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头下沈氏祠堂

山头下沈氏祠堂

宗祠概况

沈氏宗祠座落于傅村镇山头下村,是山头下村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所包含的二十八幢建筑中的一幢。

(沈氏宗祠)

建筑特色

位于傅村镇山头下村村南,坐东向西,前后三进,面积约900平米,保存完好,目前为山头下村文化礼堂,门前有一片广场供村民开展娱乐体育活动。

宗祠楹联

书著六朝为一代文坛领袖;

礼尊五常成千秋人伦师表。

家族历史

《山头下沈氏宗谱》 记载:山头下为“一代宗祠” 、梁时尚书令沈约后裔的聚居地。明景泰七年, 沈约三十一世孙由义乌沈宅迁居山头。

代表人物

  沈约:(441-413)字休文,世居吴兴之武康,梁初任东阳郡守,历仕宋齐二代,后助梁武帝登位,官至尚书令,封建昌侯,政绩显赫:文冠当朝,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作品区别四声,避免八病,对古体诗向律诗的转变有一定积极影响,皆注重声律,时号“永明体”。据何承天、徐爱诸家的宋史旧本,稍加更益,撰成《宋书》,又有《四声谱》、《齐纪》、《沈约集》等,已佚。明人辑有,《沈隐侯集》。现存着书《宋书》数十卷,成为研究南梁历史重要文献。卒谥号隐。

简介:

   沈易直:唐建中元年(780)获赠太师,其父沈琳官封徐国公,其女乃唐德宗皇帝李适的睿真皇后,貌似天仙,才智超凡,名传遐迩。

   沈括:字存中,徙姑苏,嘉佑八年进士,官封龙图学士,北宋科学家,改革家,晚年撰写了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

  沈遨:任将作监簿(职掌宫室、城廓、宗庙、陵寝、桥梁、舟车及其他土木营建)。

家规家训

  《沈氏家训》,共13则,即“孝父母、敬长上、敦友于、正内外、和乡族、率勤俭、禁游惰、革奢侈、惜孤寡、养贤才、尊师道、戒仆从、务耕读”。

(0)

相关推荐

  • 吉水县金滩镇桑园村夏氏宗祠

    关注我哟 吉水县金滩镇桑园村夏氏宗祠 夏氏东汉时定居金陵(今南京),隋唐从金陵迁庐陵之吉阳(今吉水),居地为吉水县北边的瓦庄洲,后又迁至桃源.沙源.明永乐年间,桃源夏氏一支迁至金滩平湖,也就是今天的桑 ...

  • 【兰溪祠堂】 范山头村祠堂与人文历史

    范山头村祠堂与人文历史 范山头徐氏宗祠位于兰溪市黄店镇范山头行政村范山头自然村西南,现存建筑为清至民国时期风格.坐西朝东,占地面积309.54㎡.平面为三开间三进两明堂,硬山顶. 前进明间五架梁带前双 ...

  • 金本镇

    陆氏大宗祠 觉初陆公祠 岁安陆公祠 门官神位 上二进的台阶两边各有一只小狮子 一座前后两层的老房子 旁边一座季章书舍 这一座可能也是书室一类,但门匾被凿掉了. 出到大堤外的江边,来到昆都山角的五显古庙 ...

  • 东莞市石排镇——李氏宗祠(37)

    2021年2月24日下午,在老乡的陪同下,参观游览位于东莞市石排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塘尾村明清古村落,我的第一站首先参观游览的是--李氏宗祠.因为了解塘尾,就要了解李姓的来源,以及李姓落籍东莞 ...

  • 澄海冠山陈氏宗祠

    7月底与岭东潮风诸位同好的澄海之行,第一站是来到澄城外的冠山村,停车该村陈氏宗祠前,随后在该村的许兄向导,开始村落中几处祠堂和古厝的走访参观以及记录. 宋代,此处前后已有先民创寨聚居十余处,元代渐并成 ...

  • 在江西,这么多“江南第一祠堂”,你觉得哪一个最牛?

    两千多年前的周代,宗庙制度诞生,但那时候宗庙为天子专有,士大夫及平民没资格建造. 一千年前,理学大家朱熹提倡建造"家族祠堂",于是宗祠才开始正式融入每个家族. 修水熊氏祠堂 在我们 ...

  • 【原创】高万祥:沈氏家族文化之旅(下)

    三.沈家多出文艺精英 自古沈家多人才.而且,千百年来,沈家的文学文艺文化精英特别多. 历古以来,沈家子弟没有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翻遍唐诗宋词,也很少有姓沈的名字.直到沈周横空出世,成为沈氏家族最大的骄 ...

  • 栖霞东部有不少“翟”姓人,亭口镇下塞口村有座翟氏祠堂

    在胶东半岛,"翟"姓的规模不算太大.笔者印象中,此前为大家介绍过的翟姓村庄,只是莱阳市羊郡镇的翟家庄. 实际上,除莱阳之外,其他县市也一些有翟姓聚居村庄.比如,在栖霞东部的亭口.臧 ...

  • 《沈氏女科辑要》卷上 第九节 带下

    (与男子遗浊同治) <素问>云∶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 又云∶脾传之肾,名曰疝瘕.小腹冤结而痛,出白,名曰蛊. 又云∶少腹冤热,溲出白液. 又云∶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 ...

  • 《沈氏女科辑要》卷上 ​第二十二节 妊娠滞下及下利

    第二十二节 妊娠滞下及下利 <本草纲目>∶妊娠下利,用鸡卵一个,乌骨者尤妙.开孔去白留黄.入漂铅丹五钱搅匀,泥裹煨透,研末.每服二钱,米饮下.一服效是男,两服效是女. 沈尧封曰∶曾试过,有 ...

  • 《沈氏女科辑要》卷下 第十七节 泄泻、滞下

    第十七节 泄泻.滞下 沈尧封曰∶乙亥初夏,傅木作妇,产时去血过多,随寒战汗出,便泻不止.余用大剂真武,干姜易生姜,两剂,战少定,而汗.泻如故.又服两日,寒战复作,余用补中汤去人参,加附子两剂.病者云∶ ...

  • 《沈氏女科辑要》卷下 第三十四节 阴脱、子宫下坠

    第三十四节 阴脱.子宫下坠 陈无择云∶产后阴脱,如脱肛状,及阴下挺出,逼迫肿痛,举动.房劳即发,清水续续,小便淋沥.硫黄.乌贼骨各二两,五味子二钱半,为末掺之,日三次. 丹溪云∶一妇产子后,阴户下一物 ...

  • 《沈氏女科辑要》卷下 第三十六节 水道下肉线

    第三十六节 水道下肉线 一产后水道中,下肉线一条,长三四尺,动之则痛欲绝.先服失笑散数帖,次以带皮姜三斤研烂,入清油二斤,煎油干为度,用绢兜起肉线,屈曲于水道边,以前姜熏之.冷则熨之.六日夜缩其大半, ...

  • 【上海沈氏女科:产后下乳】

    产后下乳:最宜温补 产后3天乳汁不下或下之甚少,速投温补之剂,从脾肾着手,还要3佐:一佐和血通络,通利乳络:二是寒性反佐以防上火:三是和胃消导以免腻滞. 生芪15克,当归10克,蛇床子10克,菟丝子1 ...

  • 陆游81岁写下的情诗《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你读过吗?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越剧<陆游与唐婉> 人的这一生,似乎都难逃'情'这一字,无论是友情.亲情.爱情都是人们所需要的.我们所熟悉的那些诗人,无论是潇洒如李白,还是忧国忧民的杜甫,都被'情'这一字所牵绊,更别说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