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春,立春的气候与习俗,可不只是春天开始那么简单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先民制定出来的,按照时间的顺序指导生产生活的这样一套系统,但它最早其实是来自于先民们对于气候和季节变化的感知。先民们观察日出日落寒暑交替,逐渐的才有了时间的观念。天气炎热的时候和天气寒冷的时候,当然对应着夏天和冬天,然后在夏天和冬天之间逐渐地又加入了春和秋,作为过渡。这是人们最早对于时间的观念的形成。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进入一个季节呢?这就需要有一个开始的标志。立春以及立冬立夏立秋这些节气就是这么来的。所以立春的立,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的解释就是“建始也”,开始的意思。

立春是春季的开始,现在人们一般也把立春视作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1个节气,而在古代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其实是把冬至当做节气的开始的。立春的时间是每年阳历的2月4号前后,当太阳达到黄经315度的时候就是立春了。

一、立春的三候

立春作为一个节气,首先它是一种对于自然气候的记录,古人在二十四节气之外,实际上还有七十二候的说法,也就是把每一个节气的这15天再等分为三份,用三种常见的自然或人文现象,去进一步详细地描述这个节气的情况,这就是所谓的三候。每个节气都有它的三候,立春的三候是“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古人用这三种自然现象和动物的反应来描绘立春节气的景象。

一候东风解冻,二十四节气主要是适用于我国古代黄河中下游的气候情况,在这片区域冬季主要是盛行北风的。那么进入春季之后,古人敏锐地感受到了风向以及气温的变化。随着风向的变化,气温开始逐渐回暖,这是春季开始的信号。

东风解冻

二候蛰虫始振和三候鱼陟负冰,都是随着气温的升高动物们各自的反应。冬眠于泥土当中的昆虫,感受到了温度的变化,开始有所活动,但此时的温度,又还不足以让它们从地底钻出来,所以叫作始振。而随着温度的升高,河面的冰开始融化,河中的鱼开始浮上水面。因为水中还有很多碎冰,古人看到就好像鱼在驮着冰块游动一样,所以叫作负冰。总之,这些自然现象都表明,春天真的已经很近了。

二、立春的习俗

二十四节气主要是反映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状况,但是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对我国古代各个地域的人民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各地的气候有所不同,那么对于立春这个节点的庆祝方式,也就产生了很多地方性的变化,从而有了各自不同的立春的习俗。在这里,咱们就选流传范围比较广的几个,跟大家聊一聊。

首先最常见的也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个立春的习俗,应当算是打春牛。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牛在中国古代社会是特别重要的一种家畜。立春之后很快就要进入春播,也就到了需要耕牛出力的时候,打春牛也是为了让耕牛振奋精神、打掉惰性的一种仪式,同时也包含着先民们对丰收的祈祷。

打春牛的习俗传承至今

打春牛的习俗历史非常悠久,可以一直追溯到西周时期。据《周礼》记载,每年立春时节,周天子要率领三公九卿诸侯等前往东郊举行迎春仪式。在仪式上的供桌上,要摆放一头塑好的土牛,然后由主持祭祀的官员执鞭抽打土牛,这便是最早的打春牛的仪式。打春牛的仪式从西周开始,在古代中国各个朝代的官方迎春仪式中都有出现,并且也逐渐地扩散到民间,形式也变得更为热闹和灵活。比如被鞭打的春牛,就从最早的土牛变成了后来的纸牛,即用木条编织框架再贴上彩纸做成。春牛的形制也被人们附丽了更多美好的愿望,比如牛的四肢代表一年四季,牛的尾巴要有一尺二寸,代表一年十二个月,牛的肚子里要塞满五谷,这样人们鞭打春牛的时候,五谷就会流淌出来,预示着五谷丰登。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打春牛的同时,又衍生出了“戴春”“咬春”等民间习俗。戴春是指立春时节,人们要头戴或穿戴一些特别的配饰的习俗。至于具体用什么配饰,各地就有比较大的差异了。比如在河南,流行给小孩“戴春鸡”,也就是制作布艺的公鸡布偶戴在小孩的头上。因为鸡与“吉”谐音,所以“戴春鸡”有祈求新春吉祥的意思。而在陕西的一些地方,则流行“戴春燕”,也就是用彩绸缝成燕子,然后戴在胸前。燕子是候鸟,每年春季飞回北方,被人们认为是报春的使者,也有着吉祥如意的意思。

