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年太久吗?有三亿年历史的远古生物也能成为点缀居室的宠儿 2024-04-26 14:46:55 静静的物种日志 第35篇 原创清明时节雨纷纷,对于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来说,又到了吃野菜的时候了。依山而居的人们有着先天的优势,去山中散个步就很容易收获一篮子野菜。 每年春天,山中的野菜就齐刷刷长出来了,蕨菜就是其中之一,也是很受我们喜爱的野生食材。在各种野菜中蕨菜很好辨认,只要看它的头部,新长出来的芽是弯弯卷起的旋状,跟人握紧的小拳头很相似,就是它了。蕨菜能吃的部分仅仅是靠近顶部的嫩芽,在幼叶卷曲着未舒展开时,正是采摘的好时候。它的做法也简单,用沸水烫后再浸入凉水除去苦涩味就可以食用了。因为蕨菜中单宁含量较高,所以一定要注意多煮一会儿,熟透了才可以吃。北方人习惯把蕨菜腌制成咸菜,而在贵州一带,蕨菜的做法更多了:五花肉炒蕨菜、腊肉炒蕨菜、腌蕨菜、干蕨菜,这些都是常见的吃法。爱吃蕨菜的人认为蕨菜口感清淡爽口,尤其是老一辈人对此情有独钟,别问为什么,问就是清热败火,绿色纯天然呗。说起来蕨菜还有“山珍之王”的美誉,人类采蕨的历史也是由来已久。在《诗经》中记载“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你看吧,虽是吟唱凄惨的爱情故事,却也不乏人间烟火气(也要采点蕨菜吃),可见蕨菜就是多么贴近我们的生活。 蕨菜是蕨类植物的一员,蕨类植物家族庞大,目前全世界现存的蕨类就有12000多种,并不是所有的蕨类植物都可以吃,在我国可食用的蕨类植物有几十种,像东北地区的牛毛蕨、荚果蕨、蹄盖蕨,中华蹄盖蕨,还有南方的水蕨、星毛蕨、西南凤尾蕨等是可食用蕨菜。什么是蕨严格的说,蕨不是树木,不是花卉,不是野草。那什么是蕨呢?蕨类植物是个古老的物种,它的黄金时期是在大约距今3.5亿年~2.25亿年的石炭纪和二叠纪。那时主宰地球的哺乳动物是啥?不用我说大家能想到吧——恐龙。据说蕨类植物是恐龙的食物来源。恐龙早就灭绝了,蕨还在,不得不说在生命和进化的发展史上是一个奇迹。早期的蕨类植物长得很高大,是像乔木一样的树状,高可达20米至30米。在2亿年前的地球上一度生长着蕨类植物组成的热带雨林。那是地球上第一次出现森林,而在此之前除了苔藓植物做了一次不太成功的登陆之外,所有的植物都还只能生活在水里呢。 那么,我们不禁都要问:蕨类植物究竟有哪些超能力,来帮助它们在陆地上开疆拓土呢?人离不开水,人体内70%都是水,植物也是如此。植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水的参与下进行的,比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矿质营养的吸收、运转与合成等。如果是泡在水里,水分供大于求,像海带、紫菜之类的藻类植物从来不会担心缺水,也不需要水分运输系统。不过,在陆地上,水分大部分都藏在土壤里,而植株又有很大一部分是暴露在空气中,那么,植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汲取水分并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当然了,最初生水植物登陆想来也并不是它们的初衷,还不是因为毫无防备地被退潮的海水遗留在了岸上,估计它们内心也是抗拒的。留在岸上的水生植物被迫堆积成一滩,这其中有一部分紧贴地面的侥幸存活下来的,自身结构也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而是仅由单层细胞包裹而成的“假根”固定植株,这个根不会吸水,茎和叶之中也没有“水管”,这一支后来演变成苔藓,简单的生理结构决定它们只能在近水潮湿的环境中生存。