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骨灰级4:十二经脉之“足太阴脾经”,图文详解!
相关推荐
-
漏谷穴(12)
漏谷穴 取穴方法:漏谷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距内踝尖6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穴位解剖: 在胫骨后缘与比目鱼肌之间,深层有屈趾长肌:有大隐静脉,肢后动.静脉:有小腿内侧皮神经 ...
-
【奇穴】足太阴脾经:滋阴养血、健脾益气。商丘穴,通调肠胃!
[腧穴释义] 商丘.商,古指漏刻,计时之气也.丘,废墟也.该穴名意指脾经的热散之气由此快速通过.本穴物质为公孙穴传来的水湿风气,其性湿热且循脾经上行,而本穴的气血通道又如漏刻滴孔般细小,因此风气的运行 ...
-
自我康疗90:解读《黄帝内经·灵枢·终始论》
自我康疗90:解读<黄帝内经·灵枢·终始论> 究竟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论物质?这是西方哲学的"名可名",也是西方世界观认识论价值观多元化争议的"道可道 ...
-
人体十二经脉高清配图详解!
大家好,我是中医刘医生.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各有其所属脏腑,而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的特殊部位,也是穴位疗法的主要施术部位.人体腧穴各有自己的位置,主要分布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各条经脉上 ...
-
十二经脉之足太阴脾经,护好脾经百病不生,这5个穴位很常用
今天所讲的是十二经脉之足太阴脾经.前几篇文章讲述了经脉的命名,在这里再简单重复一下,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可见经络对人体的重要性. 再一个就是循行于人体上部肢体的为手经,循行 ...
-
十二经脉之足太阴脾经,消化问题就找它,有这5个重要穴位
今天所讲的是十二经脉之足太阴脾经.前几篇文章讲述了经脉的命名,在这里再简单重复一下,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可见经络对人体的重要性. 再一个就是循行于人体上部肢体的为手经,循行 ...
-
十二经络的功能作用详解,一看就懂,建议收藏!
经络系统在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诊断和治疗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正如<灵枢·经脉>中所载述:"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由此道出十二经脉在维持人 ...
-
十二经络循行(详解)太珍贵了!
手少阳三焦经 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穴),向上经手腕背面,沿前臂外侧中线,即尺骨.桡骨之间.过肘尖,沿上臂外侧至肩部,向前入缺盆,布于膻中,散络心包,穿过膈肌,依次属上.中.下三焦.分支:从膻中分出, ...
-
十二神煞实战用法详解
对十二神煞的各种称谓: 1 太岁 2青龙 3丧门 4六合 5官符 6小耗 7大耗 8朱雀 9白虎 10贵神 11吊客 12病符 1 太岁 2太阳 3丧门 4太阴 5五鬼 6小耗 7岁破 8龙德 9白虎 ...
-
“十二地支”的含义与详解(视听版)
“十二地支”的含义与详解(视听版)
-
UC头条:易筋经十二式, 最全练法详解
<易筋经>原分上下两卷,为佛家达摩尊者所创造,般刺密谛译师翻译的.内容包括"静功"与"动功".关于静功的练法,历代传授,逐渐失真. 现在留传的动功十 ...
-
“十二地支”的含义与详解
"十二地支"的含义与详解 古岳丘壑 十二地支最早是和月份有关的,后来引申到年和时辰.因为古人观测朔望月时,发现两个朔望月之间是大约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