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红军剧社演出》阅读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我和那位邀请我去看红军剧社演出的年轻干部一起出发。这时,人们都已经奔向那座就着古庙临时搭建的露天剧场。那天是星期六,距离太阳落山还有两三个小时,保安似乎已经全城出动了。

学员、骡夫、妇女、被服厂和鞋袜厂的女工、合作社和苏区邮局的职工、战士、木工、拖家带口的村民,都朝着河边那块演员们演出的大草地涌去。很难想象还有比这一幕更加民主的集会了——有点像昔日的肖托夸夏季教育集会。

不售门票,没有包厢,也不设贵宾席。山羊在不远处的网球场上吃草。中央政治局总书记洛甫、财政部长林伯渠、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以及其他干部和他们的妻子都分散在群众中间,像其他人一样坐在松软的草地上。演出开始后,人们就不怎么注意他们了。

台上挂着一大块粉红色的绸幕,上面写着“人民抗日剧社”几个汉字。节目预计将持续三个小时,有短剧、舞蹈、歌唱、哑剧——一种综艺节目,或者说是杂耍表演。这些节目主要通过抗日和革命这两个中心主题连贯起来。节目明显带有宣传色彩,道具都十分简单。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14. 假如斯诺拿起相机,你觉得他会拍下选文中哪一幕场景?为什么?

15. 在当晚观看演出期间,什么事让斯诺“惊慌失措”?

16. 红军剧社拟创作一部《信仰在战斗中闪光》的短剧,请你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推荐合适素材,并简述推荐理由。

【答案】14. 示例一:拍下晚上演出的背景和道具,如露天剧场,绸幕上面写着“人民抗日剧社”几个汉字等。因为这里是剧社演出的背景,虽然背景的简陋、道具的简单,可是却能满足真正的社会需要,演出得逼真。
示例二:拍下那些演员们。他们演员们生活艰苦,几乎没有报酬,却能坚持学习,始终保持乐观。
示例三:拍下那些观众。尽管节目简单,但是这些节目都来自于百姓,红军的剧本和歌曲都是红军自己创作的,反应了百姓的心声,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15. 观众中有人要求外国新闻记者独唱。

16. 示例:选择保尔这个人物。保尔信仰共产主义,这赋予他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给予他坚定的意志,他的信仰坚定而强大,帮助他渡过一次又一次人生难关,当他失明时,当他瘫痪时,都是他的信仰支撑他坚持下去,用顽强的毅力和身体的痛苦抗争,成就了钢铁一般的意志和灿烂的一生。如为了供应城市木材,保尔参加了铁路建筑。暴雨、泥泞、大雪、冻土,工作条件越来越恶劣,武装土匪的骚扰和疾病、饥饿也都威胁着保尔和同志们。但保尔和他的战友们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如期修通铁路。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灵活运用文段内容。镜头可以对准观众、演员、道具、背景等一切和剧社有关的东西,然后结合红军剧社的特点、观众的特点等来说明理由。如镜头对准观众,可从观众的构成(群众、战士、党和红军领导人及其妻子)来说明理由。如“中央政治局总书记洛甫、财政部长林伯渠、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以及其他干部和他们的妻子都分散在群众中间,像其他人一样坐在松软的草地上”,真正体现了共产党和红军所倡导的“官兵一致”的原则。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有关内容。这个文段出自第三篇《在保安》重点第五部分《红军剧社》:在演出之间,观众中不时有人叫喊,要请别人即兴唱歌。在大家要求下,五六个陕西本地姑娘——工厂女工——唱了本省的一个古老民歌,由一个陕西农民用土制琵琶伴奏。另一个“点名”演出是一个学员吹口琴,又有一个学员唱一首南方人爱唱的歌。接着,使我感到完全手足无措的是,有人要求外国新闻记者独唱!他们不肯放过我。天晓得,我除了狐步舞、圆舞曲、《波希米》和《圣母玛丽亚》以外,什么也不会,而这些乐曲对这批斗志昂扬的观众来说是很不合适的。我甚至已记不起《马赛曲》是怎么唱的了。他们仍继续要求。我在极度尴尬的情况下终于唱了《荡秋千的人》。他们很有礼貌,没有叫我再来一个。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个性化解读名著知识。短剧题目是《信仰在战斗中闪光》,因此选择的素材应扣住“信仰”“战斗”“闪光”进行。如可以围绕保尔的信仰选择能体现“信仰在战斗中闪光”的事迹。示例:1927年,保尔完全瘫痪,继而双目失明。他也曾一度灰心丧气,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但坚强的革命信念又使他走出了低谷。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保尔开始了创作。这本书主要写了一个人从小到大的经历,告诉人们一块“钢铁”是经历过许多磨难才能炼成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