牌感谢师恩一事的即兴发言:“要关心所有学生,帮助困难学生,爱岗敬业,不浪费自己,努力做'精彩的教育’,努力成为学生生命中的'贵人’。”
只是愿:老师能在尘埃里开成一朵花,一朵和自己的学生同时开放的花。
这样一朵师之花,定然不如生之花青春明媚,但因和生之花常在一起,将永散芳香,永葆芳华,并彼此成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