而“咬春”主要是立春时节一些特定的饮食习俗,比较常见的有春饼和春卷两类,具体的做法依各地风俗物产不同而有所区别。基本上说,春饼就是用一张小薄饼将各种时令的蔬菜,比如菠菜、韭菜、豆芽、萝卜等等,卷起来蘸酱吃;而春卷则更复杂,要将时令蔬菜卷起后再油炸至金黄食用。不论具体做法,咬春这种习俗其实跟古老的尝新、荐新习俗是有一定联系的。春天万物复苏,一些蔬菜开始长出嫩芽,所以春季会有尝新,也就是食用新鲜农作物的仪式,这也是古人祈求丰收仪式的一种。

文史君说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也是春季的开始。“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诸多的习俗,其实也都是勤劳的中国人对丰收的一种祈盼。

参考文献

邱炳军:《中国人的二十四节气》,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年版。

宋敬东:《中华传统二十四节气知识》,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李一鸣博士)

(0)

相关推荐

  • 二十四节气立春的由来

    立春 立春,是干支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又名岁首.立春节.正月节.干支纪年法,以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立春"是依据黄道推算出来的,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时为立春节点,即 ...

  • 邓玉虎||黄梅立春习俗

    关于"立春"节气的复信 柳老师台鉴: 示函读悉,感谢问候! 来函中,您通报了如何向学生进行民俗知识的教育,我认为,这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举措之一,也是文化自信的表现之一,值得点 ...

  • 春分的风俗活动和寓意是什么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分者,半也,也就是说昼夜一样长.你知道春分的风俗活动有哪些吗?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收集的关于春分的风俗活动和寓意,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春分简介:二十四节气之一 春分和秋分.冬至.夏 ...

  • 《易学命理》今天就立春了,一定要注意,尤其是要“躲春”,怎么躲?

    2021年2月3日也就是今天22:58:39 ,农历腊月二十二,立春节气. "大寒"是中医"五运六气"体系,新一年的开始,而立春,则是农历年(神农炎帝历法纪年) ...

  • 《立春——新的一年开始了》| 有声阅读(总373期)

    好作品好声音-- 有品质的文化平台  廿四节气  编者按  2016年11月30日,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在联合国申遗成功,这一极富中华传统特色的时间认知体系,又被国际气象界誉为&q ...

  • 今日【立春】,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

    春天即将来临 今日, 迎来24节气的第一个节气--立春. 这是冬的结束,春的起始.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陟负冰, 大自然万物复苏. 春争日,一年大事不宜 ...

  • 今日,立春!

    立 春 宋·范成大 彩胜金幡梦里,茶槽药杵声中. 索莫两年春事,小窗卧听东风. <春天来临时> 立春偶成 宋·张栻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l ...

  • 今日,立春!愿你不负春光,勇敢前行

    今日22时58分, 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 立春.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从今天起, 万物复苏, 一年四季从此开始. 尽管极寒的日子并未远去, 但温暖已 ...

  • 今天是立春,老北京的这些习俗,您还记得吗?

    眼看冬天就要过去了,过了立春,天气就一天天的渐暖了.哪怕是在有冷空气来袭,那也不叫寒冬了,而是叫倒春寒.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非常受老百姓的重视.在早年间,立春才叫"春节",大年 ...

  • 今日立夏,这些有趣的习俗要讲给孩子听

    来不及回味 来不及沉醉 时光匆匆 我们将告别春的妩媚 迎接夏的热情 今天14时47分, 我们迎来立夏节气. 立夏, 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春生夏长,万物自此走向繁茂.立夏不仅给 ...

  • 立春:如约而至的不只是春天,还有平安的你!

    今日立春.本应该吃春饼的,配各种小菜,将薄如蚕翼的春饼包裹住各种炒得干爽的小菜,轻巧地卷成一团送到嘴边,大口一吞,嘿!满嘴香. 然而什么也没有. 因为,因为没心情,没胃口,没胆量. 老妈大清早就呼唤我 ...

  • 今日龙抬头,关于二月二的习俗你了解多少呢?

    今天是农历的二月初二,是每年龙抬头的日子,此时"青龙"七星开始出现在东方,表示着万物此时开始真正苏醒,春天真的来了. 也有人称这一天为青龙节,因为在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中,今天是青龙 ...

  • 【今日惊蛰】最全惊蛰习俗、健康养生法送给你!

    今天是2021年公历3月5日 星期四 农历 二月十二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 "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 故曰惊蛰,是蛰虫惊出走矣." 古人称动物入冬藏伏土中, 不 ...

  • 立春︱听花开的声音 (这个春天,美醉了!!)

    作者︱竺 子          朗诵︱桂 涛 视频︱国粹天地 你从花丛中 向我走来 和我 一起倾听着 花葶上 一朵含苞的郁金香 花蕾 微微绽开 一片片 鹅黄色的花瓣 吐出 一缕缕花蕊 一转身 已是 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