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籍三国四大谋士:襄州区南漳县各一人,宜城市二人
相关推荐
-
三国演义中谁死的时候最让人心碎?
感谢邀请! 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庞统的死最让人心碎.下面就逐一展开分析. (一)生平简介 庞统(179-214年),字士元,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三国时刘备部下著名的谋士,与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 (二 ...
-
法正是何许人也?诸葛亮为什么不敢惹法正?
法正是刘备拿下益州和汉中的关键人物,刘备夺取益州后,法正任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后,任命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 诸葛亮的"隆中对"为刘备制定了平定天下的战略,那么刘 ...
-
庞统本来是周瑜的部下,为何最终投奔刘备,而不是孙权呢?
在汉末三国时期,庞统是和诸葛亮齐名的著名谋士,也即"卧龙凤雏,二人得其一,便可得天下".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 ...
-
从如鱼得水到托孤江山,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变化的
<三国志>作者.西晋史学家陈寿曾经评价过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陈寿是这么说的: <三国志 先主传>: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於诸葛亮,而心 ...
-
刘备一生憾事:3顾茅庐请了诸葛亮,却无意错过另一位旷世高人
蜀汉没有能够匡扶汉室,有很大程度在于人才匮乏,蜀汉后期有"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说法,足以证明蜀汉的人才有多么的缺乏. 之所以没有人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诸葛亮这位丞相太&q ...
-
若再落凤坡死的是诸葛亮,庞统捡回一命,他能打败司马懿吗?
诸葛亮和司马懿在<三国演义>里的角色很像,两者军事才能相当,而且他们两个是相互牵制的关系.如果诸葛亮或者蜀国战败,曹操不会留下功高盖主,不可捉摸的强敌司马懿,反之亦然.诸葛亮后来败于司马懿 ...
-
在荆州时期,刘备麾下的15位庞统级别的大谋士
卧龙:诸葛亮 司马徽: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卧龙.凤雏. 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贾诩:诸葛亮善治国. 彭羕:足下,当世伊.吕也,宜善与主公计事,济其大猷. 诸葛亮, ...
-
湖北省襄阳市籍三国名将:南漳县襄城区各一人,枣阳市二人
汉末三国时期的襄阳可谓人才济济,武将.文臣.隐士应有尽有,数量众多.据不完全统计,属于如今襄阳市籍的三国名人近八十人.不过,通过对人物生平进行对比后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武将的数量要明显少于文臣,堪 ...
-
湖北省襄阳籍三国四大名臣:襄州区二人,宜城市二人
前文介绍了汉末三国时期籍贯为襄阳市的名将和谋士,本文要介绍的则是这一时期襄阳市籍的名臣.从史料的介绍来看,有四人堪称名臣.其中,襄阳市襄州区二人,襄阳市代管的宜城市二人. 第一位介绍的襄州区名人名叫张 ...
-
鄾国旧址 位于今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张湾
鄾,读作yōu.有两种意思:1.古地名,在襄阳古城东北十二里处,即今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张湾办事处附近:2.姓. 鄾姓 中国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名, 属稀有姓氏.分布在今山东省的枣庄市兰陵县 ...
-
湖北省籍三国四大名将:孝感市枝江市各一人,襄阳市二人
据不完全统计,汉末三国时期的湖北籍名人共有一百零七人.然而,在这些名人当中,武将的比例很少,仅有三十五位,能称为名将者寥寥无几,仅有四人.其中,孝感市和枝江市各有一人,襄阳市二人. 孝感市籍的三国名将 ...
-
湖北省襄阳市街头2021年5月5日出现,30米超长公交车,具有轨迹跟随能力的纯电驱动胶轮轨道交通工具,充分结合有轨电车、快速公交BRT与新能源客车技术特点,一次可运输300人
2021年5月5日,湖北省襄阳市,一辆被命名为"启航号"的超长公交车在街头亮相.2021年五一期间,这辆由中车生产.长达30多米的智能轨道快运系统ART公共交通工具在襄阳西汽车客运 ...
-
湖北省襄阳市5大重点小学实力榜
湖北省是我国教育强省,襄阳市的教育水平也是很高的.襄阳四中.五中在高考领域取得了不少不错的成绩.那你知道襄阳市哪些小学实力很强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吧: 1.襄阳市荆州街小学(原来襄城实验小学):学校 ...
-
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一批)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新市镇前湾村
在距离湖北省枣阳市48公里的地方,有一座石头山,石头山上保存着一座距今几百年历史的古村落--前湾村.前湾村位于新市镇东北,东与随州市曾都区吴山镇交界,北与河南桐柏县交界,是一个"鸡鸣闻三县& ...
-
安徽省宣城市籍三国名人:泾县一人,宣州区五人
宣城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在汉末三国时期名为丹阳郡.据不完全统计,籍贯为宣城市的三国名人共有六人.其中,泾县一人,宣州区五人. 唯一的一位泾县三国名人名叫祖郎,是汉末时期盘踞在丹阳郡一带的山越首领.献帝 ...
-
甘泉寺[湖北省襄阳市甘泉寺]
襄阳府志卷九 记载有甘泉寺.曰:"甘泉寺在县西六里,东晋时僧慧远建寺.后有甘泉洞,岩石嶙峋,泉水出石龙口中,甘列异常." 清代王万芳作<襄阳好>第七首写甘泉寺.&qu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