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61

61、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干姜附子汤方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顿服。

这一条也是讲经过攻下、发汗的误治后身体出现的不良反应。

病家表现出来的是白天比较烦躁,甚至影响到了午休,想睡但睡不着,晚上反倒什么事也没有,心情平静,睡眠也挺好,同时没有呕吐,没有口渴,脉是沉而无力的,稍微有点身热,但不严重,这时采用干姜附子汤治疗最合适。

这个烦躁有明显的时间性,白天出现,晚上就没事。人体气机的运行规律是白天在外,晚上就潜藏在身体内部。这两者正好是一致的——阳气外出时才会烦躁,回归身体内部就没事,那说明这跟阳气不足有关——阳气外出时身体内部偏不足,那么就不能固守,身体不能固守,神志也不能固守,所以就烦躁不安,晚上阳气回来了,相对充足了,可以固守住,烦躁就消失。

脉又是沉微的,沉为在里,微是不足,可以印证前面阳气不足。

“身无大热”,不是身体没有发热,而是指发热了,但是不严重,因为阳气不足,不能内守,散失在外,所以有热,如果是大热的话,那就是完全的亡失,病家会命不久矣,这病就不可治了。

“不呕”,说明身体内部阳气还没有完全亏虚,里阳还可以守住,所以没有呕吐,也没有腹泻,也就是病证不是很严重。

“不渴”,说明这不是阳热证,火热亢盛的话人都会口渴,既然不渴,那就是阴证、虚证,正好跟前面病机一致。

“无表证”,说明不是太阳病,不是少阴病。

这几个脉证综合而言,病家是阴证、虚证,并且病位在里,所以判断为太阴病,治疗上就采用温中、温补阳气的方法,采用干姜以及附子。

太阴病里面如果出现呕吐、腹泻,说明里阳不守,同时阴液有所失,在温补阳气的同时还得加上炙甘草,这药有养脾胃化生阴液的功效。

阴性疾病的病家出现了烦躁不得眠,原因在于阳虚不能守,治疗上温阳固阳即可,这就是四逆汤、通脉四逆汤、茯苓四逆汤、甘草干姜汤等可以治疗烦躁的原因。

如果是阳性疾病的病家出现烦躁,原因不是阳虚,而是心部阳气太亢盛,有的需要直接泻热,像是栀子豉汤证,有的需要疏通阳气的同时重镇安神,这就是加上龙骨、牡蛎了,像是桂甘龙牡汤、桂枝救逆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

还有因为体内实邪引起的烦躁,比如抵挡汤是瘀血引起的、大承气汤证是胃肠燥屎引起的。导致烦躁的原因很多,按照条文顺序我们会一一分享。

这一条已经由表证变成了里证,由阳证变成了阴证,全然不在太阳病的范围内了,属于里阴证的太阴病。

干姜附子汤的临床常用方法:干姜9克 黑附子9克(原方用生附子,现在用炮制过的即可),三碗水泡40分钟,熬剩下一碗,一次喝完。

(0)

相关推荐

  •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60、61条)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60.61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60.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下法伤里气,汗法伤表气."下 ...

  • 张仲景二味药搞惦怪病

    病有千万种,形形色色,奇奇怪怪.白天烦燥,晚上安静,这是什么病? 有一种病,人白天烦躁不安,睡不着,晚上却很安静,躁火全无,安然入睡.很是让人费解.相信很多人见过这样的人,感觉他白天脾气特差,动不动发 ...

  •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麻黄汤主之。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

    逐句精解: 1.太阳病,有中风,伤寒,风温,温病等,具体需要靠脉证和体症判断.在这里是指伤寒,因为紧接着讲了脉浮紧. 2.脉浮紧.浮紧代表伤寒,是典型的伤寒脉象.浮代表邪在表,紧代表伤于寒的程度在体表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7

    27.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 芍药 麻黄 甘草(炙)各十八铢 大枣四枚(掰)生姜一两二铢(切)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上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2

    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字面意思是说:太阳病,外证依然存在,脉是浮弱的,治疗上依然需要通过出汗的方法,这时应该用桂枝汤一类的方剂. "宜"字说明不是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3

    43.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厚朴二两(炙,去皮)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掰) 上七味,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4

    44.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之,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外证"的含义,跟前面42条所分享的一致,是指太阳中风证,也就是桂枝汤证. 这条是指太阳病经过治疗,外证依然存在,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1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这一条是倒装句,正常的顺序应该是"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服汤已渴者,此寒去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0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方 麻黄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去皮)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洗)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39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病家表现出来的是浮缓脉,身上不像前面38条那样疼痛,只是感觉沉重,并且沉重不是持续存在的,是时轻时重的,同时没有少阴病的表现,这时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5

    45.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这一条挺有意思的,有很多需要关注的地方,我们先说说字面意思:病家得的是太阳病,也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6

    46.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这一条也存在倒装情况,"麻黄汤主之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38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 桂枝二两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 ...