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维文旅:城市滨水景观概述

一、什么是城市滨水景观

(一)景观

景观(lnadscPae)一词,按中文的字面解释,“景”是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在观世界所表现的一种形象信息,“观”是这种形象信息通过人们的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传导到大脑皮层,产生一种实在的感受,或者产生某种联想与情感。所以景观应包括客观形象信息与主观感受两个方面。

不同专业的学者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出发,提出了对景观一词的定义,并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来研究景观。系统工程和控制论学者认为景观是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并具有反馈联系的现象的组合。而在生态学中,景观是具有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的态学单位,由相互作用的拼块或生态系统组成,显然这种景观的概念具有一定的尺和空间性。

中文景观一词,总的来说,有三种理解。第一是美学上的意义,作为视觉美学的概念,与“风景”同义。景观作为审美对象,是风景诗、风景画、风景园林学科审视对象。第二种是地理学上的理解,将景观作为地球表面气候、土壤、地貌、生各种成分的综合体,对景观的理解就很接近于生态系统或生物地理群落的概念。第种是景观生态学对景观的理解。在这里景观是空间上不同生态系统的聚合,一个景包括空间上彼此相邻、功能上互相联系、发生上有一定特点的若干个生态系统的聚合。

(二)城市景观

城市景观指城市布局的空间结构和外观形态,包括城市区域内各种组成要素的结构组成及外观形态。在城市景观中,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核心,所以,城市景观是由若千个以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之间的关系为核心的生态系统组成。在城市生态系统中,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是不可分的,是融为一体的。城市景观作为城市环境生态学的内容,从景观的角度对城市这一人类活动的中心进行研究探讨,为我们认识和解决当代城市问题,开辟了新的思路。目前,城市所面临的许多问题,诸如交通、住房、土地、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合理的景观布局,造成城市内部要素之间不能相互调,而了生统的功能。

(三)城市滨水景观

滨水这一词汇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名词,因此在中国,几乎所有的正式出版的词典上都没有明确的解释。在英文中滨水可以翻译为“waterfornt”,在1991年版的《牛津英语词典》中对此词的解释为“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邻近水边的部分。”

滨水景观(waterforntlnadsacPe)是指对临近所有较大型水体区域的整体规划和设计而形成的优美风景,按其毗邻的水体性质不同,可分为滨河、滨江、滨湖和滨海景观。城市滨水景观主要是指对于位于城市范围内的较大型水体区域进行规划设计而形成的优美风景。

这里我们要说明一点,我们所说的城市中的较大型水体既包括那些大型的自然水体,如自然界中的江河湖海,也包括一些大型的人工的水体,如中国的京杭大运河、大型的水库、北京的许多人工开挖的“海子”等,因此只要是存在于城市空间中的所有较大型水体都属于城市滨水景观。

二、城市滨水景观的组成

(一)城市滨水景观的构成

以城市而论,城市滨水景观可分为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两大类,其中物质性景观按照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分析模式可分为:斑块、廊道、基质三大结构形式;从城市设计理论角度则对应可划分为景观区域、景观轴、景观节点三个部分。而作为非物质性景观则是以此三种物质景观为载体,通过人类活动而形成的感性认识,是寄托在物质景观中的文化痕迹,是一种高层次的设计理念目标,是城市环境景观焕发生机与活力的灵魂所在;城市滨水景观区域可划分为水域景观、过渡域景观、周边陆域景观三部分(见下图所示)。

水域景观由水域的基本特征所决定,或是碧波万顷的湖泊,或是奔腾不息的大河。几乎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湖泊都具有各自的性格、各自的风貌。水域景观基本是由水域的平面尺度、水质、水生态系统、地域气候、水面的人类活动等要素所决定。

过渡域景观是指岸边水位变动范围内的景观,主要是河流、湖泊两岸的湿地和护坡、临水的平台以及防洪的堤墙等。周边陆域景观主要是由地理景观所确定,由水域周边的人工建筑、雕塑小品、滨水绿色走廊等组成,在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城市,更多的是受到城市文化的影响。

不同的水域、过渡域、周边陆域景观组成了丰富多彩的城市滨水景观。这些景观成为祖国的宝贵自然遗产,成为吸引一代又一代人为之赞叹、欣赏、讴歌、献身的壮丽河山。现在又成为祖国的重要旅游资源,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也为世界所认知,许多自然景观由于长期人类的巧妙营造,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二)城市滨水景观分类

