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编《资治通鉴》,目的是为统治服务的,普通人读它有用吗?
相关推荐
-
为什么历代都肯定和重视《资治通鉴》,它具有什么样的历史价值呢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著作,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和阅读学习. 康熙.乾隆都曾"御批资治通鉴". 清代史家王鸣盛褒扬<资治通鉴>道:"此天地间 ...
-
“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司马光的治学之道
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他一生主要精力用在修史和从政上,主持编写了中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成书294卷,历时 ...
-
每日荐书20210101
每天推荐一本属于今天的书 <资治通鉴>: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司马光主持编纂,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跨越16个 ...
-
读通的价值 ——再读《资治通鉴》读书笔记1
<资治通鉴>从成书之日起,就被确定为"帝王教科书",管理专业书.那么作为一名普通的读者,我们读通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柏杨在<白话资治通鉴>序言中说:&quo ...
-
资治通鉴:成大事者,不谋于众
<资治通鉴>!清朝历史学家王鸣盛这样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 这么说吧,中国历史书中,这辈子你一定要啃透.读后不遗憾的,有两大著作,都是司 ...
-
史学大家司马光的传奇人生(三):编写通鉴,鞠躬尽瘁
导语: <资治通鉴>作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294卷,约300多万字,作为司马光以"为君亲政,贤明之道"为出发点所编写成的一本巨著.所谓"删削冗长,举 ...
-
世界仅存司马光《资治通鉴》手稿残稿在京展出
世界仅存司马光<资治通鉴>手稿残稿在京展出 2019-11-18 10:27 千年回望司马光"公开课特别活动在北京开讲现场 "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不可不读之书也 ...
-
司马光《资治通鉴》手稿将露真容 仅存465字(图)
2014年07月16日 08:58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昨天,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内,通过艺术投影技术呈现在展厅地面上的"汉字历史长河",引得参观者驻足观看. 司马光&l ...
-
司马光《资治通鉴》手稿,太难得了。
司马光<资治通鉴>手稿,太难得了. 2017-04-23 16:19 司马光<资治通鉴残稿>,纵33.8厘米,横130 厘米.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
-
司马光编书是高手,作为宰辅却实难恭维!(两宋繁华往事132)
政坛之上,有伯乐就有政敌. 伯乐和政敌,往往也是棋逢对手.若是伯乐没分量,爬的不够高,政敌的成色也不会足. 章惇的伯乐是王安石,政敌就是司马光.都是一等一的人物. 随着神宗驾崩,司马光复出,保守派全面 ...
-
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
司马光《资治通鉴》残稿
司马光《资治通鉴》残稿
-
【觅史记】司马光《资治通鉴》:年代遐长,搜采繁富(上)
司马光所撰<资治通鉴>可与司马迁的<史记>相媲美,故其二人被后世合称为"两司马".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称:"司马光的贡献, ...
-
世界仅存司马光《资治通鉴》手稿展出,曾被赵孟頫、乾隆收藏
造纸术.印刷术属于中国四大发明,王选发明汉字激光照排之前,先人们通过手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套印等方式传承华夏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流传至今的古籍因年代久远.存世稀少.文献资料意义等因素,具有千金难 ...
-
「钩编图解」10个爱尔兰编织图案,织服饰有用!
10个爱尔兰编织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