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与禅宗漫说-2
相关推荐
-
为什么王夫之要说王阳明的心学是亡国之学?
心学,就是一种哲学煮过的心灵鸡汤:就是儒家学说的世俗化,通俗化.为什么这么说呢?王阳明的心学追根溯源,就是儒家陆九渊的心学加禅宗的参悟.陆九渊的心学追根溯源就是孟子的心性.禅宗的参悟追根溯源就是魏晋清 ...
-
朱振华丨行参华林禅寺
熙熙攘攘的南来北往的羁旅客,走过一条人迹嘈杂的闻明全国的步行街--上下九,就来到一个别致精巧的伽蓝,没有巍峨高大的院门.但是,一进入这个院门,滚滚红尘就抛却脑后,宛然进入另外一个世界,一个身心俱静的境 ...
-
我即猛虎,二祖之心
<二祖调心图> 石恪 纸本水墨 35.x129cm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画中表现慧可.丰干二位禅宗祖师调心师禅的景象.慧可为禅宗二祖.画中双足交叉趺坐以胳膊支肘托腮的便是慧可其上身半裸, ...
-
达摩禅宗:“二入”与“四行”
在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印度佛教的达摩大师看到当时印度的佛教已经无药可救,觉得中国有大乘之象,于是过海来到中国来传承佛教,弘扬佛法,之后一直隐居于嵩山少林寺面壁,后来将佛法传给禅宗二祖神光大师,达摩禅 ...
-
从落拓僧人到武林高手:达摩的神化历程
一苇渡江 梁武帝大通元年(公元527年)九月二十一日,来自印度的僧人达摩从广州登岸,在广州刺吏萧昂备的引荐下北上金陵(即现南京)面见圣上,希望凭自己三寸不烂之舌请皇帝下旨弘扬佛法. 万万没想到,这位苦 ...
-
精神分析与禅宗漫说-1
精神分析与禅宗漫说-1 作者:刘其霖 印度禅宗初祖是大迦叶,是释迦牟尼佛所传法脉的一支.佛陀是彻悟宇宙万法真理的人,他说万物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只不过是我们内心的显现,是妄想执著的产 ...
-
宗教修行、禅宗实践与精神分析的异同
宗教修行.禅宗实践与精神分析的异同 Raul Moncayo 拉康派精神分析家.伯克利禅宗师傅 译者:张涛 弗洛伊德(1926e)构思精神分析的实践是与牧师和教师或教育辅导员是不同的.为了发挥这种分析 ...
-
禅宗与拉康派的精神分析(2)
禅宗与拉康派的精神分析:引言(2) Raul Moncayo 张涛译 通过这本书,我在精神分析与禅宗佛教之间的文化和体验的鸿沟或二元性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同时避免将两者相互简化或在两者之间建立简单化的 ...
-
禅宗与拉康派的精神分析
禅宗与拉康派的精神分析:引言(1) Raul Moncayo 张涛译 本书旨在为不断发展的精神分析和佛教领域做出贡献,并回顾有关该主题的大部分的出版物.因此,这本书与各种"好像"这 ...
-
布莱克曼:心身障碍的精神分析理解和干预(精华文字稿)
▼ 前往咨询师之家App查看完整回放 关于心身现象,早在3600年前就由中国的学者和医生进行分类了. 虽然在当今对心身的起源有不同理解,但想一想早在商朝,人们就有了脏腑的概念,也就是认为情绪可以影响身 ...
-
二战后精神分析简史——法国精神分析(一)
二战后精神分析简史--法国精神分析 作者:安德烈·格林(法国客体关系学派集大成者) 译者:吴张彰 校对:金伟闯 最后,让我们转向法国.显然,当涉及到自己的国家时,情况就更难描述了,信息过多,所以有必 ...
-
早期茶道与禅宗那点事...
佛教在公元6世纪时传入日本,在7世纪时于奈良形成"南都六宗",也就是法相宗.俱舍宗.三论宗.成实宗.华严宗以及律宗,到了9世纪又增加了天台宗与真言宗.每一宗派背后几乎都有皇室贵族与 ...
-
禅宗|禅一定是当下的顿悟,只踢你的存在
--你有什么,就打你什么 延伸观看:捅破最后那层窗户纸:那佛是什么?|"佛,你何时会再迷失?"|什么是桶底脱落|见性--直接把自己放在佛(空性)的位置上.本来定的位置上|我执破尽以 ...
-
二战后精神分析简史:北美精神分析
二战后精神分析简史:北美精神分析 作者:安德烈·格林(法国客体关系学派集大成者) 译者:金伟闯 校对:吴张彰 读者不应该把这一章节视为历史学家所写,而是应该将其视为一种带有记忆的不确定性的修订,这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