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常州 1

(0)

相关推荐

  • 1261年,由于同僚嫉妒和上级打压,屡立...

    1261年,由于同僚嫉妒和上级打压,屡立战功的刘整感慨道:"不是我辜负了大宋,而是大宋辜负了我!"于是他投降蒙古并向大汗忽必烈献上了灭宋方案,忽必烈欣然采纳,南宋自毁长城的报应开始 ...

  • 惨烈的崖山海战,南宋将士明知不是对手,却为何依然慷慨赴死?

    忽必烈不是正统的蒙古大汗,他的上位靠北方汉族世侯将领和儒家大族,所以忽必烈改元称帝后汉臣的地位极速增长,元朝治下的蒙古高度汉化,而元军主力也因为大汗之争从蒙古本族变成北方汉族降兵,所以南征你会看到大量 ...

  • 观宋填词186|汪元量一介琴师,却与杜甫相比,人称诗史

    前言 宋恭宗德祐二年(1276年),临安陷落,谢太皇太后(谢道清)带宋恭帝降元.这时皇宫内有一个琴师作诗记载当时情景: 西塞山前日落处,北关门外雨连天.南人堕泪北人笑,臣甫低头拜杜鹃. 又有: 乱点传 ...

  • 南宋最矛盾的名将,文天祥骂他,乾隆鄙视他,却让忽必烈头疼6年!

    翻开宋朝历史,就会发现惊奇的一幕,即:北宋出名相,南宋出名将! 北宋的名相无需多说,南宋的名将真是数不胜数,岳飞.韩世忠.刘锜.吴玠.孟珙等可谓家喻户晓,随便拿出一个,都是军神级别的人物!然而,本文讲 ...

  • 血战常州11

    第四部   忠义城祭(后记) 第三十三章   正德帝敕建忠义祠  文天祥诏封祀苏常 明正德六年(公亢1511年)岁次辛未四月,监察御史谢琛巡按谨奏:为褒祀忠臣,以维持名教事,据常州府经历司呈承准本府照 ...

  • 血战常州10

    第三十一章  众侠士义救忠良  正气歌永照汗青 文杰.夏士林兄妹.吕娴姐弟.夏菱儿.夏德等一行七人,追随元军押解文天祥北上航船,伺机营救文天祥.原本选定在江西赣江码头动手.因文天祥在赣州威望非常高,社 ...

  • 血战常州9

    第二十四章  留梦炎误国失平江  文天祥扑空独松关 元军攻下常州的消息传到平江,文天祥知道平江城是通往临安的最后一道屏障了.他庆幸勤王军到平江是来对了,终于可以面对面,枪对枪与元军决一死战,将元军阻遏 ...

  • 血战常州8

    第十九章   战溧阳赵淮再披挂  银树坝英烈昭天目 德佑元年(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十一月中旬元军最精锐的铁骑由西路军参政阿剌罕.四万户总管奥鲁赤元帅率领,从建康出发向广德.高淳.溧阳.独松关进发 ...

  • 血战常州7

    第十四章  陈墅桥首战大捷  勇连捷活捉元将 勤王军到达虞桥,民心大振.次日,尹玉.麻士龙二将军在夏士林带领下察看周围地形,中午在夏家头关帝庙义军城东指挥部吃中饭,严氏五兄弟.士林兄妹.吕氏姐弟.夏菱 ...

  • 血战常州6

    第十一章 勤王军平江守城 文天祥祭奠忠魂 八月的江南天气,白天依然烈日炎炎,空气沉闷燥热.勤王军奉旨调防平江,十天的急行军,一千余里路,日行百里,白天挥汗如雨,晚上野外宿营,且时有阵雨需躲避,到达平江 ...

  • 血战常州5

    第八章 贾似道奸佞误国 丁家州决战败北 鄂州.池州陷落,元军沿长江东下,犹如黑风恶浪一般滚涌而来.南宋朝廷满朝文武得到消息,个个惊慌失措,冷汗淋漓,面面相觑,只得去葛岭请贾似道面奏圣上. 五更三点,宋 ...

  • 血战常州2

    第二章 失襄阳度宗驾崩 谢道清哀诏勤王 襄阳失守的奏报八百里加急快马驰送临安宋廷,因贾似道专权,命襄阳奏章一律先送贾府,后有贾相奏朝廷,差官只得往葛岭贾府而来. 权相贾似道是扶佐度宗帝登基的先皇托孤的 ...

  • 血战常州(历史长篇小说)连载4

    第五章 柴桑口波涛汹涌 锁江楼初战弘范 德佑元年,元宵节刚过,伯颜引领大军出鄂州沿长江而下,黄州城沿江制置使陈奕献城降元,元军浩浩荡荡开进黄州,元诏令陈奕为沿江都督.其子陈岩守江东州也随父降元,知崭州 ...

  • 血战常州3

    血战常州(长篇历史小说连载) 第三章 文天祥毁家纾难 散家财赣州募军 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年)正月初一,文天祥在江西赣州得悉朝廷发送的战报,元军已渡过长江.正月十三接到了朝廷的圣旨"哀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