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在头,冻死牛;冬在尾,倒春寒”啥意思?今冬啥时候最冷?

导读:今年是“冷冬”吗?啥时候最冷?听听农村的老谚语咋说

文/农夫也疯狂

这几天南方也出现了大面积的降温,在笔者的家乡这边,自从进入冬季以后,基本都是以阴雨的天气为主,就没看到几天太阳。而12月份,更是没有见到一天的太阳,这几天又出现了降雨天气,气温也低了。天气预报更是说,受到寒潮天气的影响,在长沙这几天要降雪了,气温会降到零度以下。

在北方地区,因为有暖气,降温对他们影响不大。可是在南方地区,没有暖气,冬天还要比夏天更难熬的。现在才12月份中旬,就已经这么冷了。很多人关注的是接下来的天气,会不会出现之前专家说的“极寒”天气呢?我们来听听农村的老农谚咋说。

第一句:冬在头,冻死牛;冬在中,单衣过冬;冬在尾,倒春寒!

这句农谚在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都有流传,可能年轻人听过的少,但是老一辈人对它还是比较相信的,因为他们都是过来人,在过去就是靠天吃饭的,而古人传下来的这些农谚有很多都是古人长期经验的总结,因此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

而这句俗语中的“冬”指的是冬至节气,而“头”、“中”和“尾”则分别是指月的上旬、中旬和下旬。有些人就疑惑了,冬至节气不是每年都是在12月22日前后吗?怎么还会在月初、月中和月末呢?其实在古代的时候,农民安排农事劳动都是依据农历的。而冬至节气在每年农历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有些年份是在月初,有些年份是在月末,还有些年份是在月中。

因此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冬至节气是在农历的上旬,那就是“冬在头”,这样的冬季会很寒冷,有些老牛都可能会被冻死。当然了这个是夸张的说法,是为了突出冬季很寒冷。其实在古代的时候,冬季是很寒冷的。别说是动物了,每年有些穷人也要被冻死。

以此类推,那“冬在中,单衣过冬”指是是冬至节气是在月中心,那冬天就会很暖和,也就是说冬季是暖冬。而“冬在尾,倒春寒”是说冬至节气是在月下旬,就有可能在来年开春以后出现倒春寒的天气。这个就和农谚“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说的意思差不多。

农村会看天气的老农说,今年的冬至是在12月21日,农历十一月初七日,是冬在头,依据古人的经验来看,那就可能出现“冷冬”。那到底什么时候最冷呢?我们再来看第二句农谚。

第二句:数九寒天,冷在三九。

在过去民间有冬至节气以后就数九的习俗,也就是每隔九天为一九,等到九九数尽了,寒冷的冬天也就过去了。而在数九期间,“三九天”是最冷的。老话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指的也是这个意思。

今年的冬至节气是在12月21日,从这一天开始数九的话,那一九九是12月21日到12月29日,二九是12月30日-2021年1月7日,三九是2021年1月8日-2021年1月16日;四九是1月17日-2021年1月25日,以此类推一直到2021年3月11日才正式“出九”了,温暖的春天也就到了。

因此根据数九的习俗,结合往年的经验,一般南方地区最冷的时候是在四九期间,而北方地区则是在三九期间。也就是南方地区2021年1月下旬的时候最冷,北方地区最冷的时候是在2021年1月中旬。

各位朋友们,你认为老农谚说得还对不对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