而另有一些走了不寻常的道路,它们顶部上翘,极力追求更高的生长高度来扑捉阳光,它们的生理结构逐渐变得特化,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帮助蕨类植物深入地下,更加充分和稳定地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茎使得蕨类植物不再“趴”在地上,而是直立起来,同时茎内部维管束结构的形成,为植物体产生了更为完善的输导系统,使得营养物质的输送变得更为便捷。这类就是蕨类植物,完善的供水系统,使它成为第一批统治陆地的植物。蕨类植物的特征?蕨类植物叶片萌发时就像是一个个攥得紧紧的小拳头,又像是一个问号,像初生的婴儿带着疑问来到这个世界。随着叶片伸长,这些小拳头会慢慢展开,变成了美丽的羽状复叶。 辨认蕨类植物除了卷旋的幼叶,还有一个绝招——蕨类植物是没有花和果实的,在蕨类的每一片叶子背面,你会看到密密麻麻、整齐排列的孢子囊群,这里藏着的就是蕨类的“种子”。每年7-11月,当孢子变得毛茸茸的,就标志着成熟了,等孢子囊开裂,它们会像蒲公英一样,随风飘落在土壤里,繁育下一代。 不过,蕨类植物的孢子不会直接长成幼苗,而是长成一个小叶片模样的配子体。当配子体发育成熟后,会产生精子器和颈卵器,这是蕨类植物的有性生殖器官。精子器中的精子必须借助水为媒介才能游到颈卵器中,与卵细胞结合。受精后的卵细胞会发育成胚,最终长成我们见到的蕨类植物植株了。正因为“受精卵”的形成也必须要在“水”这个载体下才能完成,所以蕨类植物无法完全摆脱水环境的限制。到了古生代末期,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蕨类植物走向了衰退,许多高大的乔木完全灭绝了。从石炭纪到二叠纪,这些蕨类植物的遗体大量堆积,又被掩埋在湖泊沼泽之中。经过变质而炭化,形成了厚厚的煤层,石炭纪也因而得名。大自然一动怒,谁也躲不过,蕨类也是如此,只有极少数的种类逃过一劫。渐渐地,在种子植物繁盛的时代,蕨类只能屈居配角,躲在种子植物的身影下,变成草本状,以寻找生命的出路。这也是蕨类叶子通常较大的原因,是为了能在森林中主流植物的阴影下,捕捉到更多的阳光。 留存至今的蕨类植物依旧很顽强的存在于地球的每个角落,从海滨到高山,从湿地湖泊到平原山丘,到处都有蕨类的踪迹。它们有的在地表匍匐或直立生长,有的长在石头缝隙或石壁上,有的附生在树干上,也有少数种类生长在海边、池塘或湿地草丛中。蕨类植物能在整个植物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这说明在生态系统中,它们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自然界,它们是保护泥土以防侵蚀的主要分子,它们那些短小粗壮的根可以有效地抓住浅土,不致被雨水冲走。在山火过后,它们也是第一个冒出地面,迅速生长,促进有机物的堆积,使这个地方变得适合其它植物生长。哪些蕨类植物适合室内栽培?蕨的形态的奇特优雅,甚是讨喜。尽管看上去蕨类只有单调的绿色和简洁的叶形,却古朴自然得宛如森林里的绿色精灵,给人以诗意般的美感。 看,这是鹿角蕨,在自然状态下,它生长的地方可不是土壤,而是其它高大植物的树干上。这种生长在别的树干上的方式,叫做附生。所以相比其它蕨类,它是姿态最奇特的一个。鹿角蕨有两种叶片,不同之处显而易见。分叉似鹿角的叶子是它的孢子叶,而另一种圆盾型包裹在根部周围的叶子是它的营养叶。营养叶仅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株提供养分和水分,不能产生“种子”,所以又叫不育叶。鹿角蕨的营养叶随着植株长大会一层层堆叠起来,老叶逐渐褪成褐色,它可以护住根部,把水分锁起来。蕨类植物通常都具有孢子叶和营养叶。有的种类两种叶片不分,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又能产生“种子”,叶的形状也相同,这种就被称为同型叶,比如鳞毛蕨。还有一种,就像鹿角蕨这样,在同一植株上,同时具有两种不同形状的叶子,这种被称为异型叶。 