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多年后探望崇明浜镇一棵古桂花树

2021年3月6日回崇明浜镇后,听弟弟说,现在浜镇郭家大院里的桂花树还在,它是浜镇最有代表性的浜镇老树了。我估它的计树龄大概也有两百年左右了(正确推断,需由园林专家测验),是见证崇明历史上四大名镇三百年来兴衰的仅存的古树了!因抹不去浜镇曾经是崇明的四大名镇之一,所以对该树的保护,就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浜镇的古桂花树经历近两百年的风风雨雨,存活至今,遇到了好时代了:因崇明岛进入建设世界级的生态的,不仅重视种植新树,一定会更加重视保护古树,包含保护浜镇的古桂花树,我们期待相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古树,是树林之魂!如果,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中缺少对古树的保护,应该说也是一个瑕疵!

回顾浜镇的四大望族,在我的印象中最深的有两家:一家在大桥(现在称作“浜镇公路桥”)西边的龚家大院,俗称“西万兴”的大院内栽有树木和小花园,其中有棵板栗树,小时候用竹竿打过树上的板栗,让它掉下来;一家在就是大桥东边的郭家大院内有棵桂花树,小时候也用过竹竿打过桂花,让桂花掉下来。西边“西万兴”大院内的树木早已消失,但郭家大院旧址内的那棵古桂花树,经过漫长岁月的风风雨雨,它原先主人的旧房子早已荡然无存,但它却活下来了,可见其难得和珍贵了!

我回浜镇来去匆匆,这是我于1954年离开浜镇后首次听说,并特为去探望那棵古桂花树。因它深藏在内宅天井内,别人不是想见能见到的。我见到它,大概还在四十年代了,故事慢慢地说。

我听到古桂花树还在,便问:还开花吗?

答:还开花!

答:一听浜镇古桂花树还开花!太出乎我的意外了,因我认为它早已不在了!

这次我在浜镇的停留时间非常短暂,前后只有七十分钟,但我还是挤出时间,马上去看望原先生长在浜镇四大望族的郭家大院里的桂花树。我估计该树,是在建造郭家大院时,几乎同时栽种!该树的北面是地面上铺着大方地砖的郭家大厅和一个庭院,庭院内的东南角,栽种一棵芭蕉树,庭院的西边有座古楼。

讲起该桂花树,我们小时候,还帮助它的主人,是一位小脚伶仃的孤寡阿婆,我们称呼她为“祥妈妈”。有年叫她的晚辈,我的同学郭锡瑞,同学又约了我与他一起帮她摘桂花,所谓“摘桂花”,其实是“打桂花”,我们把报纸铺在树根下,用竹竿敲打桂花,花瓣纷纷落地,随后把桂花捡起,交给她。当年我们约十岁左右,大概她已六十以上的老太了,如果小于这个年龄,用不着呼喊我们帮助摘桂花,自己也能完成。所以她还在世的话,也有百三四十岁了!

那棵桂花树,我在撰写浜镇忆旧中,两次写到过它。

第一次,2011年8月有段描写她的文字:

“梳理脑海中浜镇望族的粗略印象后,脑海总浮现空荡荡大宅大院,人少房多,空房多空寂多。深宅内院的孤寡老太定会更显孤独,有的房门上装有一弹簧铁片,一头挂着铜铃(里面挂有小铜球的铜铃),一头固定在房门上,当开或关门时,门铃晃动后发出“叮叮铛铛”的响声,使空荡荡的房间里一下子增加了一种欢乐、热闹的梦幻声息,但稍后门铃又恢复到静止状态,回归到那种冷清的单人世界,人住在这儿不怕孤寂吗?一些朦胧的印象难以磨灭,便胡诌了了几句:

          孤 

关门铃虽响,空静有谁知。

推窗宁无声,只闻窗枢吱。

寂寞冬夏同,孤身伴孤影。

昼望孤树伴,夜看孤灯明。

孤树惜孤太,花蕾堆满枝。

丹桂藏深院,清幽关不住。

飘香袭街坊,四邻皆醉痴。

花落能再开,长叹人勿如。

悠悠空叹息,妇怨湿双珠。

大宅院虽是人们的梦想追求,但当真正拥有后又会怎样呢?

第二次,2017年7月撰写时,感觉前面写得有点悲切,故重写了:

“再走进铺着大方块地砖的大厅,感觉很大,阴天时很潮湿。东边的墙边上堆放着好几只大木箱,据说是住在里面一位孤寡老婆婆结婚时娘家的陪嫁箱子。老婆婆很开朗,有时见到我们这些孩子还要交谈几声,早晨经常见到她拎着一串,用黄纸和丝草制成的冥品,拿到镇上早市里售卖。她家的小天井里,有一棵很大的桂花树,有年摘桂花时,叫上他的晚辈,因他是我的同学,故有时叫我一起到她家里,在桂花树的树根边铺好纸张,用竹竿敲打桂花,然后收集落在纸上的桂花。阿婆收到桂花后,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我们也感到很开心,好像做了一件'大事’。”

下图:13时42分拍摄的照片,当时还没有意识到照片里右边的大树,就是浜镇的郭家大院里的古桂花树。

  下图:2021年3月6日14时23分知道后,用相机拍摄的古桂花树。现在已很少带相机外出拍照了,因回浜镇,想拍摄点历史照片,才带上了笨重的单反版相机。能拍摄到这棵古桂花树的照片,也算没有白带相机了!

