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阳虚损的立法组方

心阳虚损,是指阳气虚损,心失阳温而悸,神失阳温而狂,脉失阳温而挛病变。

温补心阳,是据心阳虚损病机所拟的治法。

【适应证候】以心悸、惊狂、心区绞痛为主证,以兼见面色苍白、短气自汗、舌质淡嫩、脉迟无力为心阳虚损的辨证依据。

【病理分析】此一病机,常以心悸、惊狂、心区纹痛为主证,但应兼见面色苍白、短气自汗、舌质淡嫩,脉迟无力才是心阳虚损之象。心主血脉,又主神明。血能正常营运,有赖心阳推动;神志所以明静亦赖心阳温煦。若平素调摄不慎,或感受寒邪,伤损心阳;或病中误治,发汗过多而阳随汗泄,致使心阳虚衰而无力鼓运血流,元神也就失其温养,由是遂呈心悸惊狂、面色苍白、短气自汗、舌淡脉迟。若因心之包络(冠状动脉)虚寒,则每因气候稍有改变,情绪稍微激动,心脉挛急,即呈心区憋闷或绞痛。

【立法组方】治疗此证,法当温补心阳振奋阳气,阳气复则心脉通,神得养而意识明。是以此证最宜选用桂枝、附子、人参、炙甘草为主温补心阳适当配伍半夏、生姜之属流通津液。若兼心神不安,可佐重镇的龙骨牡蛎,共呈温摄心阳之效。代表方如桂枝新加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薏苡附子散。

心气虚衰与心阳虚衰在病变上有其内在联系,所以温补心阳与补益心气两法用药大体相同,此证多呈肢冷、畏寒、脉迟征象,用药重在温通,可与补益心气法合参。

(0)

相关推荐

  • 汗证的治疗大法

    汗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组症状 汗证常见的有自汗(白天醒的时候汗出).盗汗(睡时出开,醒时则止).此外黄汗(汗色发黄面染衣).脱汗(汗出如油如珠,肢冷脉微,亦称绝汗). 自汗多属阳虚.常见心阳虚,脾气虚, ...

  • 陈老论述心绞痛的机理及立法组方

    心阳痹阻--通阳宣痹 心阳痹阻,是指气滞.血郁.痰湿痹阻心系冠状动脉病变. 通阳宣痹,是据心阳痹阻病机所拟的治法. [适应证候]以心区疼痛.憋闷为主证. [病理分析]心脏须冠状动脉输送血液供其营养,也 ...

  • 如何辨心阴不足证及其立法组方?

    心阴不足--是指心系阴津亏损病变. 补益心阴--是据心阴不足病机所拟的治法. [适应证候]以惊悸.健忘失眠.多梦为主证,以兼见胸中烦热.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象细数为辨证依据. [病理分析]心阴不足 ...

  • 气虚欲脱的立法组方分析

    气虚欲脱--益气救脱 气虚欲脱,是指元气式微,心脏功能衰竭病变. 益气救脱,是据气虚欲脱病机所拟的治法. [适应证候]以面色苍白,精神淡漠,呼吸微弱,自汗如珠,心悸心慌,脉微欲绝为主证. [病理分析] ...

  • 心气不足的立法组方

    心气不足--补益心气 心气不足,是指卫气亏损导致心气不足病变. 补益心气,是据心气不足病机所拟的治法. [适应证候]以精神恍惚,语无伦次,悲伤欲哭,常怀恐惧,心悸,健忘为主证;以兼见短气.自汗,舌质淡 ...

  • 久蹲久坐站立后,头晕眼花主要原因:心阳虚损,中医补阳好方法。

    久蹲久坐站立后,头晕眼花主要原因:心阳虚损,中医补阳好方法。

  • 气温渐降,胸痹多发,应如何立法组方?

    胸阳痹阻而呈疼痛,总宜通阳宣痹复其心脉之常,欲使心脉复常,贵在消除痹阻原因.针对形成心阳痹阻病机组方,约有以下几种配伍形式. 心阳虚损:每于疼痛之外,兼见舌淡,脉沉弦或迟弱等阳虚征象.良由心气虚损不能 ...

  • 赵炳南87例皮肤病医案立法与组方用药规律探讨

    对赵炳南皮肤病87例医案用药从功效.四气.五味及归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清热药.苦寒药.心肝经药物使用最多.以方测证,概括出 赵炳南以湿热立论,强调脏腑辨证, 善从心肝火盛论治. 突出清泄与宣透, ...

  • 糖尿病如何辨证立法、组方

    辨证是中医的灵魂,任何一种疾病的立法组方施治都需要建立在正确的辨证的基础上.糖尿病应辨证为何证?其实在2000年前张仲景的<伤寒论>早有定论,仲景辨证为:"厥阴之为病,消渴&qu ...

  • 五参顺脉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组方:西洋...

    五参顺脉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组方:西洋参30克,丹参30克,北沙参30克,苦参30克,三七参(即三七)30克,麦冬30克,赤节50克,川芎30克,降香50克,秦艽30克,冰片15克. 功效:益气养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