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典纠错】高良姜、白及、金樱子

作者:周建理 来自:蒲公英

高良姜的药典标准有一堆问题

药典高良姜

【鉴别】(1)本品横切面:表皮细胞外壁增厚,有的含红棕色物。皮层中叶迹维管束较多,外韧型。内皮层明显。中柱外韧型维管束甚多,束鞘纤维成环,木化。皮层及中柱薄壁组织中散有多数分泌细胞,内含黄色或红棕色树脂状物;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

评论——药典的整个描述就是单子叶植物根茎构造的共同特点,除了红棕色的分泌物和分泌细胞外,就找不到什么有特色的地方了。  

我们来看看它的横切——

其一、“表皮细胞外壁增厚,有的含红棕色物。”这个有问题,我们观察的是“表皮细胞外壁增厚呈红棕色物”。红棕色的是细胞壁而不是内含物。(如下图)

其二、分泌细胞(油细胞)靠近表皮下方比较多,(如下图)。这是一个特色,为何不编写入?

其三、叶迹维管束外的纤维鞘特别厚,部分可到五层,这在单子叶植物中很少见。为何不编入?(如下图)

其三、中柱内的维管束韧皮部很小以至于看不清楚在什么地方。(如下图)

其四、内皮层和中柱鞘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壁增厚的现象,疑为凯氏加厚。为何不见描述?(如下图)

白及除去外皮?

又有网友来提出批评了。

药典白及——

本品为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striata(Thunb.)Reichb.f.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晒至半干,除去外皮,晒干。

除去外皮?  

白及外面光光滑滑的一层外皮从来也没有谁把它削了再用,多年来国家药典所写的“去外皮”从来就没有人实行过。

这个标准怎么来的了?咱们看看历史吧!

63版药典——

原来是“撞去粗皮”!

众所周知,新鲜的白及外面包有毛毛须须的叶柄残基,老药工的俗语称为“粗皮”。所以,当年就直接用老药工的俗语,这虽然不是那么严谨,但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真正的白及外皮是光滑细嫩的,不可能被误解成为粗皮。

但是也不知道是哪一年哪一位药典委大专家自作聪明,把老药工说的“粗皮”改成了“外皮”,这就出大问题了。

金樱子的“瘦果”与“核”不可混用

药典金樱子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RosalaevigataMichx.的干燥成熟果实。10~11月果实成熟变红时采收,干燥,除去毛刺。

【性状】本品为花托发育而成的假果,呈倒卵形,长2~3.5cm,直径1~2cm。表面红黄色或红棕色,有突起的棕色小点,系毛刺脱落后的残基。顶端有盘状花萼残基,中央有黄色柱基,下部渐尖。质硬。切开后,花托壁厚1~2mm,内有多数坚硬的小瘦果,内壁及瘦果均有淡黄色绒毛。气微,味甘、微涩。

饮片

【炮制】金樱子肉取净金樱子,略浸,润透,纵切两瓣,除去毛、,干燥。

问“小瘦果”和“核”是什么关系?  

——其实就是一个东西!

我咨询过法律专家,在法律文书中,同一个事物只能出现一个名词,所以金樱子的“瘦果”与“核”不可混用。如果因为某些原因必须用两种,则文中一定要注明两者的关系:如“小瘦果(核)”或“核(小瘦果)”。这样的行文看起来麻烦,但实为严谨。

比如把【炮制】项变成“金樱子肉 取净金樱子,略浸,润透,纵切两瓣,除去毛、核(小瘦果),干燥”。这样就形成了上下文的呼应,让读者一看就知道要除去的是什么,这才是最严谨。

(0)

相关推荐

  • 它是《本草纲目》五参之一,养阴清肺、益胃生津,价格也亲民!

    说起进补,很多朋友第一反应就是"吃人参".不过,人参药性强.价格贵,不太适合用来日常食补. 其实,同属"参"字辈的,还有不少药食同源的滋补佳品,比如沙参.它适合 ...

  • 【药典纠错】五加皮、三颗针、黄藤

    作者:周建理 来自:蒲公英 药典五加皮来源的药典标准有点糊涂   药典五加皮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AcanthopanaxgracilistylusW.W.Smith.的干燥根皮.夏.秋二季采挖根 ...

  • 【药典纠错】防己、珠子参、吴茱萸

    作者:周建理 来自:蒲公英 防己标准挺混乱 药典防己   [鉴别](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有时残存.栓内层散有石细胞群,常切向排列.韧皮部较宽.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占大部分,射线较宽:导管稀少,呈放射状 ...

  • 【药典纠错】暴马子皮、赤小豆、太子参

    作者:周建理 来自:蒲公英 暴马子皮的基源和性状都有问题 1.药典暴马子皮   本品为木犀科植物暴马丁香Syringareticulata(Bl.)Haravar.mandshurica(Maxim. ...

  • 【药典纠错】夏天无、连翘、桂枝

    作者:周建理 来自:蒲公英 夏天无来源和显微标准均有问题,请药典委能关注 药典夏天无   本品为罂粟科植物伏生紫堇Corydalisdecumbens(Thunb.)Pers.的干燥块茎.春季或初夏出 ...

  • 【药典纠错】金铁锁、白鲜皮、大叶紫珠

    作者:周建理 来自:蒲公英 金铁锁显微标准20来个字能说清楚? 药典金铁锁   "网纹导管多见,偶有螺纹导管或具缘纹孔导管,直径16-25μm"? 呵呵,整个一个金铁锁的显微鉴定就 ...

  • 【药典纠错】苦参、西红花

    作者:周建理 来自:蒲公英 再谈药典苦参标准问题 早先,我写了苦参的一个笔误,从23长到237闹的个笑话.其实它还有其它的一些问题.   药典苦参 [性状]本品呈长圆柱形,下部常有分枝,长10-30c ...

  • 【药典纠错】盐菟丝子、稻芽、射干

    作者:周建理 来自:蒲公英 药典中盐菟丝子究竟是"微鼓起"还是"裂开"? 药典菟丝子   -- [炮制]菟丝子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盐菟丝子取净菟丝子,照盐水 ...

  • 【药典纠错】丁香、火麻仁、牛蒡子

    作者:周建理  来自:蒲公英 1.丁香的显微标准有两处错误 药典丁香 [鉴别](1)--   粉末暗红棕色.纤维梭形,顶端钝圆,壁较厚.花粉粒众多,极面观三角形,赤道表面观双凸镜形,具3副合沟.草酸钙 ...

  • 【药典纠错】香附、肉桂、云连

    作者:周建理 来自:蒲公英 香附标准的含混,凸显国家药典起草过程的问题 我收到不少朋友发来的短文,指出了20版药典中这样和那样的错误.我在这谢谢大家了.由于种种原因,有一部分意见没有发,当然有时间的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