下图:14时25分用手机拍摄的浜镇古桂花树,照片更清晰:南面那堵墙,就是原先栽种桂花树天井里南面的那堵墙,另外它的东面和北面都是墙连着大厅,西边有扇门,开门后可以进入天井,因空间狭小,所以桂花树向上长,显得高大!现在围墙都拆除了,使桂花树有了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阳光,茁壮成长,长得很粗壮!现在,见到桂花树西边的那间房子,就是原先“祥妈妈”的住房旧址。

那堵原先天井里的南边的墙外面,还有一棵低矮的树,估计也有点树龄了!但我对它没有印象。

   下图:本文中谈到的陆文彬与郭锡瑞,现今都是耄耋老人了,因时间关系,我们相见时没有回忆那段相关古桂花树。郭锡瑞夫人看到我探望他们时,说:“前几天郭锡瑞还谈起陆文彬......”可见儿时的玩伴,总是牵挂着!老郭听到此话时开心地露出了笑容!

 

(0)

相关推荐

  • 桂花香了,中国秋天最美的5个赏桂地!你去过几个呢?

    要说秋天真的是一个出游的好时节呀,秋高气爽去哪里都很舒服,为了不辜负这美好的秋日时光,那我们为何不找一处花香四溢的地方来度过我们的秋天呢? 桂花香了,是时候该去看看清幽雅静.暗香浮动的景色了,下面小编 ...

  • 又见高山

    山下卖东西的小女孩,极其可爱淳朴.我问她怎么卖,她口齿不清,胆怯而又童稚地回答说,竹竿三块钱一根,五块钱两根,松球五块钱一个.回答后抿着嘴,两手局促,害羞地看着其他地方. 我现在忽然很后悔,那时应该买 ...

  • 涨知识┃徽州古城的10个冷知识你知道吗?

    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的徽文化博大精深 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在文坛艺苑中独树一帜 接下来就聊一聊 徽州常见的10个民间小知识 01 墙上的菱形铁片是什么? 在徽派古民居的房子外墙上经常可以看见一个个菱形 ...

  • 七十多年后又见“浜镇桂花王”的桂花了!

    2021年3月6日回上海崇明浜镇老家后,听弟弟说,现在浜镇望族郭家大院里的桂花树还在.现在,它是浜镇最有代表性的浜镇老树了.我估计它的树龄也有两百年左右了(正确树龄,需由园林 专家测验),是见证崇明历 ...

  • 历经十年弄明白了崇明浜镇最后一代车木锭子工匠世家

    崇明浜镇最后一代车木锭子的工匠今何在? 陆文彬 2011年8月21日我撰写的<崇明浜镇忆旧>一节时,其中描述镇上车木锭子的摊位,说:"还有制作木锭子的摊,两个住在浜镇东边,沙沟方 ...

  • 崇明浜镇古桂花树

    看到崇明浜镇古桂花树后,我为它呼号争取保护!                      陆文彬 2021年3月6日回崇明浜镇老家后,讲起历史上曾是崇明四大名镇之一的浜镇,还有啥"老古董&qu ...

  • 崇明浜镇新行业,侄子陆明为我拍摄浜镇快递寄存点

    崇明浜镇快递物流传速之快超我想象! 陆文彬 上海崇明浜镇快递的"寄存点",是快递公司的业务的扩展点.通常由符合加盟快递公司条件的店家和个人申请,或快递公司为了业务扩展的需要,主动邀 ...

  • 西藏之旅(六十八):卡嘎镇旁的美丽“小错”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从拉孜县城的曲下镇,经昂仁县城的卡嘎镇到桑桑牧场,107公里的路段上有两个看点:一个是卡嘎镇旁边美丽的 ...

  • 西藏之旅(六十九):加加镇——大仲巴

    今天从日喀则地区进入阿里地区,目的地是与尼泊尔相邻的普兰县城,全程600多公里,一路驰向西北,有点远,还好路上大部分路段限速70公里,所以到达普兰县城时,天色尚早. 从加加镇到大仲巴县是今日路途的第一 ...

  • 西藏之旅(六十八):桑桑镇——加加镇

    从桑桑镇到加加镇这一路,既无崎岖纡曲.重岩叠嶂.百步九折的名山大川,也无波色明明.鳞浪层层.澄澈见底的江河湖泊,从下午6:00至晚上10:00,这4个小时的路程,属于后藏驰行历程中最为平淡无奇的一段. ...

  • 崇明浜镇有了新变化,看侄子发来的照片随笔

                首次见到浜镇"灵龙街"的路标.新建警亭和公交候车站.增加一条公交车,以及镇容刷新更显古镇风貌的信息 陆文彬 2020年11月6日侄子陆明回崇明浜镇后,给我发 ...

  • 秦老结合原图,介绍六十幅古今特色建筑、楼亭、古塔、房舍的画面

    画山水画,讲究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体现诗情画意的艺术理念,在画面上经常添置一些结合地域特色.能反映民风民情的各种特色建筑.楼亭台阁.城乡房舍,因为有房必有人的活动,隐含着深邃的意境. 著名的焦墨山水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