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故事1】宁普林:不靠关系不花钱,升迁之道有绝招……

巧妙对句得升迁

宁普林

李延年能诗善文,随苟县令当文书十年,见同事个个都已提升,唯他原地踏步。心想,自己掌管政务文书,兢兢业业,为何苟县令视而不见呢?于是去向好友讨教升迁之道。好友问他:“你知道朝中有人好做官吗?”老李说:“我家和我的亲戚都是历代务农,官从何来?”好友又说:“你知道有钱能使鬼推磨吗?”老李说:“月薪微薄,难以养家糊口,何来余钱?”好友说:“既无关系又无钱,那就难了,不过还有一方,掌握大官隐私也是一条重要捷径。”老李说:“持人之短去行使要挟,这是缺德之事,我做不来。”那好友说:“你好迂腐呀,而今当官的谁不攀附权贵,寻找靠山,以利贪赃受贿、刮民膏脂、养妾嫖娼,他们有德吗?你要挟他们,不过是以毒攻毒,彼此彼此而已,并不亏心,何来无德?大胆为之吧,这是你唯一的出路!”老李闻言,茅塞顿开,连称言之有理。好友又嘱咐他说:“你要处之得当,若掌握了他的隐私,不能外扬,要暗示他知道,使他惧怕而又不能让他生恨,她欲封你嘴巴,必然会应你所求。”老李喜道:“多谢指点!”自此,李延年投苟县令之好,以麻痹其心,好暗窥其行,数月不倦。

苟县令治县有方,颇得人心,唯独好色,常暗地里出入鸳鸯楼,近闻鸳鸯楼来一才女,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且能诗善文,又能歌善舞,即抛弃公务前往。鸨婆迎入,引见才女。见她怀抱琵琶,半遮粉面,边弹边唱,似出天籁。苟县令激情难抑,叹道:“青楼女子也附庸风雅!”那女子闻言,起身万福道 :“无风,何以吹来钞票;不雅,岂能留住财郎。”苟县令闻言大惊,其出口成对,“风雅”二字嵌得天衣无缝。于是说:“小姐奇才,令人佩服。我出一上联,望小姐不吝赐对。”才女说:“小女子不才,愿闻赐教。”苟县令说:“天籁一声闻大雅;”女子对道:“弟子三叩迓仁风。”言罢跪拜于地。苟县令扶起说:“对得好!”才女说:“献丑了!”苟县令欲挖苦她,又出道:“带露嫣花频献蕊;”才女闻联含讽意,亦不自弱,针锋相对,说:“迎风稗子欲出头。”骂县令为“败家子”,尤其“欲出头”三字弦外之音更妙,将县令当卵骂了,使县令尴尬不已,上前抱住才女说:“小姐称我'豺狼’,你不怕吗?”才女边脱衣裙边说:“先生差矣,我说的是'贝’旁之财呀。”县令转言说:“你知道有'豸’旁之豺吗?”才女说:“谅你没那么凶狠。”言罢二人疯狂云雨。县令触景生情,灵感顿生。心想试试她的诗艺。于是说:“我吟打油诗一首,小姐能否回应一首?”才女说:“如能回应一首怎么奖赏?”县令说:“价升三级。”才女说:“好,请先生吟来。”县令依着两人动作的节奏,一字一板地吟道:“我向下方按,你朝上面抬。两个一般味,为何我破财。”才女才思敏捷,顺便调动几个字吟道:“你向下方按,我朝上面抬。虽是一般味,无钱你莫来。”苟县令笑道:“奇才,直率,佩服佩服!”两人玩罢,县令付给双倍银子,依依而别。

李延年步影而来,藏在鸳鸯楼外,见县令嫖娼,暗喜。当朝有令,凡为官嫖娼者不管官职大小,一律革职。待县令去后,李延年为拿到确凿证据,也来到鸳鸯楼,鸨婆迎道:“先生欲选何女?”老李说:“刚才苟大人要了何女?”鸨婆说:“才女,她的价高一倍呀。”老李说:“不需多言,快领我去。”老李来到才女房中,见墙挂字画,案陈瑶琴,大方雅致。其人眉清目秀,亭亭玉立,笑容可掬。叹道:“林中杜宇鸣声远!”才女说:“好一个'名声远’先生过奖了。”于是对道:“雾里牡丹馨像藏。”老李说:“好一个'心向床’呀,佩服!”于是拥抱上床。才女说:“先生出口成章,奇才也!”老李说:“小姐过奖了,小人才疏学浅,之前与你相会的苟大人才高八斗,全县第一,一定与小姐吟诗联对,妙趣无穷吧,能否告知一二?”才女说:“先生欲知就里,意欲何为?”老李说:“小人与苟大人是同僚,平时向他求教,总是不肯舍赐,能得其佳构无非是剽学而已,并无他意。”才女说:“欲得其情,价高一倍。”老李立即给她十两银子。才女喜出望外,就将与县令吟诗作对之事一一详述,老李牢记心中。

