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组研究的挑战-相关的新兴技术
相关推荐
-
Nature Microbiology | 通过单细胞病毒标记来定义人类肠道宿主-噬菌体网络
推荐:江舜尧 编译:灵筠 编辑:十九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Mária Džunková等人于2019年8月5日在Nature Microbiology(IF:14.174)在线发表了题名为<Def ...
-
佳作推荐|迄今最全面的人类肠道噬菌体数据库发布
本期带来一篇近日发表在Cell上的佳作,该研究整合了迄今为止最全面最完整的人类肠道噬菌体基因组数据库高质量.大规模的噬菌体基因组对后续病毒组学的研究方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精彩的数据分析.流畅的研究思路 ...
-
Cell:科学家最新鉴定,人体肠道含有14万种病毒,已知不足50%,城乡居民噬菌体各不同
人类的肠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环境.除了细菌外,数十万种称为噬菌体的病毒也可以在其中生活,它们也会感染细菌.肠道微生物组是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肠道微生物组的失衡会导致疾病和复杂的疾病,例如炎症性肠病, ...
-
Nature | 母乳喂养可调节婴儿肠道病毒组的逐步聚集
推荐:江舜尧 编译:小鹿同学 编辑:小菌菌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微生物学系Frederic D. Bushman等人于2020年4月15日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发表题目为<The ...
-
土壤宏病毒组的研究方法与进展
导 读 土壤是病毒遗传多样性的储存库,但由于土壤自身特性及技术手段的限制,基于传统培养方法对土壤病毒的研究及功能认知存在局限性.宏病毒组学技术能直接从土壤环境样品中获取病毒基因组,随后通过高通 ...
-
科研 | 将肠道噬菌体基因组与2型糖尿病相关联的人类肠道噬菌体谱(国人作品,IF:8.496)
导读 肠道菌群被认为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关键因素,各种人类慢性疾病都可能与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生态失调有关.而噬菌体则被认为是人类肠道生态系统中含量最丰富的生物实体.在这项研究中,为了更好地了解人类肠道中的噬 ...
-
研究发现帕金森病相关新机理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郑瑞茂研究员团队在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DJ1-Nrf2-STING axis mediates the ne ...
-
余桂清肿瘤药对、药组研究
药对(也称对药)和药组,是指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两味中药配伍而成,是方剂中最少的组方形式.它构成简单,却具备了方剂的基本主治功能,是中药遣方用药特点之一. 药对组合简单,但作为药对的两味药绝 ...
-
MPB:上海巴斯德所崔杰组-RNA病毒组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为进一步提高<微生物组实验手册>稿件质量,本项目新增大众评审环节.文章在通过同行评审后,采用公众号推送方式分享全文,任何人均可在线提交修改意见.公众号格式显示略有问题,建议电脑端点击文末阅 ...
-
筋膜学研究与疼痛相关的临床思考
深圳大学 王军教授 筋膜学(Fasciology)是我国学者原林教授于2003年在世界上首先提出并不断完善的原创性科学理论体系.它是基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中国数字人研究'.国家重点 ...
-
新型储能十四五规划正在研究 机构预期相关产业“十四五”期间实现57.4%的复合增长(附股)
来源:同花顺综合 作者:C闻 2021-04-15 16:13:15 关键词: 十四五规划 主题研究 行业研究 储能概念 光伏 利好 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李冶14日表示,正组织开展新型储能"十 ...
-
科研 | 借助转录组及代谢组研究柑橘叶片和花中挥发性成分(国人佳作)
编译:Jerry,编辑:十九.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柑橘挥发性成分研究主要集中在果实,其叶.花的挥发性成分鲜有报道.柑橘叶.花中富含具有特殊芳香的挥发性成分.为了探究柑橘叶.花中的挥发性 ...
-
科研 | 中国农科院Front. Microbiol.:薇甘菊的根际微生物组研究为植物适应和入侵提供新见解
编译:逍遥君,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是一种有害的入侵植物,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破坏.土壤微生物组在薇甘菊的入侵过程中起 ...
-
科研 | mSystems:多组学方法揭示食用发酵食品与肠道微生物组和代谢组的系统性差异相关
编译:小鹿同学,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生活习惯(如饮食)强烈地影响微生物组的结构.多样性和组成.尽管过去几年人们对发酵食品愈发感兴趣,但还没有任何研究专门在大规模人群 ...
-
Nature子刊 | 肠道菌群代谢组研究表明饮食中的丝氨酸会让大肠杆菌在炎症的肠道中更加具有竞争力
推荐:江舜尧 编译:小鹿同学 编辑:小菌菌 美国密歇根大学内科系消化内科Nobuhiko Kamada等人于2019年11月4日在微生物学顶级期刊Nature Microbiology发表题目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