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的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1 微循环障碍 

内耳微循环障碍指引起内耳缺血缺氧的多种因素。根据解剖结构,外耳、中耳是由颈动脉系供血,内耳的迷路动脉和内听动脉则是椎-基底动脉、小脑前下动脉或小脑后下动脉供血。当椎基底动脉系统或小脑前下动脉出现血管硬化、狭窄或闭塞时极易可能引起内耳的供血障碍,此外由于内耳迷路动脉的三个分支均为终末动脉,所以当内耳供血发生障碍时没有可以快速建立的侧枝循环,内耳缺血缺氧严重。有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研究显示患者血液中红细胞变形指数增高,变形能力下降,低切全血粘度及低切全血还原粘度增高,引起红细胞聚集力增高、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增加,导致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平坦型和全聋型突聋患者的血栓弹力图分析显示纤维蛋白原功能、血小板功能增强明显,也提示存在凝血功能增强。在高凝状态下内耳供血严重不足, 缺氧明显,血栓生成或栓塞的风险增加,加重循环障碍。由于耳蜗细胞对氧的需求量较大,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较差,有高耗能、高代谢的特点,所以可引起血管痉挛、血栓栓塞、相关动脉硬化、高纤维蛋白原血症、 高脂血症、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多种因素均有可能引起内耳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水肿、代谢紊乱,造成内耳毛细胞及神经末梢感受器受损继而出现听力下降、头晕、耳鸣。

2 病毒感染和免疫损害 

在部分突聋患者的外周血中可以检测到较高浓度的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流感病毒、腮腺病毒等的抗体,这些病毒可能是通过血液或其他途径进入内淋巴感染螺旋器,并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引起血管活性物质释放造成免疫反应。以往认为,内耳与细胞、体液免疫是被血-迷路屏障分隔开的,即有免疫豁免权。但近年研究显示内淋巴囊及周围组织中存在大量淋巴细胞,提示内耳也有免疫应答能力,所以当内耳遭受感染、外伤时体液中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经破坏的血-迷路屏障进入内耳毛细血管, 激发内耳启动免疫应答系统,激活多种炎症因子,引起内耳免疫炎症反应导致听力受损。研究显示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于正常人群,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在中、重度突聋患者中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显示突发性耳聋患者处于免疫功能低下的炎症反应状态。上述研究与一项关于突聋患者血液内的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健康人群的回顾性研究结果一致,提示免疫炎症反应可能是突发性耳聋的重要发病机制。

3 应激学说 

应激是各种内在或外在环境改变时,机体的适应性非特异性全身反应。在应激障碍理论中指出:过度疲劳、情绪波动、负性生活事件、失眠、焦虑等单因素或多因素作用可以引起微循环系统、免疫系统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失调,可能导致突发性耳聋。首先应激反应可以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 质轴,促使肾上腺皮质合成并分泌糖皮质激素,促进骨骼肌蛋白分解;其次应激下免疫系统持续激活,机体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导致单核细胞和中枢活化小胶质细胞分泌促炎细胞因子,“攻击”内耳这类相对脆弱、容易受损的组织或器官。此外关于突聋患者情绪不稳定和精神质的个性特征研究提示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这种不良情绪与疾病相互促进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应激可能是导致突聋起始的共同原因。

4 内淋巴积水

内淋巴积水是内耳缺氧导致血管纹及内淋巴囊等处的Na+ 、K+ 、Ca2+ 等离子交换异常,引起的内淋巴液产生过多或回流受阻的病理变化, 临床主要症状为眩晕、耳鸣、耳聋。通过耳蜗电生理研究显示突聋患者患耳比健耳的总和电位/动作电位比值增高明显,提示存在内淋巴积水。多项MRI影像学研究表明突发性聋患者患耳信号强度增高,膜迷路存在积水,提示在突发性耳聋患者中多存在内淋巴积水,为内淋巴积水导致突发性耳聋提供有力的客观证据。

(0)

相关推荐

  • 突聋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什么?该如何处理?

    突发性耳聋又称特发性突聋或暴聋,患者听觉原本是正常的,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突然听不到声音,刚开始时,可能只会感觉到耳鸣出现"嗡嗡"声,或者出现耳闷胀感,部分病患开始不在意,后来猛 ...

  • 以突发性耳聋为首发症状的后循环卒中1例报告

    患者男,54岁,因"突发头晕伴左耳听力下降3d"于2017年1月5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未规律服用降压药物,未监测血压:否认糖尿病.脑梗死病史,近期未诉心悸.胸闷.胸痛等不适: ...

  • 突发性耳聋:三分钟掌握发病机制、治疗与康复方法

    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是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一个常见类型,是指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天以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听力检测至少在相连2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以上.目前突发性耳聋的发病年龄集 ...

  • 突发性耳聋是怎么引起的

    突发性耳聋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的给生活中和健康带来的危害是很多的.在平时要了解突发性耳聋的病因,这样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1.外伤:对于遭受到严重外伤的人来说,是可能会出现突发性耳聋 ...

  • 突发性耳聋:常用治疗药物汇总!

    作者:王载欣 审核:陈楚雄 单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来源:逸仙药学V 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是指72h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通常在数分钟.数小时或一天内患者听力下降至最低 ...

  • 无任何症状却突发性耳聋了

    无任何症状却突发性耳聋了 症状: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听力突然下降,1-2天内听力下降达到高峰,多为单耳发病.或伴耳鸣.眩晕.常有恼怒.劳累.感寒等诱因.鼓膜多无明显变化,或有鼓膜浑浊. 病因:气滞 ...

  • 专家论坛|项晓刚: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

    肝硬化患者一旦出现腹水.肝性脑病.黄疸.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即进入了肝硬化失代偿.而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与肝功能的急剧恶化有关,往往造成肝衰竭.肝外多器官衰竭与高短期死亡率.ACLF病情凶险,发病 ...

  • 视频 | 秦晓霞教授:心境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的秦晓霞教授介绍了心境障碍的概述与患病情况,接下来继续由秦教授讲解心境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心境障碍的病因并不明确,与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心理社会因素都有关.从遗传 ...

  • 法兰克福大学综述: 结直肠癌的炎症性发病机制

    背景: 结直肠癌(CRC)的突变图谱不能预测患者的生存或他们对治疗的反应.相反,研究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和间质细胞的极化和激活特性可以提供更多信息,从而使CRC成为炎症性微环境对肿瘤发生重要性的一个典 ...

  • 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症状表现

    突发性耳聋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1)耳聋:发病前多无先兆,少数患者则先有轻度感冒.疲劳或情绪激动史.耳聋发生突然,并于1小时或1周内迅速加重.一部分患者在早晨或午睡起床时发病,如发病急骤者可听到耳内有 ...

  • 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方选葛根汤合小柴胡汤以...

    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方选葛根汤合小柴胡汤以治之 症状:耳鸣日夜轰响,且头晕.眼花.乏力.颈项不适.胃胀,大便稀溏:舌淡红,苔薄白腻,脉弦滑. 辨证:三阳合病,风邪扰动清窍. 治法:辛温宣散,和解少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