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粤铭:在清水村,我荡漾在“桃花源”里

在清水村,我荡漾在“桃花源”里
姜粤铭
深秋时节,随邵东作协的一帮文朋诗友到新邵县清水村采风。大巴车下了高速后,便进入连绵不断的大山。我老家的屋后就是山,常以此引为自豪,但与这里的山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了,老家的山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个小山包。这里的山高大雄伟,连绵起伏,山上的植被经秋风的洗礼,变得五彩缤纷,赤橙黄绿青蓝紫,应有尽有,也许这就是老天爷精心描绘的一幅多彩的油画。大巴车就在这油画中沿着山与山的空隙穿梭,时而爬上半山腰,时而穿梭在谷底。窗外的秀美景观使人们忘记颠簸的辛劳。
清水村位于新邵县坪上镇西北部,坐落在海拔600多米高的朗概山脉下的狭长山谷中,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全村489户1792人,面积大约1293.29公顷,林地面积1219.1公顷,耕地面积64.56公顷。先后荣获了“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旅游扶贫重点村”,“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湖南省旅游扶贫示范村”、“湖南省十大平安村”等荣誉和称号。
进入清水村需穿过鬼斧神工的雷公洞。远远望去仿佛是一个山洞。当地村民世代传说这是雷公劈出来的,因此,这一带被村民们称为“雷公洞”。
其实,这是一条400多米长、约20多米宽、断崖如刀斧劈开的“一线天”峡谷。与峡谷并驾齐驱的是一条傍着山脚不离不弃地欢快向前奔跑着的小溪流。
我们徒步在峡谷内,两边的悬崖上,不时有瀑布飞下,只可惜这段时间雨水稀少,属枯水期,瀑布没有了平时的气势,流量小得很。倒是旁边的这条小溪流好像很高兴,不时地在我们的前方发出欢快的笑声。

穿过峡谷,眼前豁然开朗。只见眼前“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此情此景,我突然觉得似曾相识。这不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吗?不同的是,陶公描写的武陵人是摇船来,我们是坐车来;武陵人是春天来,看见的是遍地桃红,我们是深秋来的,所见到的是五彩缤纷。清水村就是个群山环绕、深“藏”在雷公洞内的世外桃源。
穿过峡谷,清水村跃入眼前。只见水泥路和清溪并排向西南方向的村庄延伸。水泥路平整洁净,各种车辆有序奔驰;小溪流水清如镜,鹅鸭在水中自在游弋;道路两边一栋栋农家房舍掩映在绿树丛中,青瓦、白墙、楼台,屋檐下还吊挂着串串红灯笼,古色古香。小桥流水人家,古井亭台篱笆,一派祥和吉象。广阔的田野里尚未收割的水稻在微风中翻着金浪,在一坵已收割的稻田旁,满脸喜悦的老农正柱着锄头、抽着旱烟笑嘻嘻地看着正在耕地的小型耕作机在自家田里来回地穿梭着,几只白鹭跟在耕作机的后头在刚翻耕过的土地上,频繁起落,菜园里的青菜青翠欲滴,成熟的瓜果或红或黄,空气中不时地散发出蔬果的清香,令人陶醉。古意盎然的风雨桥,与桥下奔腾不息的溪水相映成趣。四周群山如黛,氲雾蒙蒙,村庄在静谧之中彰显着浓郁的原生态气息,使清水村更增添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朦胧感,让人如同置身于蓬莱仙境。
这就是清水村,一个被青山绿水环抱和缠绕的村庄,古朴而又清新;简朴而又有活力。勤劳向善的人民,让这个藏在大山深处的村落充满了生机和向上的力量。
在清水广场,一股从石缝里流出的“不老神泉”,吸引着大家驻足品尝,流连忘返。村民告诉我,长喝“神泉”,能强身健体,长寿不老。有专家曾拿去化验过,这里的山泉富含有20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驻足四望,清水村四面环山,山上郁郁葱葱,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村里更没有污染环境的工业,真是适合神仙居住的好地方。
清水村人深深地懂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他们寄情于眼前的绿水青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家园,呵护着这里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几代人接力传承,最终得到了大自然的垂青和厚爱。这个1700多人的村落里,目前有38名80岁以上老人,12名90岁以上老人,清水村被人们誉为“长寿村”。

村里的老乡告诉我,清水村人长寿的秘诀,无非得益于良好生活态度与美好的生态环境。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的生活不紧不慢,有滋有味,内心富足而又充实。为了富裕自己的生活,辛勤劳动,一年四季忙碌在田园里,从不畏难与发愁,他们乐观豁达,热爱生命。这些都是清水村人长寿的“秘诀”。
漫步在清水村的乡间小路上,所见所闻,一切都是那么的美丽,那么的和谐。时光在这里仿佛是静止的,小溪流也很合拍,从不高声喧嚣,只是静静的流淌,村里的一切无不显示出宁静祥和的韵味;细看之下,又无不处处生机勃勃。
走进清水村,我有一种穿梭在漫长时光隧道中的感觉,在这种古老悠长气息缠绕的氛围里,我们的一切烦恼似乎都烟消云散了,往日里念念不忘的功名利碌,急功近利在这里显得格格不入。是啊,我荡漾在“桃花源”里,我陶醉了。

【作者简介】姜粤铭,网名寒江独钓,湖南省诗歌学会会员、邵阳市作协、邵东市作协会员,自幼爱好文学,闲暇时常写点短文小诗,自我欣赏。创作观:我手写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