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灸丨夏至养生怎能没有艾灸?这么做才不会留下一身病!

-                   -                           -

-

夏至是一年白昼最长的一个节气,夏至气温多以闷热、多雨为主,从中医学上讲也是人体阳气最盛而阴气滋生、阴阳交替的一个时节,也是第一个被确认的节气。

在这个节气里,很多人都会出现身体不适、胸闷气短的现象,因此在夏至做好各方面的养生工作至关重要!

夏至节气养生
应该注意这些小细节!
一、起居养生
晚睡早起合理午休

为顺应自然界阴阳盛衰的变化,夏至时宜晚睡早起,并利用午休来弥补夜晚睡眠的不足,尽量保证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7h合理安排午休,一为避免炎热之势,二可恢复疲劳之感。

穿衣巧防晒

夏至时光照强烈,紫外线容易损伤皮肤,注意防晒。防晒方法有很多,除了用防晒霜、遮阳伞、遮阳帽外,选择合适的衣服也可遮挡紫外线。

红色衣服防晒效果尤佳。因为红色光波最长,可大量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黑色、藏青色这两种颜色在阻隔紫外线的作用仅次于红色。

二、饮食养生
适当多吃酸味和咸味食物

夏至时节人体出汗较多,相应的盐分损失也多,若心肌缺盐,心脏搏动就会出现失常。中医认为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素问·藏气法时论》曰:“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就是说藏气好软,故以咸柔软也。

忌过食寒凉

不可过食寒凉,而从阴阳学角度讲,夏月伏阴在内,饮食不可过寒,如《颐身集》载:“夏季心旺肾衰,虽天热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凉粉、冷粥。饱腹受寒,必起霍乱。”

三、运动养生

夏至时应顺应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以养阳为主。在运动方式上,宜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舒缓的运动方式,避免强度过大。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易损阳气,不利于养阳。运动时建议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清新的地方。

四、情志养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

夏至一阴生
此时艾灸合时宜

中医认为:“夏至”阳极一阴生,此时阳气已经上升到 最 高的位置,即将开始下降,阴气开始慢慢生长,如果我们不保护好身体的阳气就会严重损伤五脏六腑健康,所以夏至时节一定要艾灸命门穴,固护好人体阳气,这样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能够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调理各类消化系统疾病。

① 肩颈部的“大椎穴”
`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穴位)

从“大椎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我们的“肩颈酸痛,肩周炎,颈椎病,头晕头痛,失眠多梦;

② 前胸的'膻中穴'
`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穴位)

从'膻中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我们的'乳腺肿痛,乳腺管道阻塞,小叶增生乳腺纤维瘤等症状”

③ 肚脐部位的“神阙穴”
`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穴位)

从“神阙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存积在我们盆腔,特别是女性,当盆腔内的“寒湿气”重时,就容易引起我们妇科各种疾病,比如:妇科炎症,月经不调,经血不畅,痛经,血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不育症等”。

④ 腰部的“命门穴”

`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穴位)

从“命门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我们腰酸背痛,腰膝酸软,各种肾虚,性功能下降等症状

⑤脚底的“涌泉穴”
`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穴位)

节气前后三天,都是节气灸的黄金时间,节气艾灸可以提升抵抗力,且调理效果远远胜过平日。

夏至快要到了,大家千万要抓住好时机,为自己、也为家人艾灸,健健康康才是最 大的幸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