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 药解之麻黄篇(51)
相关推荐
-
高热头昏腰背疼,一副4块钱的中药竟然比布洛芬还好使!
一日下班回到家,我吃完饭便躺床上休息了,醒后只觉浑身疼痛,脖子转都转不动,心想可能是下班回家路上吹风的缘故,便喝了点热水,便没太在意了. 谁知道到了晚上,情况愈发严重,头昏脑胀,腰痛似折,坐在被窝里都 ...
-
发汗第一方,感冒和皮肤病经常用到
今天,咱们来学习"麻黄汤".麻黄汤是伤寒论开篇第一个方子,要读懂伤寒论,从麻黄汤.桂枝汤这两个方子开始. 我学中医就是从麻黄汤开始的,也可以说,是麻黄汤让我跟中医结下了缘. 在我学 ...
-
jt叔叔经方本草 笔记16
伤寒论的学习是很严谨的一个方剂一个方剂去认识的,真正重要的是那些很细微的辨证点. 病毒性的疾病,六经主证都抓得到.伤寒论辩证正确的话,难医的大病也能医好. 大青龙汤 [7.8]太阳中风,脉浮缓,身不疼 ...
-
伤寒杂病论—干姜附子汤【一点资讯】
[7.30]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而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干姜附子汤方 干姜一两(炮)附子一枚(破八片,炮)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 ...
-
同样都是辛温解表的代表,麻黄汤和桂枝汤的差别,许多人却不知道
麻黄汤和桂枝汤,作为<伤寒论>中的方剂,也常常被后人拿来做比较,同样都是辛温解表的两味药方,两者之间的差别,你真的清楚吗? 先来说一下麻黄汤,从方子的名字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其中最主要的一味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 <药>葶苈子 肺胀VS越婢加半夏汤VS葶苈大枣泻肺汤(101)
茎汤VS肌肤甲错VS淤血 治疗这个肺痈代表性的方子就是<千金方>的苇茎汤,苇茎汤是从肺痈从开始到结束之间这个过程都有机会用到的,因为它的药效是非常全面的.可能现在同学学到苇茎汤不会有太强烈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 药解之栝楼根(69)
药解之栝楼根 那我们就来看他怎么处理.首先,他说若渴的话呢就去半夏加栝楼根.那这个去半夏加栝楼根这件事情,在小青龙汤里面是,常常让人觉得加不下手,怎么讲呢?就是栝楼根这味药,它去痰饮的效果不是那么强,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药解之细辛篇(64)
3.6.1-药解之细辛篇 我们先讲讲细辛的药性,再来讲讲五味子的药性,然后再来参考一些<伤寒论>里面的条文,看我们能不能真的掌握到这几味药的正确的使用法,因为我觉得我在读书做功课的时候就不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药解之半夏(53)
3.3.1药解之半夏篇 半夏概述 半夏这个药,大家看<神农本草经>引述的这个半夏的内容.它说半夏一名地纹,一名水玉.半夏这味药,它长在地上的时候,有人说它就长在地上,随地都有,三三五五的,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大柴胡汤解(148)
7.5.2大柴胡汤解VS大黄芒硝药性 大柴胡汤与少阳腑证(桂本3-20条) 大柴胡汤证,我将有一些最基本的事情要先跟同学讲清楚.就是<伤寒论>也读了不少次了,然后之前又带助教读,然后后来出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少阳胆经之三焦细解(138)
6.7.2 少阳胆经之三焦细解 这病,因为他有三焦不通,所以他会牵扯到少阳区块的柴胡证的样子.也就是说当人三焦不通的时候,他这个水气都堆在这里,他会不会胁下闷痛?这是有可能的.因为这个病邪有牵连到胁下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实脾散、椒附散及阳药禁忌(133)
6.4.1 实脾散.椒附散及阳药禁忌 宋朝的人使用的实脾散,许叔微有一个方,严用和也有一个方.那我们说真武汤它对我们人体的水运化最重要的作用的两个点就是脾跟肾,我们甚至可以说真武汤是处理我们脾肾阳虚的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 <药势> 地黄(续)&阿胶(106)
5.3.1 <药势> 地黄(续)&阿胶 <神农本草经>地黄:味甘,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久服,轻身.不老.一名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咳嗽篇条文详解(83)
有精简 这个咳嗽篇呢,一开始的这些条文其实是<金匮要略>这本书里面没有的,比较是从<黄帝内经>里面抄下来的,那我觉得它桂林古本里面既然写了,我们也就来看一下啊.这个不会说很难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