老李回到县衙,县令正在吸烟,室内烟雾缭绕。老李说:“迷雾眼花频献泪。”立即去开窗户。县令心想,这句上联好像出自己口,大惊,但不露声色,暗窥老李言行。窗子一开风就进来了,吹得桌子上的书纸乱翻,老李说:“迎风白纸与出头。”急用书压着。县令大惊,这是才女的对句。又见老李边用书压纸边说:“我向下方按,你朝上面抬。两个一般味,为何我破财?”县令如坐针尖,心想,此诗他怎么知道?莫非暗访了才女?他暗示与我有何目的?也许是巧合吧,一定要弄清底细。于是强装笑脸说:“老李才气横溢,见景吟诗联对,令人佩服,我出一上联,请不吝赐教。”老李说:“赐教不敢,不妨切磋切磋,或可相得益彰。”县令说:“天籁一声闻大雅;”老李对道:“弟子三叩迓仁风。”老李暗喜,知道县令来试他了。县令大惊,确信嫖娼让他知道了,一旦传出,定遭革职查办,如何是好?见老李举止如常,不怒不忧,像是没有恶意,但必有个人目的,左思右想,愰然大悟,他随我十年,没有迁升。为封住他的嘴巴,只得将他晋爵。于是出联道:“稗子出头如有望,”老李立即对道:“嫣花献蕊不出声。”县令喜道:“对得好!”二人心照不宣,相互夸奖。

  不久,老李如愿升迁。

【作者简介】宁普林,1941年生,湖南邵东人。从事教育、文化工作十年,交通管理工作二十五年。自幼酷爱文学,博览群书,精通诗词歌赋,擅长故事小说。数十年来各类作品纷纷靓丽于各级报刊、杂志。著有《三余拾碎》、《鹧鸪声声》、《鬼侠》、《申真人传奇》、《上广西》等。是邵东远近闻名的传奇小说作家。

绿汀文萃平台微信号  LTWCHJL1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何俊良  sdhjl1

(0)

相关推荐

  • 你不知道的孟浩然大骂乌县令襄阳新年来了一...

    你不知道的孟浩然大骂乌县令 襄阳新年来了一位姓乌的县官,自恃满腹文才,十分骄横.当他听说孟浩然面壁十年,学问过人,很不服气.有一次,天降瑞雪,他邀了一批文人学士以赏雪为名,来到鹿门寺,设下素宴,点名要 ...

  • 被遗忘在史册上的渑池清代才女之三

    [清代才女之三] 箫引楼台声自远 花依篱落色益鲜 ------渑池清代才女席慧文寻访漫记 你负责貌美如花,我负责挣钱养家.套用一句现代的流行语,席慧文的丈夫石同福当之无愧,且还外带颜值和横溢才华. 石 ...

  • 古今对联故事欣赏系列 6 。

    45相传清代一捐官,不通文墨.到某地担任主考,不能阅卷,便将考生号码写置筒中,先出者为第一,依次类推,直到名额检满为止.有人作联嘲之云: 尔小生论命莫论文,碰! 咱老子用手不用眼,摇. 联语仿主考官的 ...

  • 十则对联故事,妙语连珠

    鹦鹉能言难似凤 蜘蛛虽巧不如蚕 北宋文学家王禹偁才思敏捷,一天,太守在席上出对:鹦鹉能言难似凤.满座皆不能答,太守把这句话写屏风上,王禹偁在下面写上:蜘蛛虽巧不如蚕.太守感叹道:真是满腹经纶呀!于是, ...

  • 十则对联故事,妙语连珠,太有才

    查看对联知识技巧 鹦鹉能言难似凤 蜘蛛虽巧不如蚕 北宋文学家王禹偁才思敏捷,一天,太守在席上出对:鹦鹉能言难似凤.满座皆不能答,太守把这句话写屏风上,王禹偁在下面写上:蜘蛛虽巧不如蚕.太守感叹道:真是 ...

  • 自作多情的私塾先生(对联故事)

    欧阳询<千字文>行书 从前有个老员外,生有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儿和一个小儿子,老来得子,视若珍宝,姐姐已到待嫁年龄.因儿子还小,便请了一个私塾先生来教他.从<三字经>讲起,接着&l ...

  • 八个有趣的对联故事,文雅又幽默

    查看对联知识技巧 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 对联又称楹联,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留下许多精彩的对联,今天小编总结八幅精彩的对联故事,不论真假,且品一品其中的趣味吧! 唐玄宗的宠臣 ...

  • 古今对联故事欣赏系列 7 。

    49传张学良将军曾撰一联云: 两字让人呼不肖, 一生误我是聪明. 两字,即"不肖".此将"不肖"置后,是为同位语倒装.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令张学良不得抵抗,并退出 ...

  • 趣味对联故事(3)

    18.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同年十一月二日,日军侵占大连.败讯传来,正值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有人愤然书联于北京墙头: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慈禧垂帘听政二十余年,丧权辱国,死后却 ...

  • 四个才子与知府斗对(对联故事)

    汤显祖与<临川四梦>剧照 明代万历年间,抚州府(今江西省)临川县有四个秀才,叫陈际泰.罗万藻.章世纯.艾南英,都是著名戏剧家汤显祖的学生,有"临川四才子"之称. 汤显祖 ...

  • 解缙对联故事大全

    一.以狗嘲举人   年纪尚小的解缙,早已出口成章,能言善辩,有神童之称.吉水城有个绅士,附庸风雅,喜欢结交文人.一天,那绅士宴请名士,解缙父子也在邀请之列.其中有一个并无真才实学的举人对解缙道:&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