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剂理中汤,承载了医家仁术的世代传承

(0)

相关推荐

  • 脾阳虚,理中汤证。

    肠子有一处老是胀气.按咕噜咕噜的,按散了,过了一会又有了,涨涨的有点难受.就是固定的地方,是气滞吗?没什么固定在那边,不知道有没有什么中成药能解决下? 脾阳虚,理中汤证. ​人参15克.干姜15.生白 ...

  • 理中汤小建中汤鉴别

    理,者调理,理顺,中焦寒湿阻滞,需用刚烈温燥以驱之. 建,者建立,重新,中焦阳气虚馁,需用甘缓温柔重培植. 里中汤 理中丸主温中阳,甘草人参术干姜,吐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更扶阳. 理中丸 温中祛寒, ...

  • 理中汤临床新用,建议收藏

    案例1:小儿慢惊风 患儿,男,2岁6个月,2000年7月15日初诊.其母代诉:近2个月来每天腹泻3~4次,大便清稀不臭,量中等,呈蛋花汤样,夹未消化食物残渣,纳差,偶有抽搐.观患儿面色白,精神萎靡,肢 ...

  • 解读理中汤及临床运用

    跟王付大师学经方 跟随全国著名经方大师王付教授学经方,用经方,以王付大师的经方理论体系为核心,系统研究.学习.总结.整理,以全新的解读方式,全面剖析理中汤基本脉证,弄懂仲景本意,学好用活理中汤. 1 ...

  • 理中汤:承载了医家仁术的世代传承

    三代人用理中汤的故事 导读:一剂理中汤,承载了医家仁术的世代传承,彰显了岐黄道业的经久不息.历经三世,方对桂附理中汤在剂量和煎服法上有了些许感悟,传承不易,且学且珍惜!(编辑/唐义超) "理 ...

  • 【理中汤:承载了医家仁术的世代传承】

    【理中汤:承载了医家仁术的世代传承】

  • 火热口疮不清热解毒?为啥要用温补剂理中汤?《伤寒论》这么说2

    导读:笑口常开研习社原创美文第252期 为了#健康科普大赛#说明上火口疮应该以火热论治,治以清热解毒之法,为什么后世要用理中汤呢? 上期文章先梳理了中医文献中医<伤寒论>中的方剂治疗口疮共 ...

  • 快学起来:数十位医家应用理中汤的经验无私传授!

    仲景神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可治癫痫.阳痿.甲亢等几十种病--最全解读来了!江湖名,中医道,中医的江湖愿你我砥砺前行. 写在前面的话:上世纪90年代,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对卫生部和人事部认定的500名 ...

  • 千方百剂:理中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理中汤 [处方] 人参.干姜(炮).甘草(炙).白术,各二钱. [功效与作用] 治五脏中寒,口噤失音,四肢强直:兼治胃脘停痰,冷气刺痛.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 ...

  • I.理中汤__十二、祛暑之剂

    十一.祛寒之剂 祛寒之剂,即一温一 里剂.是以一温一 热药为主组成,用于治疗里寒证的方剂.里寒证,是指寒不在表,而在脏腑经络.其形成原因,多由素体阳虚,寒自内生;或表寒未解而传里;或外邪直中于里;或误 ...

  • 中医中药治疗脾胃虚寒证方:加味理中汤;制...

    中医中药治疗脾胃虚寒证方: 加味理中汤:制附子12克,干姜.白术各12克,炙甘草24克,高丽参15克[另煎], 砂仁.肉桂.藿香.佩兰各10克,炒麦芽60克. 用法:加水1000ML文火煮取150ML ...

  • 理中汤和这些方子在一起,作用更大

    小编导读 理中汤是一个大家并不陌生的方子,在不少疾病的治疗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很多时候,它并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和其他方子搭配在一起组成理中汤类合方,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样的合方有哪些呢?今天我们来学习 ...

  • 二十五、理中汤 黄煌基层医生

    二十五.理中汤 古代治疗霍乱.胸痹等病的常用方,有温中驱寒的功效,适用于以吐利.食不化.心下痞硬.口不干渴.喜唾为特征的疾病. [原始配方] 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三两.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