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在头冻死老牛;冬在中单衣过冬”啥意思?今冬天气是哪种?

文/农夫也疯狂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是一句传播很广的经典农谚了,很多的人也知道其意思。其实在农村里像这样的预测天气的农谚有不少,比如“燕子低飞蛇过道,不久大雨要来到”、“燕子窝里垫草多,今年雨水特别多”、“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等等。在古代的时候,虽然没有今天这样科技发达,但是古人预测天气方面也是相当有经验的。而他们判断天气的依据则是古人所总结出来的农谚。即便是到了今天,农村一些老农民也还是能通过这些农谚来预测天气,准确率还是比较高的。那今冬天气如何呢?明春会不会出现倒春寒呢?农谚“冬在头冻死老牛;冬在中单衣过冬;冬在尾提防倒春寒”,或许就能找到答案。

冬在头,冻死老牛

每年冬至都是在公历12月22日前后,但是在农历的日子则不固定,并且波动还比较大。而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冬至在农历十一月份的上旬,即冬至在农历十一月十日之前,那当年的冬季就会比较寒冷,极有可能会出现寒冬。而冻死老牛当然是有点夸张了,主要是为了突出冬季比较寒冷。在过去农民就是以此来判断冬季冷暖的,如果冬至在十一月上旬,农民就会躲准备一些柴火,预防冬季寒冷。

冬在中,单衣过冬

意思是说冬至是在农历十一月的中旬,即11日——20日,那冬季则会比较的温暖,即便是单衣过冬也可以。而今年冬至是在农历十一月十六日,就是“冬在中”。如果这句农谚准确的话,那今年的冬天就是暖冬,天气会很暖和。而这一点和专家所预测的是一样的,看来今年是暖冬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冬在尾,提防倒春寒

意思是说冬至在农历十一月份的下旬,那年底的时候天气会比较暖和,不会太冷。可是在过完年了,也就是三、四月份的时候,就很有可能会出现倒春寒的天气了,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提防倒春寒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

不过,这些农谚都是有地域性的,比如在有的地方则有着“冬在头,卖被去买牛;冬在中,十个牛栏九个空;冬在尾,冻死鬼”的说法。意思是冬至节气在冬月的上旬,冬季的天气会比较暖和。而冬至节气在中旬,冬天的天气偏寒冷。而如果冬至节气在冬月的下旬,那就是寒冬,天气会非常的寒冷。这样也是可以理解的,并不是这些农谚自相矛盾,而是各地的气候环境不同所致。即便是同样的年份,不同地方的气候环境不同,对一个地方来说可能是寒冬,而对于另外一个地方就可能是暖冬了,而暖冬和寒冬也是相对而言的。不过专家都预测说今年是暖冬了,那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但是需要注意一点,出现暖冬的年份,往往来年春季容易出现倒春寒。

农村里的这些农谚都是古人长期观察的经验总结,虽然说不清楚其中的道理,但是古人却摸清楚了天气之间的一些规律,所以老祖宗的这些话准确性还是比较高的。在过去农民就是依靠这些农谚来预测天气的,即便是今天有的老农民对其也是深信不疑的,很多老人都说是十有八九适用。对此大家怎么看呢?在你家乡有类似的农谚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