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CT/先天性心脏病CT扫描技术专家共识

每天睁开双眼,你能看到一窗的阳光,请你微笑,这是生命的所赐,世界没有抛弃你。每天叫醒耳朵,你能听见家人的呼唤,请你微笑,这是生活的给予,幸福没有远离你。这一切都是清新的美好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快乐。缩小烦恼,放大拥有,你的世界才是温暖的。寻找能支撑自己的东西,听一首平复心情的歌,明日醒来,故事翻篇。

胸部&先心CT扫描技术

胸部 CT 扫描技术

一、适应证

1.纵隔:肿瘤、淋巴结肿大、血管病变等。

2. 肺:肿瘤、结核、炎症、间质性和弥漫性病变等。鉴别肺门增大的原因, 区分血管性结构、 淋巴结肿大和肿块。

3.胸膜和胸壁:定位胸膜腔积液和胸膜增厚的范围与程度, 鉴别包裹性气胸与胸膜下肺大泡, 了解胸壁疾病的侵犯范围及肋骨和胸膜的关系, 了解外伤后有无气胸、 胸腔积液及肋骨骨折等情况。

4.心包和心脏:明确心包积液、 心包肥厚及钙化程度,鉴别心脏原发或继发肿 瘤。

5.大血管病变:诊断各种胸部大血管病变, 包括主动脉瘤、 夹层动脉瘤、 肺动脉栓塞、 大血管畸形等。

二、检查技术

1.常规平扫:(1)体位:仰卧位,头先进,两臂上举抱头,身体置于床面正中。驼背或不宜仰卧者、对少量胸腔积液和胸膜肥厚进行鉴别诊断者可采

用俯卧位。扫描范围为从肺尖开始到肺底。

(2)参数:常规胸部 CT扫描采用螺旋扫描方式, 采集层厚≤1 mm,重建层厚 5~7 mm,层间距 5~7 mm。对于呼吸困难不能屏气者或婴幼儿, 扫描中应适当加大螺距,缩短扫描时间, 以减少运动伪影。

2.高分辨率成像:肺弥漫性、 间质性病变以及可疑支气管扩张时, 可采用高分辨率扫描模式, 层厚和层间距均为 0.6~1.0 mm,采用高分辨率算法

重建。

3. 增强扫描

(1)常规增强扫描:对比剂用量60.0~ 70.0 ml,流率 2.0~ 2.5 ml/s,延迟扫描时间30~ 35 s。扫 描 范 围 和 扫 描 参 数 同 常 规 平 扫 。

(2)胸 部 CTA:对 比 剂 用 量 80.0~100.0 ml,流 率3.0~3.5 ml/s,延迟扫描时间依据对比剂智能追踪技术测定,通常为 12~18 s。

三、图像处理

纵隔窗窗宽 300~500 HU,窗位 30~50 HU;肺窗窗宽 800~1 500 HU,窗位- 600~- 800 HU

先天性心脏病 CT 扫描技术

一、适应证

怀疑先天性心脏病, 如房间隔缺损、 单心房、左侧三房心、 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主动脉 -肺动脉间隔缺损、 法乐四联症、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等。

二、相关准备

1.镇静:新生儿及不能配合的受检者口服或从肛门给予 10%的水合氯醛 0.4~0.5 ml/kg 镇静。

2.心电电极的位置:电极可以酌情贴在双臂和腿上。

3. 呼吸训练:除婴幼儿外, 需要对受检者进行呼吸训练, 屏气时间达 8~10 s。若受检者在镇静状态不能屏气, 可以通过捆扎胸部束带抑制胸式呼吸再进行扫描。

4. 辐射防护:由于受检者中婴幼儿多见, 辐射损伤带来的风险增加, 可在头颅、 颈部、腹腔、盆腔分别用铅衣片进行防护。

三、检查技术

  1. 扫描体位及参数:

(1)体位:仰卧位,根据静脉针的位置选择头先进或足先进, 两臂上举抱头,身体置于床面正中, 侧面定位像对准人体正中冠状面。如果受检者为镇静后的婴幼儿, 可将上臂自然放于体侧。扫描范围为胸廓入口至左膈下 5 cm。

(2)参数:重建层厚和层间距为 1.25~2.50 mm。考虑到儿童的辐射防护, 5岁及以下受检者管电压为100kV ,5岁以上为 120 kV;管电流采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

2.注射对比剂方法:

(1)对比剂用法:通常采用含碘 350 mg/ml 的非离子型对比剂, 婴幼儿可根据疾病和体质量, 将对比剂稀释为含碘量 150~250 mg/ml或降低注射流率。根据扫描方式成人用量为 30.0~80.0 ml,婴幼儿用量为 1.5~2.0 ml/kg。5岁及以下受试者注射流率为 1.0~2.0 ml/s,5岁以上为 2.0~ 3.0 ml/s。为避免无名静脉内高浓度对比剂对周围结构显示的干扰, 尽量选择右侧上肢静脉或右侧下肢静脉注射对比剂。

(2)扫描起始时间的确定:扫描起始时间指从注射对比剂到开始曝光扫描的时间。

确定扫描起始时间的方法主要有:

①经验值法:2岁及以内患儿, 若对比剂经头皮或手背静脉注射, 延迟时间为 11~14 s;经足外周静脉注射,延迟时间为 14~16 s;2岁以上患儿在上述基础上适当延长 2~5 s。② 小剂量同层扫描时间曲线测定法:自肘静脉小剂量注射对比剂, 进行 ROI 同层动态扫描, 测量 ROI 的时间 -密度曲线, 曲线峰值时间即为扫描延迟时间。对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受检者,需要在肺动脉层面测量肺动脉和主动脉2个 ROI,两者均强化即为扫描延迟时间。

③实时血流检测法:设定肺动脉层面作为连续曝光层面,并 选 择 对 比 剂 观 察 ROI(肺 动 脉 和 主 动 脉 2 个ROI),注射对比剂后, 实时观察 ROI CT值上升情况,当 CT值达预定值后, 手动触发扫描。对心内结构存在复杂畸形者 (如心内膜垫缺损、 单心室等 )加扫第二期, 扫描延迟时间为注射对比剂后 35~45 s,即第一期扫描后的 8~15 s。

四、图像后处理

1.VR 显示:可以系统观察整个心脏和大血管的关系以及空间位置, 显示直观立体, 通过不同的体位可以观察到相应的血管变异。

2.薄层 MIP 显示:可以观察局部的解剖结构和变异,层厚通常选择 5~10 mm。

3.MPR后的图像:

(1)横断面:断面图像与身体长轴垂直, 显示人体横断面影像, 是显示心脏大血管的常规体位。

(2)短轴面:断面图像与心脏长轴垂直,显示心脏短轴面影像, 范围包括心尖至心底部。心脏短轴适于观察心室的前壁、 侧壁、后壁及室间隔,也适用于观察主动脉瓣。

(3)长轴面:断面图像与心脏长轴平行, 显示心脏长轴面影像。心脏长轴面适用于观察二尖瓣、 左室根部、 主动脉流出道和心尖部病变

任何一项工作,不管是个人或群体去进行,都需要反复操作、辛勤劳动才能完成。每一次具体实践的过程中,都会有成绩与失误、经验与教训,及时总结就会及时取得经验教训,提高认识和工作技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