铁线蕨,比较小型的蕨类植物,不需要阳光直射,非常适合养在室内光线不强的地方,纤细的枝干,轻盈的叶片,形态优美,有人拿少女的发丝来比喻它,这是多么高的赞誉啊!我只悄悄地问下,有把它认成是香菜的吗? 观音莲座蕨,听听这名字就颇有气势,它属于大型陆生蕨,高度可以达到2m,叶片超长。它最大的特点是它下面的莲座状的块茎,如果栽培在小盆里,可以限制它的长势,看上去会有貌似块根类植物的感觉。 乌毛蕨,产地在福建、台湾、广东及亚洲热带地区,它的茎短而直立,成簇生长。作为蕨来说乌毛蕨的质感并不是太柔软,硬直的感觉有苏铁风韵,也算别具一格。乌毛蕨是可以吃的,新生的幼叶是发红的颜色,长大后才变成翠绿色。 波斯顿蕨,这款蕨当叶子长得茂盛的时候就会垂下来,很是壮观,特别适合像吊兰那样悬挂起来。它的叶片细长,边缘有粗锯齿。波斯顿蕨生存能力强,栽培容易,叶子青翠碧绿,很是赏心悦目。 最后看一个狼尾蕨,这个小型附生蕨株高20厘米左右,生有灰白毛糙的根状茎,确实像动物尾巴。它的根状茎生长起来毫无章法纵横延伸,但是茎上抽出的羽状叶片细碎柔美,光泽平滑,与毛尾巴搭配也相得益彰。只是对我来说,看着毛尾巴还是有点恐惧感,不敢触碰。如果你想养一盆蕨,上述几种都是不错的选择,至于怎么养护,咱们可以拿铁线蕨为例,这是很适合新手入门的品种。铁线蕨的养护技巧养护铁线蕨要用疏松透气富含腐殖质的土壤,可以使用泥炭土混合沙土栽培。蕨类植物根系比较纤弱,受不了大肥,在上盆的适当加一点缓释肥,然后就不需要再施肥了。 铁线蕨的叶子非常柔软,而枝干像铁一样坚硬,叶子数量多而且薄,蒸发快,需水量就特别大。在夏天基本上每天都需要浇水,如果盆小没有及时换盆,长得又特别茂盛,那就要一天浇两次。两三天不浇水,很可能枝叶就完全干枯了。真要是出现了这种情况也不要扔,还是可以补救的。先剪去一些干枯的枝叶,浇水使盆土完全湿润,放到阴凉通风处缓,慢慢地就会长出新的枝叶了。遇到这种情况,浇水时还可以加一些生根液,以此来促进根系快速滋生。当然了,最好还是要按时浇水,避免让这种情况发生。室内养护铁线蕨,除了要保持土壤湿润和周围空气湿度,半阴环境和良好的通风也非常重要。什么是半阴环境呢?像遮阳网下面,大树底下,家里的北阳台,早晚的日照,都是舒适的半阴环境。选择这样的环境来放置盆栽即可。 北方养铁线蕨最大的难点是空气湿度不够,叶片容易干,它确实喜潮湿,但也不能看见叶子干了就给它灌水,因为它的根系不能积水。那么,有什么好方法吗?把花盆放在浅托盘里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水会从花盆下的小孔渗入盆土。什么时候该浇水也很好判断,看托盘的水快没了,就补水呗。有条件的话雨林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野生的铁线蕨很多都是趴在石缝上,附土很少,根茎都露在空气中。所以它也非常适合制作成附石盆景。这里要注意一点,移栽时,把从别处挖来的铁线蕨根上的土要带着,然后吧上面的枝叶剪掉(上面有刚萌发的嫩叶留着),这些原有的叶片不剪掉换了新的环境长得也不会好,不如剪掉,重新萌发后的枝叶能很快适应新环境。然后把带着一点土的铁线蕨用长镊子塞进石缝中,不需要埋得太深,用浸盆法养护。 都说铁线蕨长势毫无秩序,乱蓬蓬的,如果你偏爱井然有序,那也有窍门,是什么窍门你猜到了吗?就是不要转盆。这样叶片都朝着一个方向长,就很有序了。附石栽培的铁线蕨土很少,所以植株长不大,就那么小小的一丛,很精巧别致。铁线蕨越冬时,只要室温不低于0℃就可以四季常绿。就算是温度过低,枝叶全部冻坏了,也不要急于把它扔掉,留到春天看看,很可能会滋生新芽。 强调蕨是远古生物,就像是给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瞬间高大上了。其实蕨类植物最大的不同之处是给人轻盈灵动,低调静谧的感觉。如果你在自家阳台上或书桌上摆放一盆蕨,我敢说只要你坐到那个环境里分分钟便能让心安静下来。或许,你能和它能来一场相隔亿年时空的对话……你的小花,是我前进的动力 赞 (0) 相关推荐 小铁,你快快长。 常有朋友问我,家里背阴的阳台放点什么植物好,我的第一推荐就是小铁--铁线蕨. 