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冬在头,卖了被子去买牛;冬在尾,冻死鬼,今年冬天冷吗

昨天10:09
文/失语者
走在农村,你看见的可能是垂柳绿杨,牛犊在草地上吃着翠绿色的嫩草。农村的天是蔚蓝的,空气也夹杂着芬芳的青草气息。农村的路不像城市柏油大马路那么粗犷奔放,它具有的是小巧柔情,阡陌小道更是农村人生活的伙伴。
那你听到的是什么呢?各式各样的鸟叫你分辨不出来,草里还有蛐蛐叫声,田里有蛙叫声,好一派繁荣之景。假如你仔细听农村老者说话,方言的憨厚婉转绝对能让你入迷。幸运一些,听到几句老人口中的俗语谚语,那是无价之宝,那你便已经不虚此行了。
谚语是农村人日常中很重要的组成成分。你可以用来跟别人插科打诨,亦可以用来教育子辈后生,更可以用来规范自己不行错事,受益无穷也。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一句农村俗语:“冬在头,卖了被子去买牛;冬在尾,冻死鬼。”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请听我细细道来。
我们都知道,在农村,一年不仅仅是按照四个季节来分的。因为农村人是按照以往经验来进行农作耕种的,四个季节的划分区度太大,不能满足他们日常生活的需要。
所以,在农村,有很多人把每年的农历十一月确定为“冬月”。上面那句俗语的“头”“尾”便是十一月的前十天和最后十天。“冬”既有冬至的说法,也有“冬月”的划分规则在里面。
假如冬至在冬月的前十天到来,就说明冬季很大一部分时间因为都是靠前的,所以天气不会太冷,在寒冬之月到来之时,春季也就来了。而春季又是播种种植的季节,农民肯定兴高采烈地把家里的厚被子拿去卖钱换牛了。
那同理可以推出:假如冬至在冬月的最后十天才到来,那说明寒冬来得慢,持续时间就会很长了。冬月聚集了寒势,正是最为寒冷的时候,冬天才到来,多么令人畏惧的安排啊。那个时候寒风肆虐,鬼都要被冻死。
当然这两种情况的说法还是比较夸张的,毕竟现在被子卖了也买不起牛;大寒天更是没有鬼神存在。这都是农村人民夸张诙谐的说法。
当然这句俗语只是万千俗语最基本的存在,很多人觉得我们并没有从中受益,但是其实很多俗语都存在我们生活中并在不断利用和发展。俗语文化正在被很好地传播和发扬,真是令人振奋啊。
读完这句俗语,加之小编的浅显解释,不知道你对这句俗语了解多少了。但是毋庸置疑的还是农村俗语的强悍之处,用词看起来简单通俗,却蕴含着古人大智慧啊。所以作为后人,我们不能用有色眼镜来看农村俗语文化,争取做到雅俗共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