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振球|独处·乡居——与曾经对话
独处 乡居
黄
振
球
与曾经对话

有时候,会渴望一个人独处,与世隔绝。但这个机会很少。
偶然的机会,终于一人回到了老家,刻意潜身前往,想品味下独处的滋味。
老家的房子,建在河边桥头一侧,过桥就到了。全家人迁出后,房子就一直空置,一年偶尔回去看一两次。回去的第一件事,就是拔除院子里茶花树旁边疯长的杂草,在一次低头拔杂草的过程中,被在以杂草为家的黄蜂刺了一下,黄蜂都能用生命来保卫自已的家园,何况人呢?那一刺之痛,痛彻心底。于是决心修饰一下,费了一番功夫后,样子好了一点,准备了一些生活用具,期望有机会再次回老家的时候,能住在自已的家里。
这次成行,独自一人,
感觉有点异样,
就算是内心上与过去对话吧。
放下行李后,天还早,又像之前回老家一样,信步往之前全屋人簇居的老式客家房子看看,由于村里之前并没出过有钱有权的长辈,所以老屋建得简陋而随意。
随着人们陆续迁出居住,老房子已空无一人,静悄悄地记录着一代又一代子孙、光阴与流水。如今逐渐长满了荒草,有不知名的小树,从破败的房子里头长出,已高出了原来的房顶,有一种我们叫青葛藤的植物,爬满了房顶,开出了一串串粉紫色的花,叶子分外茂盛。
四周静悄悄的,有虫儿在青葛藤的花上飞来飞去,老房子傍山而建,山里的植物绿油油的,山上的翠竹,已三三两两地入侵到老房子的里面了。
老房子的前面,是一片水稻田。之前,当这片水田种满水稻的时候,这村里随时有人声,鸡啼,狗吠,鸭叫,充满了生机。而今,这片水稻田三三两两的种了房子,房子很新,有的在建中,房子旁边还散乱的放着建筑工具。那些没种房子的田,已经荒废很久了,高低散乱的杂草长在了田里。
这是我
小时候梦想,
未来农村
该有的样子吗?
返回自已的家,搞了一下卫生,烧了一壶水,泡一盏淡茶茶,随手打开了电视,有了声音,感觉多少有了点生活气息。茶不错,水是正儿八经的山泉水,但没人跟我分享,一人独处,有些落寞,又触景生情。
去打开大门,一阵风随即涌入,很凉爽。深吸一口,青草味直入肺腑。人显得分外放松自然,坐在门口,看到太阳光清亮透明,远山隐隐,翠绿之后青蓝。习习凉风吹来,眯着眼睛竟然昏昏欲睡。
起来去打开厨房的门,看到里面一切依旧,灶角放满了柴,柴灶的大铁锅仍盖着木盖子,生活用品还摆放好在那里。打开木盖子,铁锅已生锈了,灶台上爬满了一层厚厚的灰尘。这柴灶,已很久没用过了。

院子中间,种了几棵茶花,茶花一般在春节前后开。我偏偏出来后没回去过过春节,所以,茶花一年年茂盛,但每次不是看到未开的花苞,就是盛开之后的残花。当茶花盛开时,满院暖暖的阳光,争相开放艳红的花朵,花朵里进进出出的小虫子,那是应该多么的充满生机!主人没有欣赏到如此盛景,茶花应该很落寞吧?
房子背后,有一片空地,一棵我小时候种的苦楝树已经很大了。到冬天的时候,叶落了,便剩下满树一串串浅黄色的小果子,小果子会引来一群群不知名的鸟,吱吱喳喳的在树上吃果子。苦楝树离房子不远,在二楼的窗户上,可以用弹弓打鸟,人躲在窗户下面,鸟儿怎么也不知道有一双眼晴盯着它,有幸打下一只,可以兴奋地向小伙伴们显摆。
苦楝树侧,有我种的一棵梅,长得很好,花期也刚好是春节前后,都说“梅花香自苦寒来”,我至今不知我这棵梅花的香味是怎样的,偶尔看过也不是完全盛开的几朵,花儿小小的,花瓣薄薄的,浅粉色,淡淡的。当花儿开满枝头的时候,应该很漂亮吧?
天慢慢黑下来了,信步上楼,看到天暗黑幽蓝,白天满山翠绿的树,都隐在了黑暗之中。满天星星,忽然想到,这看星星的机会,也是很小以前的事了。我家房子离河很近,可以看到河里的流水像缎带一般泛着微光,水声不大。我小时候的多少个夜晚,都是伴着这水声入眠的,静静的站在那里,小时候的一点点,一滴滴,像这小河的流水一样,在脑海里淌过。许多开心不开心的往事,多少努力与失落,许多熟悉的面孔,都已经远去了……

村里的人,大多在外谋生,他们回的时候我没回,我回的时候他们没回。在外养成的习惯,影响了回村里的行为,一般回家都直接回自已家,很少去串门聊天。没赚到钱的不想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混得好的,回来还没坐稳,这边就有人约搞活动了。碰到本村人带回从外面长大的下一代,就要先问问“你爸是谁呀”?回答的腔调,也五花八门,有字正腔圆的国语,有地道的广东话,家乡话反倒讲得别扭极了。
夜深了,回到房间,按老习惯翻看了一下手机,看看书。关了灯,发现被子很久没用,有一种潮潮的感觉,凉凉的很不舒服,就睡不着了。睡不着的时候,人的感觉会特别敏锐,好像有不知名的小虫子,在身边爬来爬去。
索性起床,搬来一张凳子,坐在院子当中。清亮的月光,泻在院子里,一边深黑,一边微黄,我坐在这深黑与微黄之间,也一半深黑,一半微黄。如果有谁这时候看到我,保准吓一跳。这是我最熟悉的地方,又是我最陌生的地方,抬头看着月亮,特别的宁静,大脑也静止了,水声也听不到了。
我下意识的回房,
沉睡,
一夜无语。
早上起来,捧一把水洗脸,冰冷的水从脸上滑过,百般滋味涌上心头,呆了呆,水一下从指缝流走了……
作者简介
黄振球,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上陵镇人,生于1970年,职业高中毕业,教过书,在北京打工约五年,后在韶关市自己开厂,九七年来到惠州市惠阳区至今定居惠阳,职业画家,惠州市美协会员,爱好写作。


END
作者|黄振球
编辑|安礼德
征稿启事
东江文艺旨在为广大热爱写作和阅读的文友提供一个温馨、便捷、正能量的悦读、学习和交流平台。凡是具有一定文艺性、可读性、教育性的诗歌、散文、小说、评论、随笔等均可投稿。
1.邮箱:cantonpress@163.com
2.总编微信:15220651188
3.投稿:原创文章+个人简介+采风照片。
4.作品须原创首发,请勿一稿多投,文责自负。
平台申明
本文由作者授权独家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版权申明
文中部分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东江文艺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