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伤寒论》条文名词解释
相关推荐
-
想学好中医,去熟读《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最佳捷径
当今医界,有一通病,不肯在经典上下苦功,只喜欢看医案,记单方,偏方,验方.碰上简单的病,也许可以应付.碰上复杂的病症,就心中茫然,不知所措了. 现在的病人,多是医院久治不愈的难病大病,往往同时具有几个 ...
-
学习中医,为什么要背熟《伤寒》《金匮》条文?
中医尊仲景为医圣,为医界圣人.有什么道理?为什么不尊<内经>的作者黄帝歧伯为医圣?因为<内经>只是给中医理论提出生理病理大纲,且以针灸治病为主.临床具体操作,尚未达到精密程度. ...
-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65条)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65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165.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伤寒发热,是病在表,汗法是正治.但发汗之 ...
-
中医是朴素的经验医学
编辑整理 隐市 中医是朴素的经验医学 我们常说,中医药是古人在同疾病作斗争中实践经验的总结,这话不假,但是,为什么原本简单易懂的经验总结,到了现在,却变得五花八门,神秘莫测而疑难重重呢? 先看今日安 ...
-
远怀说伤寒(14)——条文十六、十七
原创 远怀中医 星光片羽 昨天 中医随笔 第82篇 文章字数:750字 阅读时间:3分钟 16.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 按:太阳病正确的治法是发汗,邪 ...
-
如何对中医经典伤寒论少阴病辨证分析?可从这两点考虑!
如何对中医经典伤寒论少阴病辨证分析?可从这两点考虑!
-
白话伤寒(1)
我们就从伤寒论条文的第一条开始.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是伤寒论的第一条,文字虽然少,其是伤寒论提纲中的提纲,涵盖的意义很多.这一条,我个人认为隐藏了几个字.当然,在汉代由于竹简写字,能 ...
-
远怀说伤寒(34)——条文卌九、圩、圩一、圩二
远怀说伤寒(34)--条文卌九.圩.圩一.圩二 原创 远怀中医 星光片羽 今天 中医随笔 第110篇 文章字数:510字 阅读时间:约2分钟 条文49.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 ...
-
中医经典学习——《伤寒论》名词解释2
<伤寒论>名词解释2 1.伤寒:伤寒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使之一切外感病的总称.狭义伤寒, 是之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 2.失溲:溲,一般指小便.本条之失溲指二便失禁. 3 ...
-
中医经典伤寒论经方——当归芍药散原条文:...
中医经典伤寒论经方--当归芍药散 原条文:妇人怀妊,腹中绞痛,当归芍药散主之.("妇人妊娠篇") 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妇人杂病篇") 病机 :肝 ...
-
中医经典伤寒论甘草泻心汤。原条文:狐惑之...
中医经典伤寒论甘草泻心汤. 原条文: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暍,甘草泻心汤主之. 病机:湿热毒邪 ...
-
中医经典伤寒论黄芪建中汤。原条文:虚劳里...
中医经典伤寒论黄芪建中汤. 原条文: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 病机:中焦阴阳两虚. 临床应用: A.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处方:炙黄芪40g,桂枝10g,白芍30g,藿香12g,半夏12g,炙甘 ...
-
中医经典——伤寒论原文整理(必背条文)
中医经典——伤寒论原文整理(必背条文)
-
中医经典——伤寒论108条背诵条文
中医经典——伤寒论108条背诵条文
-
中医经典伤寒论,浅谈六经辨证体系,分享中医传承经典!
中医经典伤寒论,浅谈六经辨证体系,分享中医传承经典!
-
中医经典伤寒论六经辨证浅析,如何认识三阳三阴病,一次讲明白!
中医经典伤寒论六经辨证浅析,如何认识三阳三阴病,一次讲明白!
-
中医经典伤寒论第53讲---热入血室,少阳病小结
中医经典伤寒论第53讲---热入血室,少阳病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