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悬解》下利,大承气汤,白头翁汤,桃花汤
相关推荐
-
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汇方(十八)
方名: 桃花汤 赤石脂禹余粮汤 黄芩汤 白头翁汤 方歌 桃花干姜石脂粳,石脂禹粮固脱功. 黄芩甘草芍大枣,连柏秦皮白头翁. 方剂 桃花汤<伤寒论>:桃花干姜一两辛热 赤石脂 一斤(一半全用 ...
-
九、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原文306、308
九.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原文306.308 [郑论] 按桃花汤,乃治少阴虚寒下利的方,若湿热下利者,断乎不可. [阐释] 此属少阴病虚寒性的下利便脓 ...
-
伤寒论第307条
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见<论>第307条). 作者:蒋远东 少阴病二三日在表, 273条讲: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 ...
-
金匮要略76:小承气汤、小柴胡汤、厚朴三物汤、大承气汤、桃花汤、黄土汤、白头翁汤、葛芩连汤、栀子豉汤...
" 概要:小承气汤(谵语.排气.不腹痛,堵在小肠),小柴胡汤(经期感冒谵语),厚朴三物汤(排气.腹痛),大承气汤(便秘不排气),桃花汤(热利带脓血.大肠炎),黄土汤(胃出血.胃溃疡胃癌),白 ...
-
金匮诵读——下利
尤在泾注解 (二十九)脉数而渴,阳气已复,亦下利有微热而渴之意.然脉不弱而数,则阳之复者已过,阴寒虽解,而热气转增,将更伤阴而圊脓血也. (三十)弦脉阴阳两属,若与发热身汗并见,则弦亦阳也,与脉数有微 ...
-
《金匮悬解》下利——大承气汤,白头翁汤,桃花汤
下利二十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方见痉病. 寸大于关,关大于尺,人之常也,具以三部不平,三部皆平,是乙木郁于尺中,不能上达,故尺与关平,甲木郁于关上,不能下达,故关与寸平 ...
-
《金匮悬解》下利——四逆汤,桂枝汤,通脉四逆汤,小承气汤
下利十 下利,脉反弦,发热身汗者,愈. 下利,脉沉而弦者,水寒而木陷也.今弦而不沉,是乙木有升达之意,再见发热身汗,则下陷之阳,已升于上,故愈. 1 下利为阴证,脉当沉迟或脉沉弦,今脉弦而不沉者,阳回 ...
-
《金匮悬解》卷十三——各类型的下利与病理
下利二十五章 下利一 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 1 下利清谷,是吃啥拉啥,此为中气虚寒,火不化谷之义.此为里虚,不可攻表,此非外感,也无攻表之理,攻表亡阳,是为大逆,汗出亡阳,必生胀满. 论 ...
-
《金匮悬解》卷十三——呕吐与下利
金匮悬解卷十三 内伤杂病 呕吐哕下利二十四章 呕哕者,阳明胃病也,下利者,太阴脾病也.胃以下行为顺,胃气上逆,则为呕哕,脾以上行为顺,脾气下陷,则病下利,总以中气之不治也. 中气者,升降脾胃之枢机,枢 ...
-
《金匮悬解》产后——小柴胡汤,大承气汤,当归羊肉汤,枳实芍药散
产后二 郁冒十二 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出汗.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 ...
-
《金匮悬解》产后瘀血——下瘀血汤
产后六 瘀血十六 师曰:产妇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瘀血着脐下,宜下瘀血汤主之. 产妇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双泻土木之郁也.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瘀血着于脐下,肝气郁阻,而为痛 ...
-
《金匮悬解》产后——恶露不尽与中风。大承气汤与桂枝汤
产后七 恶露不尽十七 产后七八日,无太阳证,少腹坚痛,此恶露不尽,不大便,烦燥发热,切脉微实,再倍发热,日晡时烦躁者,不食,食则谵语,至夜即愈,宜大承气汤主之,热在里,结在膀胱也. 产后七八日,无太阳 ...
-
《金匮悬解》卷八——惊悸吐衄下血瘀血
内伤杂病 惊悸吐衄下血瘀血十八章 惊悸.吐衄.下血.瘀血,病虽不一,而原则无二.惊悸之家,风木郁动,营血失敛,往往上溢而下泄,不溢不泄,则蓄结而内瘀,内瘀不去,久成痃癖,痃癖渐大,多至殒命而亡身.故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