滨水区不同的物质构成,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同的感受,但总体来说可以以城市滨水区景观构成来界定城市滨水景观的类型,一般可以分为三大类:

1、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指原始景观或者受人为干扰较轻的自然环境景色。这类城市景观主要表现在中国早期城市滨水景观建设中。中国早期城市滨水景观主要是由自然森林和自然水体景观构成,人们在享受自然景色的同时,只是在其中进行单纯的渔猎,对自然没有破坏或干扰很小,保持着滨水自然景观的面貌和特色。

自然景观的共同特点是他们的原始性和多样性,不论是由于地貌还是生态过程所产生的景观特有性和生物多样性,都具有很大的脆弱性,一旦破坏难以复原,因此,在进行城市滨水景观建设时,应以保护生态平衡为中心,维持滨水自然景观风貌。

2、经营景观

经营景观是由自然景观和人为景观组合形成的景观形式。这类景观主要表现在中国自唐代以来城市滨水景观的建设中。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步、人们思想意识的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自然景观,而是在“天人合一”自然观念的影响下,追求自然景观与人为景观有机结合。人们在城市自然的景观中,人为地塑造一些人工景观或建造一些精致的建筑物,这种人类活动仅仅影响到一个或几个滨水景观组成要素,但是自然要素之间的基本联系未被破坏,仍然保留着一定的自然调节能力,景观的变化通常是可逆的。

经营景观具有可再生资源的生产性、景观变化的持续性和生存环境的稳定性等特点。

3、人工景观

人工景观或称人类文明景观是一种自然界原先不存在的景观,完全是人类活动所创造。现代城市的滨水景观几乎都属于这种景观类型。城市中的人工景观,最主要的仍是建筑物、构筑物与市政工程,成为城市景观的主调。大量的人工建筑物成为景观的基质而完全改变了原有的地面形态和自然景观,人类系统成为景观中主要的生态组合,通过景观的物流、能流强度大,同时整个复合系统的易变性和不稳定性也相应增大。

这种景观类型中人类活动强烈影响景观的多个组成要素,使其结构与功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整体的自然调节功能受到很大的破坏。被破坏的功能的恢复,只有借助于社会资本的投入,即通过消耗大量能量和物质的生物工程或其他工程技术来实现,而且被恢复的功能也不可能完全恢复到原来的初始状态。人类聚集的城市化地区或工业区,自然景观几乎完全被改变。

三、城市滨水景观的功能

城市滨水景观体现着城市文明,更能深刻地显现城市历史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城市不仅起源于滨水区,它的未来和发展也直接受到水的制约,同时,城市滨水区景观对于城市的形象、文化及娱乐等方面皆有积极作用。

1、形象功能

城市滨水景观不仅是城市功能需求的直接反映,而且是城市生态结构和文化结构的深层次综合体现:城市滨水景观不仅仅是一种人工的形式美,而且是表现自然生态系统和功能良性循环的富有生命本质的美,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发展之上的文化意蕴的美。因而很多城市都将滨水地区作为一个城市的脸面来加以修饰,以此来展示城市的独特形象,如上海外滩、杭州西湖、武汉黄鹤楼、纽约的曼哈顿金融贸易区域滨水景观等都成为城市的形象代表。

2、价值功能

城市滨水景观的价值功能表现在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上,一般由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功能组成。城市滨水景观是城市文明延续的载体平台和外在体现,能陶冶人情操、提升人们精神境界,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要求。滨水景观的改造,体现了城市的经济能力,同时改善了城市滨水环境,净化了城市空间,树立了城市形象,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观光者,从而拉动了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城市就业率,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是城市由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的潜在推动力,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滨水景观的巨大的价值功能是目前国内外城市发展滨水景观的主要原因之

3、游憩功能

城市滨水景观作为城市的风景,为人们提供游玩、观赏、娱乐的场所。人们可在此放松心情,舒展身心,体验人生价值,丰富生活空间。滨水景观以其特有的美丽景致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环境,必然成为人们修养身心,感受愉悦和美的感受场所。

(0)

相关推荐

  • 雨博士|如何设计一个可持续的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设计应遵循生态学基本原理.生态学虽体系庞大.包罗万象,但其原则主要包含三个关键点:承载力.关系和可持续性.首先,任何生态系统都有一定的承载力,事物在承载力范围内良性发展,超出承载范围则发生失衡 ...