铁线蕨是典型的蕨类植物.这类植物有着非常非常古老的历史,出现在泥盆纪中期,时间比恐龙 铁线蕨的物语 很多人对不开花的植物都抱有一种特殊的好感,就比如铁线蕨.春天里,在阳光下散步,看到墙角布满了这种小叶子的植物,很听话又安静地呆在角落里,是一件令人心旷神怡的事情. 铁线蕨的植物物语:稳妥.坚定,像一个 ... 观赏蕨类植物叶子发黄的6大原因,黄叶的症状和解决方法 蕨类植物一直都是我很喜欢的观叶植物,它们有非常多的种类,形态各不相同,最关键的是它们比较耐阴,而我家里刚好光照不是特别充足,每天一两小时的散射光,这些蕨类植物就能生长良好. 上面是铁线蕨 我养的观赏蕨 ... 【红薯的历史:他冒死偷回一根藤,多了三亿清朝人,至今被人铭记】 他冒死偷回一根藤,多了三亿清朝人,至今被人铭记 中国是人口大国,粮食问题是个重要问题,我们倡导光盘行动了很多年,粮食供给能够满足国人的现如今我们依然教育孩子们粒粒皆辛苦.几千年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永远 ... 幸福!TVB当家小生为逆龄妈妈庆生,与三亿千金老婆结婚半年像老夫老妻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母亲节,为人子女的不少都会趁这个节日同母亲庆祝一下,来表达对妈妈的爱意. TVB的当家小生袁伟豪今天凌晨就在自己的社交平台分享了两张照片,一张是妈妈与他的儿时合照,另一张则是昨晚与妈 ... 中国小伙在沙漠中种出水稻,获投资三亿,被称为“第二个袁隆平” 2021-04-15 10:27 大图模式 随着现在我们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好,生活质量也是大幅度提高,我们现在的生活可以说是衣食无忧,那么是什么让我们走到今天这么好的地步呢?无疑就是解决了粮食问题,从以 ... $彩虹股份(SH600707)$ 人家大宗都在10附近接的,三个亿的接别管接的是谁,三亿总是真金白银... $彩虹股份(SH600707)$ 人家大宗都在10附近接的,三个亿的接别管接的是谁,三亿总是真金白银吧,一般来说有大宗交易都是好事,韦尔股份160那段一堆接大宗的,现在涨到多少了,三亿的大资金肯定不是 ... 酒茶香心灵售正以独有的方式,为三亿中国家庭幸福而默默地耕耘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发肺腑而言"位卑末敢忘忧国",明末清初伟大的思想家顾炎武用"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表达同样心声,后来被梁启超精炼为 "天 ... 清朝人口是怎么从康熙年间的一千九百万,涨到乾隆年间的三亿的? 我们都知道如今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截至2018年,中国大陆人口有13亿9538万人,占据近五分之一的世界总人口数.实际上不只是现在中国是人口大国,可以说自古以来我国都是人口大国,早在西汉时中国 ... 浪费古天乐王凯娜扎的烂片《三国无双》狂赔三亿其罪当诛 汇集王凯.古天乐.韩庚.娜扎等红星<真·三国无双>早已拍完三年,却在2021年五一档票房垫底,就连<猪猪大电影>这样的低幼动画都比不过,三亿投资基本赔傻了.故事有头无尾,打斗奇 ... 美好生活心灵售——让三亿中国家庭幸福起来 美好生活心灵售,是酒茶香幸福工坊创始人--陈金恩先生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在现有的数字生态的商业模式基础上进行升华,从中国传统的道法术器的角度,结合商业体系与人文体系,并使这二者相互融合之后提炼出来的 ... 一天破三亿!凤凰传奇版《海底》让大妈们傻了眼,网友:听哭了 一天破三亿!凤凰传奇版《海底》让大妈们傻了眼,网友:听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