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培春:推铁箍
相关推荐
-
卞阿根 | 滚铁环
[往期回读] 有客南方来 我的初中堆草堆 带父母进城 赵一锅 我是老前辈 诗话骚狗山 大桥镇 卞阿根 作者卞阿根先生:1955年生,江都文史学者,大桥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曾做过教师, ...
-
村里的那口井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2016-02-29 10:31 王金海 村中心的那口井. 我的老家在龙游北乡一个自然村.记得小时候,村里只有20来户人家,现在村里也不过居住百多人口.一直以来,村民的饮用 ...
-
【万家灯火】宫国庆:《家乡的七月》
[总第026602期] 家乡的七月 作者:宫国庆 华北的七月,一个流火的季节.滚滚热浪,铺天盖地般地席卷着城市和乡村,气温不断地刷新历史记录再创新高.处处汗流浃背,处处"清蒸红烧&quo ...
-
【桐梓妇联】“家庭”童谣║家,是心灵的港湾;童谣,是港湾的小船
童谣 家庭 家,是心灵港湾.古今中外,描写"家"和"家庭"的诗词歌曲.散文.小说,已经不计其数,描写"家庭"的童谣也不少,给家庭注入了温馨感 ...
-
浙江作家‖【我们的童年】◆林英
作者简介 林英,浙江临海人,文学爱好者.工作之余参加过古诗词比赛,得过奖项.有调研文章.新闻信息稿.散文.诗词见于社区矫正宣传网.浙江新闻App.小楼听雨诗刊.散文网.当代诗歌地理等等媒体.诗观:好诗 ...
-
水塘村的变迁(诗)
水塘村的人很穷, 守着清甜的塘水一贫如洗. 那一年,水塘村地下勘探出了盐, 村民们终于笑出了带咸味的泪水. 水塘村的人晒盐.熬盐.真空制盐-- 一日三餐开始有滋有味. 后来,水塘村发福成了喧闹的集市, ...
-
【总第428期】《特别推荐》【智泉流韵】主编郭进拴最新原创散文:《推桶箍》
[郭进拴原创]推桶箍 桶箍者,箍桶之物也.但在我们小时候,这种扁扁的指把宽的铸铁圆环却算是我们玩起来得心应手的"时尚"玩具了.我们常常推着桶箍四处转悠,转遍了乡村的角角落落东西南北 ...
-
乡间石巷清河塘,船家姐弟旧时光
作者:京京???? 糖粉编号:057485 合肥糖粉 微博:@naonao的小派对 每到春天~爷爷奶奶就会张罗着回老宅一趟~ 一直想给娃们感受下爸爸小时候长大的地方- 满载爸爸童年回忆的地方~ 生活在 ...
-
行走丨芦苇
许多年后的春天恍惚而来,杏花.桃花.梨花.玉兰花.连翘花.紫荆花.紫叶李花.樱花.二月兰花,开满花赶趟,开得迷人眼,让人忘记了"年年岁岁人不同"的感伤. 天气时好时坏,阴雨.风沙. ...
-
【佳作欣赏】| 王一甩作品:钓水鬼
【佳作欣赏】| 王一甩作品:钓水鬼
-
【我的童年征文】过去、现在
[我的童年征文]过去.现在 作者:王心刚 周末,天空飘起丝丝细雨,出门不便.不过即使是天晴,也难保不堵车,而成为交通的牺牲品.所以孩子整天都呆在家里,一会儿上网,一会儿看电视,如此反复着,我揪心的看着 ...
-
牛富贵 | 商都县地域娱乐习俗简语四则
商都地域娱乐习俗之一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商都地域乡村有这样一种娱乐习俗,将自然界的青石块做成形如"锅奎饼"状大小的长方体,称"钢". 其玩法:在平坦的大街上, ...
-
梁立华:我的父亲母亲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连着国风. 我的父亲母亲 文/梁立华 哥哥嫂嫂家乔迁之喜,恰逢双十一.爸爸妈妈从湖北农村老家来到武汉,带来一大堆东西,鸡蛋.酱黄豆.青辣椒丁.收拾好的鸡--姐姐.哥哥和我 ...
-
【老行当】 箍桶匠 “修理大小脚盆,打箍打油”
小时候,在小巷子里时常听到"修理大小脚盆,打箍打油"的吆喝声,那是箍桶匠来了.这些人一般也是走街串巷,肩挑担子,嘴里吆喝着.其实真正箍桶的不多,多是修桶的,夏天时,有许多人家的水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