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试题(7)

论抗日战争

32.“我们的力量在数量上要比国民党的军队少十倍或二十倍”,这句话算不算一个病句?

应该算。

33.“答案就是,红军和苏维埃政府已在他们区域内的全体人民中,造成了一种磐石般的团结,因为苏区中的每一个人,都准备为他的政府反抗压迫者而战,因为每一个人都是志愿的、自觉的、为着他自身的利益和他认为正确的信仰而战。”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团结的力量是巨大的。当然,真正的团结必须要求全体人民都是志愿的、自觉的、为自身利益和信仰而战的。

34.“人民必须有组织自己和武装自己的权利。”——毛泽东

35.“阿比西尼亚”是什么?它的“覆辙”是指什么?

“阿比西尼亚”就是“埃塞俄尼亚”,是东非一个国家。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尼亚,埃方固守一狭隘防线而导致失败。

悬赏两百万元的首级

36.林彪以“__________战”(战术名)创始者著称,冯玉祥将军曾就这种战术发表过评论。

短促突击

红军剧社

37.“这些剧团使我奇怪的不是他们向世界提供什么有艺术价值的东西,他们显然没有,而是他们设备这么简陋,可是却能满足真正的社会需要。”你从中能读出什么?

这个就是实用主义。不去考虑什么艺术形式,也不担心设备简陋,只要能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能够开发民智,燃起老百姓抗日激情就可以了。

另一方面,我们永远相信:人,人的努力是第一位的。

38.斯诺说:“你知道在某种意义上你也可以把整个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看作是一个盛大的巡回演出,与其说是为了保卫某种思想的绝对正确,不如说是为了保卫这种思想的存在权利。”请评价这句话。

这话说得太好了。特别像西哲说的——“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某种思想正确不正确,不能不加辨别地一棍子打死,起码要有平等对待不同思想的宽容态度。

39.“他们通过宣传和具体行动使亿万人民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了新的概念。”这是什么作用?

这个就是宣传教育的作用。

(0)

相关推荐

  • 纪念教员

    1893年12月26日,教员出生在湖南湘潭. 回顾教员波澜壮阔的一生,他只想让我们记得他就是一名教员. 1970年,教员同斯诺谈话时说过:"什么"四个伟大"(伟大导师,伟 ...

  • 我们怀念您

    我们怀念您(诗歌) 飞翔 您已经走了四十四年 我们一直怀念您 您的心里始终关注天下穷人 不朽著作指引我们追求真理 有人还憎恨您的言行 那是您大公无私阻拦了他们出人头地 那是您一身号令打到了他们的专横奢 ...

  • 还说《大秦赋》 ——兼谈民本思想

    还说<大秦赋> --兼谈民本思想 朋友读过我写的<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一文以后,该给我发微信问道:你两次写了对<大秦赋>的不满,对这部戏深仇大恨呀? 无语.元旦想了三 ...

  • 庄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两个内涵,你真的读懂了吗?

    这一篇<胠箧>里面,庄子提出了一个比较偏激,但也非常有名的观点"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很多人认为,这句话并非是庄子本人的意思,非常消极,也非常反常.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圣 ...

  • 被褐怀玉——《道德经》感悟(70)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被(pī)褐怀玉. 从这一章开始到第八十一章结束,就进入<道德经>的总结 ...

  • 《红星照耀中国》试题

    <红星照耀中国>试题 1."埃德加·斯诺"的英文拼写是(  ). Edgar Snow 2.<红星照耀中国>的扉页上印着"TO NYM" ...

  • 《红星照耀中国》试题(3)

    汉代青铜 12.本节题目拟为"汉代青铜",有什么用意吗?遍读本节也没有发现作者并没有写哪一件具体的汉代青铜器,那么,"汉代青铜"指什么呢? 历史是过去的新闻,新 ...

  • 《红星照耀中国》试题(4)

    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 遭白匪追逐 15."疸毛瑟枪"是个什么鬼? 查了百度,语焉不详.存疑. 16."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  )黑色的大胡子.&q ...

  • 《红星照耀中国》试题(5)

    贺龙二三事 19.在本节中,斯诺见到了贺龙了吗?是通过谁来写贺龙的?这样的写法叫什么? 在本节中,斯诺没有见到贺龙.是通过一个红军指挥员李长林来展开对贺龙的描写的.这样的写法叫间接描写. 20.&qu ...

  • 《红星照耀中国》试题(6)

    第三篇 在保安 苏维埃掌权人物 24."保安"是现在的哪里? 即现在的"志丹县",为纪念红军领袖刘志丹而改现名.地处延安西北山区中. 25."他是个面 ...

  • 《红星照耀中国》试题(8)

    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童年 40."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主要是写谁的成长经历? 毛泽东. 41."我如果公开反抗,保卫自己的权利,我父亲就软了下来."从这 ...

  • 《红星照耀中国》试题(9)

    革命的前奏 47.毛泽东说:"可是我养成了读报的习惯.从一九一一年到一九二七年我上井冈山为止,我从来没有中断过阅读北京.上海和湖南的日报."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青年时期养成一种好习 ...

  • 《红星照耀中国》试题(10)

    第五篇 长征 第五次围剿 56.斯诺为什么说"外国人所写的关于华南苏区的一切材料都是第二手材料"? 因为"在华南苏区的全部历史中,竟没有一个'外来的'外国观察家曾经进入红 ...

  • 《红星照耀中国》试题(11)

    大渡河英雄 63.(刘伯承)在彝族的总首领面前同他一起饮了新杀的一只鸡的血,他们两人按照部落传统方式,歃血为盟,结为兄弟. 64.这两批先锋部队日夜兼程,休息.吃饭顶多不超过十分钟,这时还得听筋疲力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