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的历史记忆整合与国家认同建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经验探究
相关推荐
-
图说北魏200年兴衰历史:从蛮荒走向文明,迅速崛起又衰败灭亡
鲜卑的拓跋部,原本是居住在东北黑龙江.嫩江流域 北魏的建立者,是鲜卑的拓跋部,原本是居住在东北黑龙江.嫩江流域,由于匈奴的衰落,鲜卑人开始进入漠北地区填补了匈奴人衰败留下的空间. 鲜卑人代替了匈奴入主 ...
-
鲜卑皇帝拓拔宏的惊天骗局,一场南征竟是剃发易服毁灭自己之路
北魏王朝奇葩父子,父亲叫拓跋弘,儿子也叫拓拔宏,同名不同字,不过,可不要小看了拓拔宏,正是这位鲜卑皇帝,有效地缓解了民族隔阂,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民族的民族大融合.下面我们就来讲讲这个有点彪的皇帝, ...
-
北族风云系列之三·欲迎还拒的北族汉化之路
大家在中学阶段的历史课本中肯定会学到一个知识点,那就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我们的教材中把孝文帝塑造成为伟大的改革家,并强调其改革的举措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以上之说固然无误,但 ...
-
精读系列第二十篇:北朝的胜利之“此消彼长”
一.北魏的崛起 淝水之战以后,北方陷入分裂,之前被前秦吞并的一个小国--代国获得了复国的机会.前任国主的孙子拓跋珪崛起,定都盛乐(今内蒙古林格尔),建立代国.后改国号为"魏",史 ...
-
北魏最伟大的统治者是谁?除了孝文帝你还知道谁?今天来闲聊北魏
一个喜欢历史喜欢文学,有梦想有故事的公众号,欢迎点击上方"长夜守灯人"关注 在云冈石窟,导游突然发问:"你们知道北魏最伟大的皇帝是谁吗?"喜欢历史的我脑子开始飞 ...
-
欧阳坚在省政协秦文化的考证与研究课题论证会上强调:整理挖掘秦人历史和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月24日,省政协召开秦文化的考证与研究课题论证会.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欧阳坚出席会议并强调,要完整系统整理挖掘秦人历史文化的内核和精髓,以史启智,以史明理,以史增信,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政协 ...
-
共同的记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途径
提要:共同体的共同记忆是集体维系的重要心理纽带,一个集体记忆断裂甚至集体失忆的群体很难维系下去 "共忆",即共同的记忆,是以共同体记忆.群体记忆或社会记忆的形式呈现.心理学家研究发 ...
-
林尚立 ▍现代国家认同建构的政治逻辑(上)
内容提要:在人成为主体力量的现代社会,国家认同不是简单的国家观念或国家意识问题,而是国家建设本身的问题.在全球化.现代化与民主化的大时代背景下,围绕现代国家建设所形成的国家认同建构,是以民主为基本前提 ...
-
史论 | 王汎森:清末的历史记忆与国家建构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探讨对过去的记忆如何在现实政治行动中发挥作用.全文主要分成两个部分:第一,是国粹运动与汉族历史记忆之复返--尤其是明清改朝换代之际的记忆.从道光.咸丰以来,这一段历史记忆便逐渐复苏了 ...
-
Zubrzycki & Woźny :比较政治中的集体记忆与国家认同 | 政观编译
文献来源:Geneviève Zubrzycki and Anna Woźny, "The Comparative Politics of Collective Memory," ...
-
书事|罗丰:什么是华夏的边缘——读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是历史人类学的一部经典之作.不同于从体质.语言.文化等进入族群研究的传统路径,王明珂将历史记忆.族群认同和边缘理论等分析概念介绍给了中文世界,从而为我们提供 ...
-
天主教会在平凉的历史记忆,嘉布遣会神父修女在“陇上旱码头”的开拓耕耘
天主教会在平凉的历史记忆,嘉布遣会神父修女在"陇上旱码头"的开拓耕耘 一,平凉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 平凉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3000多年前,周朝先祖就 ...
-
何新读史杂记:历史中的虚拟国家——印度
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统一的希腊王国,也没有过统一的印度王国. 没有人能够说清楚印度或者巴基斯坦的民族究竟是什么民族.其实,印度和巴基斯坦地域的居民,历史上从来没有形成过统一的民族.当地的居民自古以来只有村 ...
-
【总113期·历史记忆】老妈的靠山镜
缅怀历史是对灵魂的洗礼. --七月 作者简介:刘克增,男,1956年12月生于迁安大崔庄镇西密坞村.初中文化.迁安市交通局公路站退休工人.退休后落户石家庄.喜欢吹葫芦丝.喜欢文学,曾经多次在<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