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4:逆转中原(中)
相关推荐
-
【豫东战役:为何国共双方均称大捷?】
1948年4月,粟裕第三次"斗胆直陈"改变中央跃进江南战略,建议留江北打大歼灭仗.5月,中央招粟裕亲赴城南庄答辩后,中央采纳了粟裕"暂不过江"的建议,但同时给粟 ...
-
豫东战役,区寿年劝粟裕见好就收,为何粟裕还想吃掉黄百韬兵团?
上期说到,豫东战役的围歼阶段,粟裕指挥的华野外线兵团,首先对区寿年兵团的整编75师发起攻势. 从1948年6月27日到7月2日,经过累计5天的猛攻,整编75师大部已经被歼灭,其残部龟缩在榆厢铺.龙王店 ...
-
假如梅西来到国足,杜聿明能不能把三十万大军拉出来?
淮海战役前后,国共双方的计划和前后的应变中,解放军方面是粟裕指挥,国军方面则是杜聿明在实际上指挥.虽然名义上的徐州剿总总司令是刘峙,但其实国军上下都清楚,真正负责指挥作战的并不是刘峙,而是杜聿明.国军 ...
-
豫东战役先斩后奏,两变战术歼敌9万,刘伯承:只有粟裕敢这么打
1955年9月27日,粟裕被授予大将军衔.他历来享有常胜将军的美誉,其用兵突出一个"奇"字,被人评价"尽打神仙仗". 不论敌军的兵力是我方几倍,不论局势有多么艰 ...
-
淮海战役的实际过程既不是大淮海,也不是小淮海
淮海战役之所以叫淮海战役,是因为粟裕一开始提出淮海战役计划的时候,目的是在海州,我就是连云港地区围歼黄百韬兵团,并相机夺取淮阴淮安,实际上也就是今天的苏北连云港,淮安和盐城一带. 因为当时解放军已经结 ...
-
新版电视剧《大决战》中未展现的战役:豫东战役
新版电视剧<大决战>中未展现战役:豫东之战.在新版电视剧<大决战>中,讲到了毛泽东让粟裕带领几个纵队渡过长江深入到国民党统治的核心地区,开辟新的战场,吸引在中原地区国民党军回调 ...
-
明知是诱饵,但邱清泉也不得不咬钩,粟裕:这一招叫攻敌必救
1948年6月5日,在黄河南岸的鲁西南地区,国共双方数十万大军云集,一场大战已经难以避免. 在此之前,粟裕计划率领华野外线兵团在中野的配合下,于鲁西南地区歼灭邱清泉兵团. 可是战场情况变幻莫测,邱清泉 ...
-
什么时候好歼敌就什么时候打,哪里好歼敌就在哪里打
徐向前在打下临汾以后不久就让阎锡山感到了切肤之痛.徐向前和阎锡山的王牌"亲训师"在汾河滩上不期遭遇了.徐向前抓住这个战机,命令部队迅速将其就地歼灭.虽然阎锡山的这支王牌部队装备优良 ...
-
杜聿明到淮海战场之后,提出了一个危险的计划,却被刘峙否决了
等到杜聿明到徐州的时候,淮海战场是个什么情况呢? 黄百韬兵团已经被包围了,其中的63军已经基本上被消灭,剩下的残兵大约7万人,被包围在碾庄,动弹不得,在等待救援. 孙元良兵团还在宿县,正在往徐州前进, ...
-
豫东战役最后阶段,几乎是个死局,难怪林总称粟裕尽打“神仙仗”
在豫东战役结束后,刘伯承看着豫东的战报说道:"这样的仗我是不敢下决心打的."同样,林总在战后接到豫东战役的战报,研究几天后直言:"粟裕尽打神仙仗." 豫东战役能 ...
-
虽然都是兵团司令,邱清泉指挥五个军,李弥孙元良只有两个军
无论国军还是解放军,兵团都只是指挥机构,而不是常规化的编制.按照兵团大规模出现的解放战争时期的情况来说,国军和解放军当时的基本编制都是军,每个军下辖三个师,每个师下辖三个团.<特赦1959> ...
-
后卫部队被华野追上,众将催促快走,邱清泉坚持派兵回去增援
黄百韬兵团被全歼之后,徐州的三个兵团就成了孤立之势,距离最近的黄维兵团也已经被解放军团团围困,自顾不暇,所以,徐州的三个兵团到底怎么办,就成了这时候南京考虑的重点问题. 杜聿明给常公出了三个方案,上策 ...
-
面对粟裕指挥的华野,黄百韬决心死守,谁知手下被东北大棉帽击垮
1948年11月17日,国军参谋总长顾祝同到达碾庄上空,对被粟裕围在碾庄的黄百韬做出指示:必要的时候可以率部向邱清泉.李弥兵团方向突围! 顾祝同不知道的是,此时的黄百韬已经下决心死守到底,以报蒋介石的 ...
-
粟裕仅4天解放开封,为何迅速放弃?开封是饵,要钓哪条鱼
作者:慎独 1948年6月17日,华东野战军3纵.8纵突然出现在开封城外,这一情况让开封城内陷入恐慌.城内敌军约4万人,但大多数战斗力不强.我军没有休息,直接发起了攻击,3纵攻东面,8纵攻西门.南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