  • 城市湖泊生态恢复与景观设计

    城市湖泊生态恢复与景观设计

  • 宜昌运河公园

    宜昌运河公园总占地12公顷,位于丘陵山地中的洼地,原为12个废弃的鱼塘.经过巧妙的设计,使鱼塘成为水体净化器,并引入林丛.栈道.廊桥和亭台, 通过最少的干预,使之成为新城的"生态海绵,&qu ...

  • 城市的发展要素是什么?

    城市的功能要素包括:居住区.中心区.工业区.内部商业中心等萊垍頭條 城市景观要素包括自然景观要素和人工景观要素.其中自然景观要素主要是指自然风景,如大小山丘.古树名木.石头.河流.湖泊.海洋等.人工景 ...

  • 浙江最美绿道! 快来看!| 景观精选案例 | 滨水公园系列

    /上期回顾/ 该案例介绍有四个部分,分别为项目概况.设计理念.设计亮点和知识拓展.(今天有项目设计文本pdf赠送哦~文末彩蛋领取) 01项目概况 名称:宁波市东部新城生态走廊 面积:12.2公顷 区位 ...

  • 绿维文旅:城市滨水景观塑造

    一.城市滨水景观塑造原则 在研究了中国城市滨水景观的发展进程,特别是现代城市的发展状况,以及分析了市滨水景观塑造的方法和特点后,这里将结合国内外城市建设城市滨水景观的成功验,总结出现代城市滨水景观塑造 ...

  • 绿维文旅:婚庆旅游景观表现手法

    婚庆旅游对景观的要求比较高,婚庆旅游目的地往往拥有优越的自然资源基础或者人造景观.比如:爱琴海.普罗旺斯花田.古今中外有许多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传说,像罗密欧与朱丽叶,现朱丽叶阳台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 ...

  • 绿维文旅:城市滨水空间规划模式

    一.城市滨水空间规划的基本模式 城市滨水空间规划的基本模式应该是:确立核心思想→提出战略目标→拟定总体框架→进行空间设计.即: l 核心思想: 围绕如何保持并增强滨水区的经济活力和社会职能作用而展开. ...

  • 绿维文旅:城市滨水区复合开发模式

    由国内城市滨水区开发的成功经验来看,滨区开发应该在城市空间整体开发的角度上,从内部间的重组模式与外部扩张两方面同时展开,协调发展才有可能避免旧城衰败现象的出现,但是该看到,国内与国外滨水区的衰退程度不 ...

  • 城市滨水公共空间 | 梦回伯渎,七里画廊 - 无锡伯渎河项目景观设计

    ▲ 无锡运河文化照片  \  图源于网络 提到无锡,总绕不过泰伯和运河的故事--它们从文化和空间层面,影响着这座千年古城的发展. 无锡"伯渎河"(原名泰伯渎)至今已有3000年历史 ...

  •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经典案例

    青蓝视点 ▼ 城市滨水空间是人们重要的生活和休闲场所,是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滨水空间也是景观中常见的项目类型,通过设计师的创意,规划水陆之间的景观界面,展示城市水脉特色.目前,世界上许多城市都 ...

  • 绿维文旅:度假村的非主流景观设计

    度假村的设计方法从来就是非主流的,非主流设计主张将度假村景观分为以下五种设计类型: 1 .多元的古典主义 2.回归的自然主义风3.童话般超世主义 4 .抒情浪漫主义 5. 未来理想主义 显然这个分类不 ...

  • 绿维文旅:小区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一)景观设计体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即人性化景观设计,这是人类在改造世界过程中一直追求的目标,是设计发展的更高阶段,是人们对设计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人性化设计是以人为 ...

  • 绿维文旅:老旧小区景观风貌设计要点

    老旧小区改造要兼顾完善功能和传承历史,绿维文旅认为,在特色风貌设计时,要基于资源评价.场地空间分析及风貌定位,重点从整体色彩规划控制和景观风貌设计方面完成特色化构建.色彩规划设计总体调控社区的风貌,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